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隨之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自閉癥、多動癥這些之前未曾出現在我們家長面前的詞語就像是幽靈一樣突然顯現。很多家長為之痛心疾首,很多教師為之頭疼不已。今天,我就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自己處理自閉癥、多動癥孩子的問題。
一、自閉癥孩子的教育
患自閉癥的孩子主要表現是不愿意與別人溝通,總是把自己封閉于一個自我的小空間。我們班級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第一次與他見面時,我與這個孩子進行了溝通。與其說是溝通,還不如說是我和他的自言自語。我問這個孩子什么問題,這個孩子絲毫不關心,他只是在那里不斷重復著自己的話。你無論怎樣與他進行交流,他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是視你為無物。這樣的孩子一般人都會頭疼,一開始我也是這樣。但是既然家長放到自己班級里,那就是家長對你的信任,孩子終究是孩子,我們作為老師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所以,我還是想盡辦法與這個孩子進行溝通。其實與自閉癥孩子的溝通沒有捷徑,你只需要非常強大的耐心。你只有一遍又一遍試著與孩子進行交流,一遍又一遍傾聽孩子的話,你才能了解這個孩子,這個孩子才可能慢慢接受你。時間久了,你就會慢慢發現規律,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注點。我們只需要利用好孩子的這個專注點就能讓孩子融入正常生活中。比如,我們班級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玩泥巴。于是,下課的時候,我就陪著這個孩子一起玩。一開始是站在旁邊看著他玩,然后試著與他進行交流。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這個階段也非常重要。只有你能夠耐下心來融入孩子的世界,孩子才會接受你。你才能邁出與他溝通的第一步。當孩子能夠接受你,允許你在他的世界里出現的時候,你接下來的工作就會好做很多。首先,我們要把握孩子的脈搏。我們要知道這個孩子喜歡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然后我們要利用這一點去設計各個環節。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動,那我們就設計一些能夠讓孩子動起來的教學環節。我的班級中這個自閉癥孩子就比較喜歡音樂,一旦聽到動感十足的音樂他就會不自覺手舞足蹈。于是,我就在課堂中設計了課間操環節。即在學習的間歇給孩子放一段動感的音樂,讓孩子去放松,緩解一下疲勞。這樣其他孩子也得到了放松,注意力也時時關注于老師。這個自閉的孩子能夠融入課堂中,開始關注課堂的內容。其次,不斷鼓勵是促進所有孩子進步的源泉。正所謂“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只有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孩子才能鼓起學習的勇氣,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例如,每次班級做游戲的時候我都會給這個孩子表現的機會。雖然有時候這個孩子可能做得不好,但我總是想盡辦法去鼓勵他,讓大家關注他。慢慢地,這個孩子對于課堂也不再心生厭倦,對于課堂中的問題也能夠回答出來。雖然與其他孩子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個孩子的進步還是有目共睹的。最值得我驕傲的是家長對于我做法的肯定,還有就是家長發自內心的幸福感。總之,自閉癥孩子雖然有一定難度去融入課堂,但是只要我們及時想辦法,多思考,總會讓孩子有所好轉。
二、多動癥孩子的教育
與自閉癥孩子不同,多動癥孩子卻是更多地與人溝通。但是這種溝通往往會過度,從而導致孩子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多動癥孩子往往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從而造成很多怪異的舉動。這都是多動癥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我的班級中曾經就有一位這樣的孩子,這個孩子最大的表現就是:往往在課堂上不經意間他就會不自覺地站起來,體育課做操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在那里認真做,他往往會在原地轉圈,而且一轉就是一節課。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往往是耐心勸導加上細心溝通。我們要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然后與家長配合,去引導孩子步入正軌。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我也是這樣做的。于是,在課堂上,我對于這個孩子勤加關注,在課下我也努力和這個孩子進行溝通。慢慢地這個孩子的各方面都有所好轉,上課站起來的次數逐漸變少,做操的時候也不再轉圈了。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高,他的多動行為逐漸減少。現在這個孩子已經步入初中,我和他的初中老師進行過溝通,這個孩子雖然學習成績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已經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樣進行學習了。所以說,多動的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一顆耐心和一顆勇于探索的進取心。
總之,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我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有一顆愛學生的仁者之心,一顆勇于探索的鉆研之心,每一個孩子都會在教育者的引導之下走向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在這里僅僅是談談自己的一點不成熟意見,希望能夠與更多人分享一下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