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中心校 徐艷杰
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
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中心校 徐艷杰
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一個人未來的全面發展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現代素質教育應當從小學開始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開拓出一種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即是通過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間接達到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以及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地開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徑進行簡單的研究探討,希望找到良好的途徑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從而更加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 方法途徑
小學時期是學生正式接受素質教育的開端,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影響非常大。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各方面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到啟蒙,為未來健康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當今社會,學校對于素質教育的概念和內容的理解還非常片面,大多數學校的教育理念仍停留在傳統應試教育階段,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學校的任務絕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應當加強對小學生道德品質、思想品德的教育,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與道德教育真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德育教育是學校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進行綜合教育,其中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學會熱愛祖國,思想道德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遵守規章制度、自覺維護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就相對較小,就是教育者采用好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正確的個性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雖然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它們之間也有很多相同的聯系。一方面兩者的教育目的和內容相同,它們都關注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希望培養小學生積極樂觀、與人和善、助人為樂等品質,完善他們的道德修養,從而達到育人的目的;另一方面兩者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徑相同,都是通過課堂教學、課外實踐活動、校園氛圍熏陶等方法和途徑,讓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在良好的學習條件下得到正確的引導,從而塑造完美的人格。
1.積極組織老師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
了解并懂得如何運用心理學知識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況,對于某些明顯心理出現變化的學生,要及時地進行溝通,有針對性地運用自己所學的心理學相關知識給予學生相關的輔導與幫助。
2.班主任應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這并不是心理學老師一個人的事,而是全體教職工都應該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特別是班主任更應該主動承擔這個責任。首先是因為班主任除了完成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外,更要統領班級的運作,在班級中是一個領導者的角色;其次是其他任課教師針對學生的某些問題都會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況最為了解,自然班主任的言行對小學生的道德和心理發展方向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班主任應當經常與學生進行簡單的聊天談心或者組織課外實踐活動,這樣便于班主任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注意要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熏陶的同時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
3.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首先,肯定是班級內的主題班會,可以以“感恩”“意志力”“原諒”“幫助”等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主體作為討論內容,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并向全班分享討論之后的結論,使小學生在班會中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語言組織能力,還能讓老師直接了解學生心中的想法;也可以組織課堂內的游戲,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釋放心情,還能讓同學們在游戲中增加相互之間的了解,使小學生學會理解他人,團結協作等等。
其次,以校園文化為載體,在整個學校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可以開展體育運動會、舞蹈表演、書法比賽等活動,把“健康教育”滲透到這些體育文化活動之中,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也可以開展“學雷鋒”、“保護環境”、“感恩父母”等系列活動,讓他們從小就講文明、懂禮貌,這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會使小學生在活動中受到影響,養成良好的品格。
4.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這里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可以向學生深入介紹文章中的名人、英雄的事跡。不僅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更讓他們學習這些偉大的歷史人物身上的優秀品質,給學生以積極的、有意識的心理影響,從而使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
5.與家長要經常交流溝通,共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好的學校教育與正確的家庭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都至關重要,所以學校除了在校內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還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與家長一起通力合作。例如定時開展家長會,與家長交流學生在校內的表現,并向家長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指導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接受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從心理健康教育出發進行德育教育,可以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可以健康成長,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才算是達到了。
【1】何春燕.家庭教育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6(2)
【2】林蕓,吳錫改.開展成功素質教育,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J】.教書育人,2011(06)
【3】張東良,王太軍.優化心理環境構建和諧校園【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9)
【4】李緒臣.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J】.山東教育(教研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