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洪縣雪楓學校 單 虎
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江蘇省泗洪縣雪楓學校 單 虎
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通常以單一的灌輸式教學為主,不重視課堂朗讀,導致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不高,為此,教師應該改進教學策略,加強朗讀教學,本文就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究,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小學語文 課堂朗讀教學 有效性
小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會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通過反復朗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并且掌握豐富的好詞佳句,對寫作能力也有很大幫助,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的課堂朗讀,教學手段單一枯燥,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鑒于此,教師應適當的改變教學手段,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合作學習是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的一個好方法,小學生的年紀小,不懂得主動學習,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即使教師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也會心不在焉,導致課堂效率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興趣不高,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才能積極主動的學習,為此,教師要改進滿堂灌式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采取合作學習的策略,把學生分成小組,并成為固定的學習小組,組織小組中的學生選擇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這樣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得到了朗讀的機會,而且這種游戲式的學習會讓學生更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并且通過合作學習,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成績好的學生會帶著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比如,在學習《鷸蚌相爭》這則寓言故事的時候,教師組織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教師可以說:“今天我們學習《鷸蚌相爭》這一課,下面大家三人一組,一人扮演鷸,一人扮演蚌,一人讀旁白,現在你們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角色自行表演。”學生聽了老師的話后,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積極的投入到朗讀中去。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這種有趣的課堂練習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里選擇幾組表現好的小組,讓他們到講臺上為大家表演,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滿足,激發學生積極努力地去學習。
小學教科書中的課文有很多種文本,包括敘事類、詩歌類、說明類、童話寓言類等文本,不同文本有不同的朗讀方式,教師應該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知道什么類型的文本應該進行怎樣的朗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并不注重朗讀,只注重如何分析課文,而課后往往會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種題目,教師如果不去有感情地朗讀,為學生進行示范,學生是不會知道如何去讀的,因此,在要求學生朗讀之前,教師應該先做一個示范,或者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相關的朗讀資料。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獲取朗讀技巧,尤其是詩歌類文本,要極富感情色彩的進行朗讀,把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而不是毫無感情地念出來。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朗讀的投入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在學習《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時,因為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所以教師在示范的時候應該用充滿童話色彩的語氣進行朗讀,把小紅馬傲慢的語氣以及小駱駝自卑的感情充分的表現出來,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經過教師的引導,他們就可以自覺的把握語感,從而用恰當的口吻表現出文中的角色。再比如,在學習《望洞庭》這首詩的時候,教師要用充滿詩意的語氣去讀這首詩,把洞庭湖山水湖光之色表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學會變通,面對不同的課文使用不同的語氣,使語文朗讀課堂變得有意義。
教師在讓學生朗讀課文之前,要先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總體的感知,知道文章講的大致內容是什么,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是什么,這樣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然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傳統模式教學中,學生通常不會預習課文,因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很容易松懈,上課時,教師也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理解課文,在學生完全不知道課文講的什么意思的情況下,被老師叫起來朗讀課文,朗讀效果一定不會令人滿意,而且可能會出現不認識字的現象,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留夠充足的時間以便他們對課文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閱讀的時候才能選擇合適的語氣去朗讀。
比如,在學《我給江主席獻花》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初次朗讀,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具體內容,知道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并讓學生總結出自己對文章的感受,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對文章的情感進行總結,并引導學生帶著與作者同樣的感情進行朗讀,讀出作者的心聲,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的感情,用心去讀課文,同時有助于理解文章,對閱讀理解也會有很好的幫助,因此教師應該擺脫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改進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并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通過不同文本的朗讀訓練,鍛煉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從而更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李耀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7(03)
【2】張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現代交際,2016(09)
【3】李麗.論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J】. 現代交際,2016(05)
【4】李輝.關于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