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摘要:在環境管理中,環境監測是基礎工作。在環境監測中,質量管理是為保證環境監測質量而實施的各種管理行為的總和,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現階段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即對當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初探。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對策
新時期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并且提出了“五位一體”的發展理念。我國出臺的各項環境保護政策,都是依據當前環境質量數據分析結果開展的,因此,做好環境監測工作、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具有深遠的、較強的時代意義。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標準、設備、儀器、試劑、環境條件、人員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現對管理工作進行初探。
1當前存在的問題
1.1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認識。長期以來,不管是我國的環境保護部門,還是相關的環境監測機構,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視方面,都是嚴重不足的,大部門時候將這項工作看成是可做可不做的,這樣,在具體的工作上,根本就沒有專門安排管理這方面的工作的人員,即便有,也是兼任。其次,很多行政主管部門,部分監測站管理者,在理解和認識上存在很多的偏頗,立場有失客觀,手段缺乏科學性,特別嚴重的,還給進行環境監測的單位造成了很多不正當的干預工作。
1.2體制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正常運行是監測質量的保障。而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沒有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作支撐,容易出現“兩層皮”現象,執行力度大打折扣。甚至于質量管理體系的制定只為了應付檢查。第二,少部分管理者對質量管理體系不熟悉,在工作分工和安排上存在隨意性,導致分工不明,職責不清,管理體系形同虛設,迎接檢查時弄虛作假,作假的質量體系運行記錄。
1.3人員問題。首先,監測人員不穩定,還存在崗位人才隨意調動、局機關借用監測人員現象普遍存在;工作量和強度與收入的不成比例導致人員流失現象嚴重。其次,很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素質都達不到國家所規定的從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相關標準要求,究期原因,一是有關的部門和機構的重視和培訓不夠,在人才選拔上,沒能選用合適的人員;二是管理人員自己也存在一些問題,他們未緊密聯系時代的發展要求,沒有及時更新知識和理念。
1.4缺乏有力的質控手段和監督措施。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不斷地發展與進步,環境監測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現階段我國的環境監測標準、技術規范、質控技術等依舊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態,監測項目不標準,檢測制度不完善,質控手段過于單一、監督措放和力度還不夠,這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夠滿足現階段的環境管理要求。2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發展對策
2.1增強質量管理意識。首先不論是環境保護部門,還是環境監測機構,無論是監測站的管理者,還是監測站的各位員工,都應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其次,管理者需要對各項管理職責、具體權力進行明確,對各項基層管理工作認真處理,各施其職,保證質量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監測質量管理實施中,監測人員的共同參與,這樣才能有效開展監測工作。第三,強化環境質量管理工作需要科學化、規范化升級其管理理念,對環境監測流程不斷簡化。
2.2提高人員素質。質量管理人員在整個環境監測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管理人員選拔的過程中,要選用熟悉質量體系、具有高度責任心、有豐富經驗并且監測技術與水平高超的人員擔任此職務。另一方面招收部分專業學校畢業的大學生來充實環境保護隊伍,使環保監測更專業化。為了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要加大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力度,其次,要積極鼓勵管理人員與監測人員之間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與溝通,使管理人員能夠了解相應的監測技術與方法,從而將操作技能進行規范,提高培訓的實際效果,實現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目的。
2.3建立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要大力加強對管理人員的考核力度,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監督與考核機制,定時或者定期對環境檢測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綜合評價,并將考核的結果與管理人員的績效掛鉤;建立獎懲分明的管理制度,通過考核的方式增強監測人員對環境檢測重要性的認識,促進環境檢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
2.4質量管理措施有機規范。首先,要采取和制定更加規范與科學的環境監測技術與標準,根據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相關標準與制度,各項監測項目要標準化,監測點的選擇要有說服力,將各個企業的各種排放都要控制在環保監督體系內。其次,我們要加大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力度。我們要加大對新技術的投入力度,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對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進行及時跟進,及早修訂出規范的技術標準,使環境監測活動能夠有所依據的開展。除此之外,要制定監測儀器與設備的準入與技術審核制度。因此,我們要大力借鑒發達國家的儀器管理經驗,建立技術審核制度,對儀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解答。第三,還要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反饋機制。在管理工作中引入目標管理這一理念,將各種環監工作環節的目標進行細化處理,并委派專人對各級目標進行管理,而想要實現這一多層次的管理,需要在環境監測工作當中建立各層次內的質管目標,也就是在各工作環節內均采用量值溯源的管理方式。第四,建立和完善監督制度,在監督工作中,對采樣器的準備、樣品的采集、運輸與保存、樣品分析、實驗條件、儀器設備、出具監測報告等過程進行監督。做好質量管理工作,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其目的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最終使環保工作更加真實準確,使企業更加信服,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持續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湯坤,左才科,劉明陽,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介紹與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4,(S2):401-405.
[2]馬燕,陳曉爽.新時期如何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中國科技博覽,2015(22):180.
[3]楊有慧,楊英杰.探析如何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