馬彩霞
摘 要: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責任。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自我教育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設計;興趣;習慣;有效
努力提高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的責任。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自我教育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就此作一淺談。
一、設計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
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不斷調整備課的重點,由備教師如何教轉向備學生如何學,提高目標達成的有效性。要改變以只信教材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實現教學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自己在嘗試的情境中加探索、思考、理解,(探究學習)把教學要求轉化成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教師在備課時要對教材和學生進行綜合的分析,把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產生哪些問題,指導什么,怎樣指導列為備課的重點,不僅要備教材,更要關注學生,備好學生,在孩子身上大做文章。改變傳統的“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怎樣講”的備課思想模式。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實踐證明: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活動,樂此不疲。針對興趣在學習數學中的重要性,就要盡力結合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寬松、快樂的情境,讓學生從喜聞樂見的情境出發,在情境中自主探索,繼而對數學學習產生激情。教學中充分利用素材,合理整合遠程教育中的資源,不斷探索,提高其使用價值,制作一些實用而又充滿樂趣的課件,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直觀、有趣的數學情境,更好地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融入生活之中,讓數學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教師要從處理教材著手,設計問題情境,從已有的知識建模中,激活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活化學習,進而去主動學習。例如“工程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例題是“砌完一道墻,甲獨做6天完成,乙獨做10天完成,兩人合做幾天完成?”要求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解決這類實際問題的方法,這類應用題和以前學過的整數應用題有相同的基本數量關系,即: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關鍵(或難點)在于這類應用題的工作總量要用單位“1”表示。應用題的已知條件沒有直接出現,但學生如果能聯系已學的分數的意義進行學習,教師就用不著按部就班地教,可以先讓學生自己獨立解答嘗試。如學生有問題,設計這樣的題目:“運完360塊磚,甲獨運6次運完,乙獨運12次運完,甲、乙兩人合運幾次運完?”,進行鋪墊。在計算的基礎上與“工程問題應用題”進行比較,便于學生找出異同,建構數學模型,抓住解題的關鍵,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保證。
小數學知識取材于現實生活,是實際問題的簡化和模擬。數學教學應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用數學知識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產生積極的情感。
三、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注意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等手段,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操作是學生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對于小學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認識的對象與學生之間縮短距離,進行直接的認識活動,這樣做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得出結論。如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動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積,結果學生想出了許多方法,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將一個梯形沿中位線剪開,再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3.把一個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4.把一個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5.把梯形剪開再拼成一個三角形。由此可以看出,實踐操作喚醒學生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經驗系統,與新知識產生聯系,激起學生探索規律的心向,進而安排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獨立學習的材料,以培養能力、促進發展。同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的學習意識與習慣,通過討論與交流,使學生領悟并發現新知識,促進了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于調整和擴展學生的認知結構,特別是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課堂氣氛生機勃勃,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保證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扎實基本訓練
我們知道,教學的效果要的不是“一花獨秀”,而是力求“滿園花開”。因此,數學教學中有的放矢、區別對待的基本訓練是不可缺少的,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共同進步。扎實的訓練能使學生熟能生巧,深化理解,鞏固掌握,合理運用。訓練絕不是搞題海戰術,而是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開展有層次、針對性強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熟能生巧,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同時根據訓練結果,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總之,教師必須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從根本上突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