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兒童視角的習作訓練設計優(yōu)化策略
福建省浦城縣實驗小學 蔡 斌
基于兒童視角下的習作訓練設計,要針對學生心理特征展開,利用豐富教學引導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生動習作情境,并通過細致觀察思考,形成創(chuàng)新習作機會,以全新創(chuàng)作方法啟動習作訓練。圖畫作文、想象作文、網絡作文,都帶有個性特征,對學生習作思維形成多元激發(fā)。
小學 習作訓練 兒童視角
小學習作訓練設計要提高契合度,需要充分觀照學生學習視野,通過多元化創(chuàng)新設計,以提升習作訓練的針對性。小學生年齡較小,對習作常常存在畏懼感,這是因為學生書面表達能力低下造成的。為提升學生習作主動性,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fā),用最為直觀生動的教學引導,有效啟迪學生習作思維,拓展學生個性發(fā)揮空間,促進學生習作品質升級。
看圖作文是學生觀察圖畫之后的習作訓練,這與教師命題作文有本質區(qū)別。學生根據個性觀察圖畫,對圖畫構建和觀看體會形成文字表達,體現的是學生個性解讀。這種習作訓練,可以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自由地觀察,自由地暢想,自由地書寫,特別是觀察傳記類習作,能夠引發(fā)學生習作思維形成多向聯系,通過自由練筆,引發(fā)學生無限創(chuàng)造力。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一》,在“寬帶網”欄目中插入一組圖畫,分別是華山、衡山、嵩山、鄱陽湖、太湖,教師讓學生隨意找出一幅圖來展開細致觀察,并根據觀察情況寫一段文字:仔細觀察圖畫,找出最為突出的特征,從形狀、顏色、狀態(tài)等角度給出描寫,向人們展示觀察結果。學生開始觀察討論,很快就給出習作訓練成果。有學生這樣寫到:華山的險峻果然不同凡響,看那巍峨的高山,山崖幾乎筆直向上,像是一把戳天的神劍。繚繞的云霧在半山要上懸掛,翠柏生長在山巔,給人的感覺如同進入仙境一般。試想一下,在這高山之上,我們仿佛看到武林高手,在此習武論劍,那該是多么富有江湖味道啊。
從學生習作可以看出,學生已經被圖畫美景所陶醉,由險峰想到神劍,由現實想到虛幻,觀察細致入微,表達亦夢亦幻,這說明教師習作引導是成功的。小學生直觀思維比較發(fā)達,教師利用圖畫展開習作指導,符合學生習作成長規(guī)律。
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沒有想象,心靈就不會思想。”小學生主觀想象力極為豐富,通過激發(fā)想象力,可以生發(fā)諸多習作靈感,這對提升學生習作品質有重要幫助。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此也有明確闡釋: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幻想,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要注意利用科幻故事加以啟動和引導,讓學生思維有明確的想象方向。
在學習《夸父逐日》這篇課文時,教師發(fā)動學生寫一篇科幻作文:夸父追日沒有追上,反而被渴死了。發(fā)揮你的想象,如果夸父具有巨大能量,他不僅追上了太陽,還成功將太陽制服了。這該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學生聽教師這樣說,都顯得特別興奮,紛紛展開討論。習作開始,教師給出具體要求:注意合理想象,理清故事情節(jié),適時進行描寫。學生展開訓練,教師巡視。成品展示時,教師組織學生評價。有學生這樣寫:夸父是一個巨人,他決定要追上太陽,將太陽搬到地上,讓我們日夜都能夠獲得光明。當夸父跑累了,喝干了黃河水,頓時渾身有了超人的力量。終于,他成功抓住太陽,并不顧炎熱,將太陽牢牢固定在地面上,從此人間沒有黑夜。可問題又來了,大家不停地勞作,都累壞了,太陽直射也帶走了大量水分,地上干涸了,莊稼都被曬死了。看到這個情況,夸父感覺自己做錯了,隨后放開了太陽……
學生習作富有個性特征,情境設計合理,表達也比較到位,習作訓練達成預期效果。學生有豐富想象力,關鍵要看教師如何引導,只要能夠切準學生思維脈搏,其激發(fā)動力會無比強大。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和教師、學生和學生交流渠道更為豐富和寬泛,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開習作訓練,這是習作教學的重要創(chuàng)新實踐。學校和家庭都實現了網絡全覆蓋,學生上網條件很便利,教師要發(fā)動學生撰寫網絡作文,通過建立個性空間、微信群、微博群、QQ群等,展開多種形式的習作訓練展示交互活動,并在交互中形成嶄新的習作認知,為習作素質塑造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四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六》中“展示臺”有一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然后發(fā)動學生根據自身實際寫一段文字。教師要求:結合自身實踐體驗,寫一篇實踐體驗的文字,放到班級微信群進行展示,并相互欣賞評價。學生課下積極準備,并很快就在班級網絡平臺上亮相。有學生展示習作:我周末和爸媽回農村老家,看到村里發(fā)生了很多變化,道路硬化了,別墅式小樓到處都是,特別是村里的小學校,比我們城里的學校不差多少。我讓爸爸拍了幾張照片,大家看看美不美……
學生利用網絡寫作文,這是一種習作訓練創(chuàng)新嘗試。學生參與熱情很高,其訓練效果當然值得期待。學生不僅能夠在這里發(fā)布文字,還能夠展示照片、視頻,其訓練層次明顯提升。
小學現行教材中,大多安排學生寫命題和半命題作文,內容僅限于寫人、記事、狀物的記敘文,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習作要求。教師指導學生習作訓練時,要充分發(fā)揮課文引導作用,利用教材文本插圖,訓練學生圖畫作文,發(fā)動學生展開豐富聯想,學習科幻故事的寫作;利用網絡交互平臺,展示多種自由習作作品,豐富學習習作認知。
【1】陳平.主題單元閱讀中挖掘素材進行習作訓練【J】.小學語文教學(園地),2015(10)
【2】呂碧霞.微作文,習作訓練的有效方式【J】.小學教學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