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蓮
摘要:小學教育在社會和個體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凸顯,而小學教師在小學教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影響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小學教育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引起了廣泛的影響。因此,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并提高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生涯科學規劃,進而促進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小學教育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師;職業規劃;專業發展;方式與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54-02
職業認同是保持小學教師穩定成長的前提與基礎。但在目前的小學教育師資中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教師職業倦怠現象普遍存在,職業認同不高等。加強對小學教師的職業引導,提高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這對減少小學教師倦怠,促進小學教師穩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具體介紹阻礙小學教師職業生涯的因素,以及存在的原因和小學教師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的幾種方式與途徑,引導小學教師擺脫職業倦怠,正確認識小學教育,建立職業認同感,從而更好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1.小學教師職業生涯和專業發展阻礙因素
1.1 年齡因素。不同年齡的小學教師職業生涯阻礙的差異有著明顯的特點,職業晉升、成長需求障礙、工作情感和工作適應上不同年齡段的小學教師存在著差異。年齡在25歲以下的年輕教師屬于適應階段,對于工作的前景缺乏長期規劃,導致一些小學教師對于工作認識不足。雖然職業生涯阻礙較小,但是也是最容易放棄小學教育工作的階段。26~30歲時,大多數教師把重心放在成家立業上,阻礙較??;31~35歲屬于相對穩定期。而35~40歲階段的教育與其他年齡段的教師之間有著顯著的差異。究其原因,此年齡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生育與自我關注的沖突時期。這個階段的教師基本都成家了,或是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從事教育的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與孩子、老人,這是一個人對下一代的關系和創造力最旺盛的時期。因此,這個年齡階段的職業生涯、家庭責任的沖突最為明顯,職業生涯阻礙相應的也最大。家庭與工作的沖突,很容易出現情緒倦怠,甚至放棄這份工作,但是此階段也是教師能否從新手轉化為專家教師的關鍵時期。
1.2 教齡因素。隨著小學教師教齡的變化,在其生涯發展中晉升、職業認同、工作情感以及工作適應上有著明顯的變化。教齡低的教師往往對職業認同膚淺,工作情感不深,當缺乏職業晉升的機會時很容易放棄工作,而教齡高的教師,幾年下來覺得自己已經有兩下子,干久了,工作無激情無沖勁,雖然在其職,卻不能充分發揮工作熱情。
1.3 專業能力差異。專業能力是小學教師成長需求的一個重要因素,專業能力高的教師其職業阻礙因素會更小,而且更有學習成長的動力,主動要求學習的欲望也比較高。因此,要關注小學教師學專業能力的提高,給予教師學習的機會。
1.4 環境因素。工作環境因素是小學教師生涯阻礙的最大影響因素,直接影響小學教師晉升阻礙、成長需求,工作情感和工作適應,進而影響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涯。如,薪資福利、進修條件等。
1.5 職業態度。職業態度對小學教師生涯阻礙有直接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小學教育工作的質量。如,相當比例的教師職業態度不穩定,得過且過,難以做到嚴謹治學,對學生缺乏了解和尊重,與家長聯系較少,對學習整體工作不關注等等。而且當前的小學教育領域中,教師成材現狀欠佳,薪資低,福利低,社會地位偏低,工作繁重等等,無法滿足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常常出現消極的職業態度,造成職業不穩定,頻換工作崗位,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
2.小學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和專業發展的方式與途徑
2.1 提高小學教師自我管理能力,獲取發展優勢。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評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小學教師能夠準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身的特點和強項,認識目標與現實的差距,能夠更好地指引教師加快工作的適應速度,提高工作的滿意度,理性地克服職業生涯中來自內在的阻礙因素。
(1)引導小學教師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補充與更新的速度,彌補專業能力的不足,跟上時代的步伐,確保職業生涯的長遠的發展。
(2)在組織中管理自己,良好的協調組織能力是克服工作家庭沖突的關鍵,為職業發展提供保障,因此要培養教師自我管理的能力,協調好各種關系,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確保職業生涯的順利開展。
2.2 完善小學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小學園提供教師比較充足的資源以及合理的權力,讓小學教師參與到小學園的建設中,給小學教師歸屬感,認同自己的職業價值。一個好的小學應該配備一套好的教師培養模式、招聘途徑和教師獎懲制度等,有利于教師自身健康的發展,是小學教師追求職業發展的前提條件。
(1)提供專業資源,支持教研工作,激發小學教師的職業創新,激活小學教師的職業認同。提供進修機會、鼓勵教師評職稱,擴大小學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的途徑,提高小學教師的從業能力。
(2)建設合理的薪資、福利體系。薪資是小學教師正常生活的需要,也是教師個人價值的體現,如果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是很難激發教師的從業欲望的。因此,要建立健全薪資、福利體系,這也是激勵教師上進的重要途徑。
(3)引導教師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給予教師選擇工作崗位的機會,滿足教師的主觀要求,同時,園長要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崗位的安排既要適合教師的現實能力,還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促使教師不斷地成長,不斷地發展。
(4)實施民主的管理方式,園長要樹立"尊重教師、依靠教師、發展教師"的管理思想,把小學教師當成小學園的主人,尊重小學教師的人格尊嚴和個性差異,尊重教師的知情權和參與決策權,充分調動教師參與到小學園管理中,實現自我價值。
2.3 完善教師制度,給予社會支持。作為同樣受《教師法》所保護的小學教師,身份和待遇理應和其他教師一樣,受到尊重和重視。這就要求我們要大力宣傳小學教育的重要性,向小學家長宣傳小學教育的科普知識,讓他們理解小學教師的工作內容,體會他們的艱辛,從而產生對小學教師的尊敬與愛戴之情,給予教師充分的社會支持,從而激勵教師更加專注于小學教育工作。
總之,教師這個職業是一個充滿光輝的職業,是一個被人尊崇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小學教師也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使小學教師不斷面臨新的挑戰和機會,作為小學管理者要做好新時期下小學教師的職業生涯引導,促進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小學教育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