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緒彪
【摘要】根據國家民航局規定,民航飛行員若取得飛行員駕駛執照,必須通過漢語等級考試,因此,面向民航飛行大學生的基礎漢語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普通高等院校,基礎漢語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已經相當成熟,本文在借鑒普通高等院校漢語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并結合民航高等院?;A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對民航高等院校漢語基礎課程教學的構建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漢語 民航院校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212-01
2014年6月16日,國家民航局局務會議通過了《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和地面教員合格審定規則》第四次修訂版本,《規則》中明確,為進一步規范民航飛行員的無線電通信資格,飛機駕駛員執照持有人需通過民航局組織的或認可的漢語語言能力測試,因此,面向民航飛行員開設基礎漢語教學就十分必要了。
國家民航局直屬的本科高等院校共兩所,包括中國民航大學和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其中,中國民航飛行學院以培養民航飛行員為主,培養了中國民航90%以上的機長和飛行員。我們在前期的調研中發現,現階段,民航飛行大學生的漢語整體水平偏低,相關的學習與教學明顯滯后,相應的教學材料的開發和教學方法的探索幾近于零,因此,本文將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大學生的基礎漢語教學為研究對象,提出若干點思考。
一、民航高等院?;A漢語教學現狀
在調研中發現,民航高?;A漢語課程的開設很局限,面向民航飛行大學生所開設的基礎漢語教學幾乎沒有,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為例,現有開設漢語課程的教研室1個,即空中乘務學院語言藝術教研室,在編全、兼職理論教師7人,開設有《普通話》《現代漢語基礎》《應用文寫作》等漢語基礎課程,面向全校男乘、女乘、空保、安檢、客艙等諸多專業,并未開設民航飛行大學生的基礎漢語課程。
《現代漢語基礎》作為基礎漢語教學的重要科目,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開課學時為32學時,所用教材為黃伯榮、廖序東編訂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語》(以下簡稱“黃、廖本”現代漢語),教材分上、下兩冊,共6大章節,上冊包括緒論、語音、文字、詞匯等章節、下冊包括語法、修辭等章節。在長期的《現代漢語基礎》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作為綜合性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普適性教材(課程學時為200左右),于我校男乘、女乘、空保、安檢等專業的同學而言,“黃、廖本”現代漢語教材內容駁雜,理論性強,難度系數大,不具有針對性,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不適應我校的基礎漢語教學的實際,不適應民航大學生未來的工作實際。
現階段,為提高民航飛行大學生的漢語語言能力,幫助他們順利通過國家民航局組織的漢語等級考試,取得飛行駕駛資格,面向飛行大學生開設相關基礎漢語教學,選定或編寫針對民航大學生(特別是飛行大學生)的教材,探索教學方法,形成教學體系,就顯得任重而道遠。
二、民航高等院校基礎漢語教學的目標
在民航高?;A漢語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形成科學的、完備的教學材料,從而更好的適應在民航高校開設基礎漢語教學(特別是全面面向民航飛行大學生開設漢語教學、培訓)的目標。
1.完善民航基礎漢語的課程建設。
長期以來,民航基礎漢語的教學和研究,都是基于在綜合性大學的漢語教學的框架下開展的,沒有形成針對民航大學生基礎漢語教學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不利于民航基礎漢語教學的開展。在基礎漢語教學的同時,立足于民航基礎漢語學習與教學的實際,并結合綜合性大學基礎漢語教學的優秀成果和優良經驗,推進基礎漢語教學的全面探索和課程的全面建設,從教材編訂、教法探索等諸多方面完善民航基礎漢語的課程體系建設。
2.提高民航從業人員的漢語水平。
漢語是民航從業人員的工作語言,是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漢語語言水平是衡量民航從業人員業務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因此,提高民航從業人員的漢語水平,小到關系到民航大學生的就業率,大到關系到民航安全、民航強國。
3.提高民航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民航高校是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人文類課程相對較少,學校人文氣息不夠濃厚。針對民航大學生的基礎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將營造良好的漢語語言學習氛圍,增加高校的人文氣息,提高民航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民航高等院?;A漢語教學的方法
民航高校的專業設置是以服務民航為前提的,就目前開設基礎漢語教學的專業(飛行、乘務、空保等)而言,都是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因而,在基礎漢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就應始終不能脫離民航從業人員的工作實際。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現代漢語基礎》是一門理論性特別強的一門人文基礎課程,主要在綜合型大學中文系開設的一門課程。在民航高校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材料的編訂,還是教案的編寫,教學方法的探索,都應將漢語理論教學與民航工作語境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教授“語境”章節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飛機客艙語境中實現交際,特別是跨文化交際,教學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課堂模擬飛機客艙會話、陸空對話等等。
2.聽說與讀寫相結合
現階段,在民航高等院校開設漢語基礎課程的教學,除了滿足乘務、空保、客艙等專業的教學需求外,還需要最大程度的滿足民航飛行大學生的基礎漢語教學。面向民航飛行大學生的漢語教學,是為了幫助他們提高漢語語言能力,通過漢語等級考試,順利獲得民航飛行員駕駛執照,從工作實際出發,是為了糾正飛行大學生漢語發言,提高漢語語言表達能力,確保陸空對話的順利進行,確保民航飛行安全。
面向每年超過2000余飛行大學生的招生量,以及民航漢語教師及教學資源短缺的客觀現實,采用有所偏重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民航高等院?;A漢語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與培訓相結合的基礎上,以聽說教學為主,以讀寫教學為輔。
在基礎漢語教學中,強化漢語普通話發音練習(特別是方言口音較嚴重的大學生),設置民航飛行員漢語陸空對話工作語境,持續進行漢語語言聽說訓練,為民航飛行大學生投身民航打下堅實的漢語語言基礎,從而確保飛行的安全。
民航高等院?;A漢語教學的歷史短,經驗少,缺乏足夠的教學材料,教學方法,沒有形成完備的教學體系,在借鑒綜合性大學先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并結合民航特色,相信會逐步形成適合民航大學生(特別是飛行大學生)的基礎漢語教學模式,并取得階段性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蔣軍海.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與分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Bernard Spolsky.Measured Word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Z].www.edb.gov.hk,2002.
[4]王芳琴.教師課堂非語言交際行為研究及應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應用水平等級及測試大綱[S].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6]李杰群.非言語交際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漢語水平考試大綱[S].北京:現代出版社,1989.
[8]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S].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備注:本論文是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教學改革建設研究項目“《現代漢語基礎》教學研究”(項目編號:A201541)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