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大軍
有效激勵: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就感
——基于小學班主任工作項目案例的實踐
孟大軍
優秀班集體的形成需要班主任以科學的方法教育和引導,充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班主任可以搭建平臺,組織“話題討論”,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針對學生個性特點,設立“明星擂臺”,搭建展示學生特長的舞臺;組織設計“每日一練”,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終身發展的能力。
激勵;成就感;班級管理
有效激勵,就是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根本目標,從學生個性和特長出發,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長遠發展,倡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針對性的活動項目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張揚個性,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終身發展的能力。[1]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品質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班主任要創新教育方式,讓學生發揮特長,張揚個性。下面,筆者就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的幾個具體案例,與大家共同探討如何通過有效激勵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學會認識,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2]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每周話題討論”,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和邏輯思維能力。
1.貼近生活,確定話題。班主任讓學生討論的話題要盡可能是學生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是學生親身經歷或者就是發生在學校、班級、學生身邊的事件,并且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如班級中出現學生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信心不足等問題時,可確定“怎樣正確看待和面對困難與挫折”的話題;再如在大型集體活動之前,為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可以確定“我是集體中的一員”等話題。
2.感知生活,豐富資料。一般情況下,每周討論的話題在上周末由班主任宣布,每天發言的學生名單在前一天討論結束后由班主任公布。準備發言的學生在演講前,認真審題,收集相關資料,撰寫好發言稿。發言稿要求盡量從自身體驗的角度講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做到有理有據,有張有弛。
3.創新形式,組織討論。每天可以確定3~5名學生,以演講的形式開展討論,以學號或其他順序依次輪流上臺演講,達到人人演講、個個參與、全部鍛煉的目的。演講可以利用每天上午的早讀或者晨會課時間進行,每個人演講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另外,要求學生在演講時盡量脫稿,以達到更好的鍛煉效果。
4.完善機制,注重激勵。為激發學生對話題討論的興趣,提高參與的效能,每天在講演的學生中,可以通過民主評比的方式產生一名優勝發言人和一篇優秀發言稿,在此基礎上,每周評選最佳發言人和最佳發言稿,并將最佳發言人的名單和最佳發言稿公布上墻。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明星擂臺”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激發學生的潛力,樹立學生的自信。
1.結合實際,設計項目。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特點,利用學生表現自我的強烈欲望,設立“小作家”“小畫家”“小書法家”“小發明家”“圍棋高手”“籃球明星”“體育健將”“舞蹈明星”等項目。在設立明星項目時,盡可能向后進生的閃光點處傾斜,以此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和提高。
2.客觀公正,組織評選。通過學生的自薦和同學推薦的方式,產生候選人,然后以能夠反映這方面素質的比賽決出一名班級的明星。如在開展“小書法家”活動時,可以先讓學生自由報名,再由班主任組織一次班級書法比賽,最后在全體學生評比的基礎上班主任最終確定班級的“小書法家”。
3.公開平等,開展競爭。“明星擂臺”最好每月評選一次,也可根據項目的特點隨時開展“挑戰”和守擂。如“圍棋高手”的評比,班級中任何一名學生隨時都可以向現任“圍棋高手”挑戰,在教師或同學的監督下“打擂比賽”,攻擂成功的,成為新一任班級的“圍棋高手”。
4.注重宣傳,放大效應。每一任明星,班主任都向他們頒發證書和獎品,設立“明星墻”,將明星照片張榜公布,滿足學生的“展示欲”。同時建立班級明星檔案,學期結束再綜合評比出各項的“學期明星”并進行表彰獎勵。
學生在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異的,考慮這種個別差異的適應性教育引導才是最有效的。[3]班主任工作研究主題聚焦“對學生成長問題的及時研究與解決”。[4]“每日一練”突出學生個性化需求和重點性培養,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
1.整合資源,開辟專欄。合理選擇和應用教室內的空間位置和相關教具,可以利用黑板旁邊的一個位置,也可以利用小黑板,還可以在室內墻壁的適當位置,設置“每日一練”專欄。既不影響教師課堂教學黑板的使用,也不破壞教室的整體布置,還能提升班級文化的整體層次,以此激發學生參與“每日一練”的積極性。
2.題目設計,力求全面。“每日一練”的成效如何,關鍵看學生的參與率。在“每日一練”內容確定上,通過向相關任課教師或其他教師征集題目,可以涉及語文、數學、外語等知識內容,還可以包括生活實踐、思維轉換等內容,關鍵是相關題目要體現一定的趣味性,把學習知識趣味化。
3.注重難易,分類要求。“每日一練”題目的選擇上既要與學科的基礎知識有機結合,又要能夠體現學生思維的拓展。“每日一練”一般設計1~3個題目,其中基礎方面與思維提高的題目按照2∶1的比例確定,讓一般的“學困生”也能解答1~2道題目,另外至少有1道提高發展題滿足學科成績優秀學生的“求知欲”。
4.激發興趣,形成氛圍。在“每日一練”活動中,可以實行“星級”激勵法,即教師現場對學生題目解答情況,實行無“×”批改法,以“√”的數量確定星級,激發每個學生參與的熱情,形成你追我趕、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實踐證明,學生的各種能力需要在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創新載體中鍛煉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需要班主任及課任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有效激勵。
[1]袁貴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在2016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N].中國教育報,2016-02-05(001).
[2]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76-87.
[3]肖成全,等.有效教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1-102.
[4]郭芳.從“我”到“我們”[J].人民教育,2016(3-4):108-109.
G451.6
A
1005-6009(2017)71-0053-02
孟大軍,江蘇省濱海縣教師發展中心(江蘇鹽城,224000)副主任,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