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戲劇教育教學的策略探究
江蘇省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幼兒園 石海霞
幼兒園的戲劇教育為幼兒的戲劇表演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戲劇教育的落腳點在于激發幼兒戲劇創作的“洪荒之力”,讓幼兒在戲劇教育教學活動中體驗到藝術的獨特魅力,受到藝術的熏陶,從而讓幼兒的感性經驗更豐富,表現美的情趣更強烈。
幼兒園 戲劇教育 策略探究
“戲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形式,是廣受人們喜愛的。將戲劇這一藝術形式合理運用到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成為當下學前教育探究的嶄新課題。
戲劇的起源說法多種多樣,有歌舞說,有巫覡說,有傀儡說,有民間說,有文學說,有百戲之搖籃說,有綜合而成說等。
戲劇起源與儀典(ntuals)的觀點是普通的、大眾化的觀點。不可否認的是自然力量存在著無法預見性,但古人又試圖以多種方式方法去控制自然,并由此形成了相關的儀典,而與此相關的神話傳說留傳下來也不足為怪,也為戲劇的產生提供了源頭。
原始儀典中的音樂元素、舞蹈元素等都是戲劇的重要的一些元素。原始儀典與人類模仿的天性是戲劇形式的主要的因素。世界上最早的戲劇劇本來自于希臘。希臘戲劇最早的有記載的大約是公元前534年,中國戲劇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到了宋代、金代時代戲劇藝術才比較完整地形成起來。民間的歌舞、滑稽戲以及說唱這三種藝術形式有效融合構建了中國戲曲,中國戲曲經歷了萌芽、繁榮、延展、鼎盛四大發展期。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期屬于戲曲的繁榮期,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著名的戲劇作品,比如,《竇娥冤》就是關漢卿創作的戲劇藝術作品;《漢宮秋》就是馬致遠創作的戲劇藝術作品。戲劇的繁榮期當是明末清初,這個時期的戲劇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有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
戲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戲劇融合了音樂、美術、舞蹈、文學等藝術要素。戲劇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將戲劇引入幼兒教育教學實踐需要強調的是戲劇是幼兒的一種表達方式,同時需要強調的是戲劇也是幼兒藝術創作的方式之一,它是對傳統的戲劇教育上強化戲劇表演的一種超越。
1.幼兒園戲劇教育的內容。戲劇表達、戲劇創作和戲劇表演構成了戲劇教育的內容。戲劇表達強調幼兒在特定的戲劇情境中,調動自己的感覺器官以戲劇中的相關角色去表達對戲劇藝術作品的感受、理解、體驗。幼兒對戲劇藝術作品的表達可以從四個維度加以展開,這四個維度包括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模仿強調的是幼兒對戲劇內容的動態性再現能力。比如,幼兒可以模仿相關戲劇中的小動物跑步、覓食等動作與神態,可以模仿相關戲劇藝術作品中的各種花兒的競相綻放等,幼兒在模仿小動物、植物等戲劇藝術作品的過程需要調動自己的感覺器官,需要實現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幼兒的眼睛、嘴巴、手、腳、時間、空間,需要幼兒調動自己的認知經驗,并用恰當的動作,表情、言語等表達出來。“造型”特指幼兒用身體去塑造戲劇的靜止形態的本領,造型是瞬間的、靜態的,是對身體運動的一種靜止化,造型集中表現的是幼兒瞬間的表情、動作、聲音和言語特點等。比如,小班幼兒通常表達的是自己感興趣的小動物的造型;而中班幼兒對造型藝術表達的寬度與廣度會有所拓展,如勇敢的大伯、堅強的叔叔、溫柔的媽媽等角色。大班幼兒的造型則尤其重視細節的處理藝術,如公園里各種動物的活靈活現的神態、戰士與將軍的不同表情等。“控制”是指幼兒對自己身體運動與言語的快與慢、輕與重、緩與急的把握能力。戲劇表達需要張揚,同時也需要相應的約束力。“情感”貫穿在戲劇表達的整個過程之中。幼兒的情感表現為由易到難,由外顯到內隱的特性。
戲劇創作的“主角”是幼兒本身,幼兒戲劇是以“角色創作”為前提的,但離不開教師的引領、點撥、指導。教師應引導幼兒去對自己或與同伴創作的戲劇藝術作品進行表演。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對戲劇藝術作品進行表演時應鼓勵幼兒著力調動自己的認知體系,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恰到好處地去表演好戲劇藝術作品中的有關角色,幼兒才是戲劇藝術表演的主人,而教師的職責在于如何幫助幼兒積累戲劇表演的經驗。
2.幼兒園戲劇教育的途徑。幼兒園戲劇教育的途徑多樣,可以采用戲劇游戲的途徑,可以采用戲劇主題活動的途徑,當然,還可以采用戲劇工作坊的途徑。戲劇游戲可以滲透到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比如,在“語言”領域合理利用戲劇游戲可以讓幼兒對繪本中的人物、情節,繪本主題的獨特理解、獨特體驗更生動、更鮮活。戲劇主題活動需要構建戲劇主題墻,戲劇區域活動環境等以滿足幼兒開展戲劇主題活動的需要。戲劇工作坊的內容可以是戲劇活動自身的主題,同樣可以是來自幼兒的一日生活的生活事件。戲劇工作坊里應有幼兒盡情進行戲劇表演的空間以及讓幼兒進行戲劇表演的充足的時間,應為幼兒的戲劇活動構建廣闊的舞臺。
3.幼兒園戲劇教育的實施策略。幼兒園戲劇教育的策略大致有角色策略、情節創作策略和場景創作策略等。角色塑造策略常見的是“定格”,也就是說需要幼兒將戲劇中相關角色的動作、形態用靜止的肢體、表情造型加以表現出來。情節創作策略最常見的是“教師的入戲與出戲”。場景創設策略在幼兒園戲劇教育活動中通常是與角色創作策略與情節創作策略配合使用,以發揮整體聯動效應。
幼兒園的戲劇教育為幼兒的戲劇表演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戲劇教育的落腳點在于激發幼兒戲劇創作的“洪荒之力”,讓幼兒在戲劇教育教學活動中體驗到藝術的獨特魅力,受到藝術的熏陶,從而讓幼兒的感性經驗更豐富,表現美的情趣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