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暉
【摘 要】信息時代中的媒體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衍生出的新媒體對我國各個領域的信息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在我國的政治領域,新媒體的出現為其帶來了新的話語方式,革新了民主監督方式,在此形勢下,領導干部如何正確應對新媒體,以有效提升政府公眾形象顯得尤為重要。
【Abstract】The media has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new media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various fields of our country. Especially for the political field of our country,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brings a new discourse way, innovated democratic supervision, under this situation, the leading cadres how to coping with the new media,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government public imag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關鍵詞】領導干部;新媒體;應對能力
【Keywords】leading cadres; new media; coping capacity
【中圖分類號】D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3-0195-02
1 當下新媒體具有的特點分析
1.1 雙向性的信息傳播通道
新媒體時代的信息傳播改變了以往受眾被動的接收過程,其創建了雙向信息傳播通道,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為信息的傳遞者存在,受眾在自主篩選信息后可以將信息再次傳遞出去。
1.2 傳播渠道多元化
現在我們已進入信息時代,互聯網與通信網的有效整合極大地提升了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的作用,社會大眾可以利用這些設備隨時隨地對新聞事件進行觀看、討論、發表觀點。當前,手機媒體和網絡媒體已成為社會大眾了解新聞事件的主要媒介,在豐富公眾日常生活的同時,也成為一個主要的政治參與和監督渠道。[1]
2 新媒體對領導干部個人素質的新要求
2.1 個人信息處理能力
面對冗雜的信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才能準確把握工作方向。個人信息處理能力具體指的是信息的接收、甄別以及解讀能力。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過程中,領導干部作為決策者承擔著引導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任,其決定會對區域的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構建產生直接的影響。在新媒體環境中,領導干部必須提高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以科學化的思維方式、較強的信息甄別、整合與解讀能力來處理所要面對的各項信息,在此基礎上制定正確的決策。
2.2 掌控真實信息渠道能力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信息的傳播渠道更加多元化與高效,信息傳播呈現出了爆炸式的發展態勢,在此過程中還出現了匿名、突發和即時的特點,加大了信息傳播的控制難度,領導干部必須全面把控這些信息渠道,維持社會的穩定、和諧秩序。所以,新媒體時代的領導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輿論導向能力,在思維、技能與能力的各個層面綜合把握信息渠道的正確運作,開展正確的輿論導向。
2.3 提高溝通與表達能力
新媒體時代的領導干部具有接收者與傳播者的雙重身份,溝通與表達能力是基本的媒介素養。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才能積極應對媒體、記者等正面的媒介溝通,也才能夠在微博、微信等媒介中與公眾進行雙向交流,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同時,領導干部在溝通與表達時還要心系廣大民眾,以廣大群眾能夠接受的方式與其進行交流、溝通,積極傳達出政府職能的有效信息。
2.4 增強自信心,直面媒體及民意訴求
領導干部在遇到蜂擁而來的媒體訪問時,會出現慌張或回避情緒,這種情緒的存在可能會進一步激化矛盾,降低政府的公信力。針對此,領導干部要樹立直面媒體的自信心,具有深入挖掘事實真相的勇氣,應對民意訴求,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與事件,提高公眾的滿意度。
3 提升領導干部應對新媒體能力的建議
3.1 提升政治高度
經實踐研究分析,領導干部對媒體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其言行的狀態。因此,提升領導干部應對媒體的能力就要以對等的心態來看待媒體。
①端正媒體認識。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一定要正視新媒體的傳播作用及其對政府行政管理行為的影響。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學習媒體的功能與運作規律,新媒體具有更多元化的功能和更快的運作速度;還有就是要尊重媒體,對等看待媒體和媒體工作者,實現良好的溝通與協作。只有從心理上正視新媒體的作用與影響力,才能積極參與培訓,學習應對媒體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
②增強政治敏感性。新媒體在宣傳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時更具親民性,其已成為社會大眾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干部應積極參與培訓,相應的培訓體系應具備一定的政治高度,這樣制定的培訓內容才能有效提高領導干部的政治敏感性。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來指導自身的工作和言行,才能更好地應對媒體。領導干部只有具備較高水平的政治理論,才能樹立良好的綜合形象,才能增強公共影響力,維護黨和政府的公共形象。
③準確定位自己的身份。領導干部在本質上來說也是公民,而且是為人民服務的公民,作為政府和黨的形象代言人就必須樹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理念,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法律法規,端正用權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還要必須接受和敢于接受來自普通公民、社會媒體的監督,以身作則,將黨的政治路線和方針政策落實到位,為廣大人民謀福利。
各級領導干部應從態度重視、觀念更新入手,不斷增強自身新聞素養,掌握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宣傳方式,同時加強政府與媒體合作,善待媒體,掌握技巧,充分利用媒體力量促進政府的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其“正能量”,優化政府形象、開展輿情監測、實施網絡問政、完善信息公開和強化危機應對。[2]
3.2 提高語言能力
在語言表達上,領導干部要遵循以下原則。
①真實原則。領導干部要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公信力,就必須傳遞真實的信息。在面對媒體時必須認清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是黨和政府的代言人,應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為人民提供真實的信息。
②前后一致原則。該項原則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全面、系統性地掌握和了解新聞事件的真實情況,之后才能發表相關的言論,確保表述的事件內容與看法觀念的一致性。只有以事實真相作為基礎的言論才會使社會群眾信服,才能提高公眾對其執政能力的認可,進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③“度”原則。該項原則主要指的是領導干部在發表言論時要控制好說話的時機和內容,控制分寸,言論中不帶有個人情緒的隨意聯想內容,將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在正確的時機傳遞給群眾。
3.3 強化情緒控制能力
領導干部在參與媒體事件時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時刻注意自己的身份,代表的是黨和政府。記者是動態的媒介對象,其言行和注意力的變化可能會對被采訪者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是領導干部在面對記者時必須學會自我控制,營造良好的輿論互動環境。在新媒體環境中,政府與社會大眾溝通以及樹立公共形象的主渠道已轉變為多元化的媒體活動,加大領導干部應對媒體的需要。同時,記者為了媒體效果,提問也變得不留情面、尖銳、富有挑戰性,此時,領導干部面對問題要控制好情緒與言行,以良好的修養、敏銳的思維、快速的反應、髙超的政治智慧、高明的語言表達來積極應對媒體。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要正視新媒體的重要作用,適時提升自己的政治高度、語言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等各個方面的能力,積極、正確地應對日益多元化的媒體傳播,維護黨和政府的良好的公眾形象,提高公信力,進而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仰義方.新媒體時代黨的社會領導力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5.
【2】高生軍.新媒體時代我國領導者媒體應對能力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