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玉
摘 要:巧用對話式教學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參與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師生感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不能實現平等的對話,對話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因此,老師要通過靈活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溝通交流的興趣,在對話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對話效率,同時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對話氛圍,而且還要注重對話方式和技巧。
關鍵詞:對話式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越來越多的數學老師開始試圖在教學活動中打破固定的傳統教學模式的約束,采用對話式教學實現課堂上師生間的思維互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使課堂顯得更加活躍。但由于教學經驗不足,一些年輕數學老師實行的對話教學顯得過于生硬,甚至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因此,在數學課堂上通過巧妙地設置話題,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對話,提高教學質量成為數學老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方法之一。
一、小學數學課堂實行對話式教學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參與性
數學老師通過設置具有趣味性、探索性的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問題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發揮自己的思維分析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而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越有趣味性、探索性,就越能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讓他們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讓數學課堂不再只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而是老師學生共同探討問題、交流思想的課堂。
(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過去傳統的數學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一個人講,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一些膽小的學生即使存在疑問也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發言,下課后也不敢問老師,問同學。這樣一來老師講了大半節課,也不能清楚學生究竟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以及他們還有什么樣的疑問想法,但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實現課堂對話,老師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能夠準確地掌控教學進度。學生有什么疑問也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連續運作,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小學數學教學對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一)不能實現平等的對話
這主要表現在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對話,老師占據了主體地位,而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顯得過于被動。因為老師向來在學生面前都是以長輩、領導的形象出現,學生要服從老師的命令和指揮,老師說的任何話學生都要虛心接受,在老師的這種“權威”下,學生在老師面前顯得比較拘謹,相當一部分學生都不敢自由地發表自己心中的想法,生怕說錯被老師批評,不能實現民主友好的思想交流。
(二)對話內容顯得簡單枯燥
大部分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對話內容都是圍繞課本上的知識內容進行的,這導致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顯得枯燥乏味,很少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對話教學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巧用對話方式激活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引發學生溝通交流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要結合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具有好奇心、探索欲強的心理特點,通過設置和數學知識有關的情境問題,比如,用有趣的數學故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地思考,當遇到困難時告訴他們可以大膽發言,向老師提出問題,這個過程利于提高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們的思維會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對話效率
課堂對話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數學老師的教學效率。因此,和學生的對話內容要結合數學知識,并聯系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引導學生怎樣從數學的思維角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如此一來,學生也能在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中親身體驗到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對話氛圍
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要學會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相互傾聽和交流,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讓每個學生和老師都能擁有平等發言的機會,對于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要及時給予關注和鼓勵,讓他們參與到共同的討論中來,讓學生大膽地提出疑問,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探討研究。只有這樣,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渠道才會變得更加通暢。
交流對話是一門藝術,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交流、情感互動的基本形式。實現課堂對話也是數學老師的一種教學手段,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因此,數學老師應該不斷地提升師生對話的教學能力,讓整個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活躍。
參考文獻:
[1]段若楠.基于對話視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D].寧波大學,2014.
[2]趙嬌.小學二年級數學課堂教學對話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閆紅.對話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數學周刊,2016(8).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