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蕾
摘 要: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就需要與時俱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須從課堂教學抓起,不斷改進、創新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知識的傳授中。多媒體等技術將圖片、聲音、視頻、動畫,文字等融合在一起,從而使知識的傳遞過程變得形象直觀、簡單具體,大大激發學生對數學這門集抽象知識于一體的學科的學習興趣,將給課堂教學效果帶來質的提升。主要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出發,以多媒體在數學課堂的作用為探討方向,給出相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與時俱進;多媒體;抽象性;練習形式
教師直白的講述與單調的交流途徑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對單一的教學模式與抽象知識的學習缺乏熱情,教師亟需改變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大部分學生對課后習題不感興趣,只是單純地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教師即使精心設計作業,學生也不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因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一、靈活使用多媒體,運用感官刺激調動學習積極性
一個動態的課堂會使教師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數學知識抽象性強,對邏輯思維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況且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性差的階段,如果只是單純地依靠教師對數學概念、運算、公式、圖形等方面知識的講解,對教師來說,不僅要求老師具有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對學生來說,需要集中注意力,調動聽覺與視覺感官獲取知識,整個知識的傳授過程未免單一、乏味。另外,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多媒體手段的應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師通過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多媒體手段設計教學內容,靈活運用音頻、視頻、圖文、動畫等方式,在吸引學生興趣、將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的同時,又能打造一個聲情并茂、充滿活力的課堂。例如,進行簡單加減法的學習時,不妨使用小學生喜愛的小動物、動漫形象、水果零食等制作Flash音頻動畫。在動畫出現的同時,結合可愛的背景音清晰緩慢的讀出:“有九顆草莓,小朋友吃掉了四顆,還剩下幾顆草莓?”“草原上一開始有三只巧虎,后來又跑來兩只巧虎,這時一共有幾只?”在認識圖形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不同圖形概念的理解,以及鍛煉學生運用特點辨別圖形的能力,可以設計小豬吐泡泡的練習:用多媒體呈現幾組不同大小和不同顏色的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的圖形,在畫面左下方安排一個憨態可掬的小豬,不斷吐著泡泡,落在不同圖形上,老師可以就落上泡泡的圖形對學生進行提問,在學生答對問題的時候,可以設計成戳破泡泡的同時出現禮花的畫面作為對學生的獎勵。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從多種角度刺激學生感官,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學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天性,教師不能一味壓抑束縛學生的天真性情,而應結合學生的特點,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情境,寓教于樂,使他們在游戲、愉快的玩耍中學到知識,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這樣學到的知識也會更加牢固,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加透徹。如,可以利用大多數學生對糖果喜愛的特點,在乘法的學習時,利用多媒體設置糖果店的場景,將琳瑯滿目的各種糖果標價,通過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有的學生扮演小小售貨員,一部分學生可以分批扮演小顧客,售貨員在顧客“選購”糖果的過程中,對價格進行計算,顧客也可以同時計算,若售貨員計算的不對,顧客可以“投訴”,教師針對不同場景進行調節。學生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對乘法的運算提高了認識,而且學習的興趣也大大提高,參與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整個課堂的效率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豐富習題練習形式,鞏固所學知識
傳統的課堂練習、課后練習、課外作業大都是書面的形式,學生完成習題的興趣并不高。尤其對于一些比較調皮、好動的學生來說,他們覺得做作業沒有意思,單調枯燥,所以對作業興致不高,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鞏固知識的作業練習中。多媒體靈活多樣的手段可以使得習題的模式多樣,整個教學過程也會趣味盎然,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也會更深入、透徹。另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由此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解決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抽象概念難以理解等問題,可以使數學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直觀,學生也對數學的學習有歸屬感,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在多個方面提高教師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路軍梅.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策略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3(1).
[2]程曉玲.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