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
遭遇尷尬的師愛
李明遠
師愛;師生關系;班主任
教師節的前一天晚上,家里來了幾個剛剛高三畢業的學生。趁著教師節,他們特意約好,一起來探望我這個陪伴了他們三年的班主任,我很愉悅地接受了學生們給我的問候和祝福。在閑談中,小曼忽然認真地對我說:“老師,周皓也來了,可走到樓下時,卻怎么也不肯上來,我問他,他也不肯說,最后哭著離開了。”小曼的話讓我回憶起發生在我跟周皓之間的事情。
開學初,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至少幫扶一名“留守”學生,我幫扶的便是周皓同學。周皓的母親在一次車禍中不幸遇難,父親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著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他感到力不從心,每次見到我都說:“李老師,這孩子交給你了,讓您費心了,怎么管都可以。”這樣的話對于我來說既是信任,又意味著責任和付出。我就勤督促、勤檢查,他略有進步,我就趕緊鼓勵,出現失誤就盡快幫他找原因。在他身體不舒服或者情緒出現波動時,我會及時進行家訪。我還充分發揮他的唱歌天賦和號召力,讓他擔任班會課的總策劃和主持人。就這樣,他慢慢找到了自信,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本以為他會一直朝著我期待的方向發展,但不愉快的一幕發生了。那是一個上午,我準備了一個精致的筆記本,當著全班同學的面交給周皓并說道:“周皓,你這段時間表現很好,看你現在家庭比較困難,我就把這個筆記本送給你當作日記本用,周皓你上來拿吧。”但周皓坐在座位上紋絲不動,頭一直低著,臉漲得通紅。我問他:“怎么了,身體不舒服嗎?”還沒等我說完,他就用從來沒有過的、充滿敵意的眼神狠狠地盯著我說:“我才不稀罕你送的筆記本呢!”說著轉身就離開了教室。從那以后,他跟我的關系就漸漸疏遠了。
更糟糕的是,后來校領導通知各班教師讓幫扶的貧困留守學生第二天到校長辦公室領取教師捐獻的錢物時,我卻找不到周皓了。于是我去了他家,在我的再三追問下,他用冷漠甚至憤怒的語氣對我說:“李老師,請你告訴我,這是真正的關愛嗎?我是貧窮,但我也有自尊啊,同其他同學相處,我也要面子啊。你這樣做,叫我在學校里怎么待下去?”我愣在那里,什么話也說不出來。
回憶過去對周皓同學的“關愛”,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那種過于直白、傷害學生自尊的“關愛”真的是學生所需要的嗎?周皓那決絕的語氣和冷淡的神情已經告訴我答案了,他是肯定不需要這種關愛的。直到此刻,我才明白,我一廂情愿的關懷,變成一股沉重的壓力,附加在他那還顯得稚嫩、弱小的雙翅上,使他不堪重負而無法翱翔。給予他的每一次關懷,于我而言,是思想上的疏導、精神上的鼓舞、情感上的撫慰,而在他,則是痛苦的煎熬。盡管他身處困境需要幫助,但他希望這種關愛與幫助就像雪落湖面那樣悄無聲息,不著痕跡,這樣至少可以讓他擁有和別人一樣的自尊和底氣。
師愛的施與需要恰當的方式,愛的方式不當,就會給被愛者帶來傷害。我們要學會“委婉”地關愛學生,默默地站在學生的背后,真心實意地為學生著想,這樣才能帶給學生真正的愛與溫暖。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實驗中學)
G625.1
B
1005-6009(2017)47-0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