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招生就業處)
【摘要】高校就業工作主要分兩大模塊:就業服務與指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形成完備的就業工作服務與指導體系對一所高校的就業工作至關重要,本文以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近三年的就業工作體系建設為例,著重分析創新高校就業服務與指導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關鍵詞】就業服務 就業指導 體系建設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是以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政府機構和決策者為服務對象,目的是以支持和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職業發展,促進企業選材,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政府制定政策和決策提供依據和支撐的有機整體。形成完備的就業工作服務與指導體系對一所高校的就業工作至關重要。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將就業工作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強化思想共識,整合有效資源,打造工作品牌,構建長效機制,完善工作體系,有效提升就業服務、指導及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1 健全就業工作機制
當前,各高校就業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多數高校實行“一把手工程”,設立了就業工作處和二級院系就業工作小組。近三年,由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主要領導牽頭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和各系相應成立的系畢業生就業工作小組積極應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多次組織召開黨政聯席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就業工作專題會議,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研究和部署,每年都會修訂《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生就業管理辦法》和《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就業工作年度考核辦法》,扎實穩健地推進就業管理工作,并進一步提高質量和水平,真正把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事關大局、事關穩定、事關民生、事關學生切身利益和成長發展的大事來抓。
2 拓展就業渠道,推動校企合作
就業渠道的拓展要新舊結合,尤其是“互聯網+”及大數據背景下,諸如各種就業疏導平臺、招聘網站等新型就業渠道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給高校就業工作帶來了新空氣和極大的便利。然而老的渠道拓展模式決不能丟棄,要新舊結合,共同發展。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非常重視就業渠道拓展工作和校企合作,鼓勵和支持各系積極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收集就業需求信息并及時向學校招生就業處提供。針對校企合作,采取“集中宣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辦法,有效地將育人、招聘和職業生涯規劃有機結合,定期在校園“雙選會”期間舉辦“企業人資談就業”活動。學校邀請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與校領導、優秀校友以及所需專業的畢業生一起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近三年來,招聘學校應屆畢業生的企事業單位每年達到1100家(含升學和出國留學),其中到校企業每年達700多家,提供崗位數24000多個,需供比達6:1。大小宣講會及專題講座每年達500多場次,內容涉及企業自身簡介及其人才需求標準、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形勢和面試技巧等,從多角度、多層面為畢業生做好直觀的就業指導。
3 引導和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
制訂畢業生離校前專項工作方案是就業指導模塊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面向基層、面向一線的就業引導活動,適時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對本校畢業生在基層建功立業,形成較好的口碑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將此項工作融入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并作為專題加以強化。近三年來,畢業生到單位后,能很快適應工作環境,思想穩定,深受企業好評。
4 深入開展就業形勢教育,引導畢業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
為了幫助畢業生正確地認識和解決就業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及時開展大量的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通過舉辦就業專題講座、網上就業指導、QQ指導咨詢等多種形式;在畢業生中進行就業形勢、政策和程序的指導,同時加強了在需求信息、就業技巧和就業觀念等方面的指導;近三年來,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為每一年的應屆畢業生編印了《就業實用手冊》,內容涉及就業管理辦法、就業信息采集與修改、網上簽約指導、外出求職安全須知等十幾個部分,并附錄了國家有關就業政策、創業政策和知名企事業招聘人才的網址以供畢業生查詢。
5 完善困難畢業生“一對一”就業幫扶機制
各高校根據自身的辦學傳統,一般都會面臨就業難點工作,諸如女生、經濟困難學生、心理困難學生以及學習困難等學生的就業工作。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每年年初,針對此類畢業生,學校一方面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另一方面引進適合女畢業生或者就業單位對專業能力需求相對較弱的單位到校招聘,積極利用社會力量來解決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建立并逐年完善就業幫扶機制,得到了此類畢業生的認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6 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工作
一所高校要想把就業工作辦出特色,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軟件方面還是硬件方面,這就好比實體工業中產品的自主知識產權一樣。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省高校率先啟動實施并由本校自主研發的畢業生就業網上簽約系統,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署就業協議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方便了學生簽約,同時還有利于學校收集就業有關數據,實時掌握就業簽約狀況。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一網”(招生就業信息網)、一平臺(大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平臺)、五系統(網簽系統、全國畢業生就業管理與監測系統、河北省教育廳就業預警系統、河北省人社廳就業派遣系統和河北省畢業生就業信息管理系統),為學校就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持,極大提升了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化、規范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7 持續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全程就業服務
高校的每一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一項民心工作,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向畢業生提供全程的、持續的就業服務是高校必須承擔的神圣的社會職責。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把落腳點放在加強信息化建設上,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進行持續指導和提供全程就業服務。
1.就業信息通過校園招聘網不間斷發布;組建企業級QQ群,容量擴至10萬人,可以有效保留至少3屆畢業生的未就業信息。
2.通過各系的支持對離校畢業生進行回訪調查,準確搜集和把握學校畢業生目前工作狀況,重點關注未就業的離校畢業生。
3.利用“傳幫帶”的方式,通過已就業畢業生傳遞就業信息,幫扶同學與企業建立聯系,帶動未就業畢業生積極就業,實現就業夢想。
參考文獻:[1]閆峰. 新常態下高校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目標和任務分析[J].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