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在迅猛發展,憑借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技術將支付服務滲透到了各方各面,并以其多樣、便捷的網上支付服務成為現代支付體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對傳統銀行的運營模式造成了很大挑戰。本文將以支付寶為例,分析第三方支付企業與傳統銀行在業務、資產等方面存在的競爭,探討雙方的合作形式及可能產生的問題,最終得出促進雙方穩定、健康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支付寶;銀行;競爭;合作
現如今由于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第三方支付也深入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截至2015年,第三方支付機構增長至300多家,整體交易規模突破6萬億元,增長迅速,而支付寶以80%的市場份額占據了支付市場龍頭地位。雖然第三方支付企業與商業銀行存在著利益沖突,但畢竟不是金融性機構,完成最終支付服務仍然離不開銀行,因此雙方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為了實現網上支付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準確認識兩者的復雜關系。
1 第三方支付的相關理論概述
(一)第三方支付的含義
第三方支付,主要為消費者、商家等提供交易支持的平臺,具備了強大的實力與信用保障。通過在企業與銀行間建立網上連接,并以第三方的身份對網上消費者與商家提供支持、監督和保障。
(二)支付寶的發展過程
傳統的電子商務交易主要通過匯款、轉賬等方式來支付,但總是費時費力有風險,因此電子商務一直發展比較緩慢。05年阿里巴巴與建行、工商等合作開發出了支付寶,解決了安全支付的問題,也為電子商務帶來了春天。現在支付寶實名用戶已突破3億,其穩健的作風、先進的技術等也贏得了銀行、機構的認同,成為金融機構在電子支付領域值得信任的伙伴。
支付寶主要提供支付及理財服務,包括網購交易、手機充值、水電費繳納等多個方面。在進入移動支付領域后,還為零售、餐飲等多個行業提供服務。隨著支付寶的不斷發展,雙方的關系也開始變的復雜。例如,支付寶上存儲的大量沉淀資金相當于銀行的儲蓄功能,對銀行資金業務形成了挑戰。如今,銀行與支付寶等第三方開始形成了一種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三)支付寶的特點
根據相關統計,現在全國進行網購的網民中選擇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的比例已達60%,支付寶成為大多網民所選擇的支付方式。而其如此普及是由于以下幾個特點:
1.公正、獨立
支付寶不僅獨立于任一家銀行,也獨立于商家和消費者,是一家比較公正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基礎就是支付與信用,由此拓展為B2B、B2C等業務,其支付體系就是業務開展的基礎平臺。
2.服務便捷性與多樣性
支付寶的使用比銀聯等其他支付方式便捷許多,其多樣的網上服務和較低的費用,促進大量小額產品與服務的發展,如手機充值、水電費繳納等。
3.降低電子商務商戶的成本
在支付寶等第三方出現之前,傳統的電子商務交易主要通過匯款、轉賬等方式來支付,大量商家與消費者只得自行與銀行建立起支付通道,增加了自身運營支付等成本。而支付寶采用了全新的網關模式,商家只需引入支付寶等第三方,接受該支付平臺上對應的大量客戶支付,就能輕松完成收款、結算等復雜又耗時的流程,從而減少了收付結算成本。
2 支付寶與傳統銀行的競爭形式
(一)業務競爭
在第三方支付出現之前,電子商務用戶只能通過貨到付款、匯款等傳統的方式在交易之前進行支付,因此經常發生詐騙問題。支付寶出現之后,消費者只需先將資金存在支付寶的賬戶上,等對方收到商品確認后再通過第三方來支付,避免了直接匯給對方帶來的風險等問題,這實際上也算是一種結算業務。這種方式就比之前交易模式安全了許多。
雖然相關法律規定需要銀監會的批準才有資格提供結算等業務,但是支付寶已經突破了這種經營的限制條件,也對銀行造成了不小的挑戰。廣大消費者因支付寶的出現而減少使用傳統的轉賬支付形式,因為用戶可以在支付寶上自由地跨行轉賬而無需支付任何手續費,但各大銀行因其網店、系統所需成本而會向用戶收取轉賬手續費。
中間業務收入一直是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然而,在互聯網金融下,支付寶等第三方不斷創新支付業務,提供小額信貸基金等產品,依靠創新的營銷模式、價格上的巨大優勢及個性化的服務,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而商行獲取的利潤將越來越少,因此近年來很多銀行降低了自身的利息費用,并推出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等來提高客戶的體驗度與忠誠度,因此雙方的競爭重點也會是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的貸款、基金銷售等方面。
(二)資金競爭
資金規模一直是銀行經營的基礎,并主要通過吸收公眾的存款來實現。然而,支付寶等第三方因其具有的資金存儲的功能而吸引了大量沉淀資金。消費者在將錢轉到支付寶賬戶和支付貨款的時間間隔中,存在支付寶上的資金就成為了沉淀資金。由于日交易額巨大,每天滯留在支付寶等第三方上的資金至少有數百萬元,因此支付寶已經相當于具有了銀行的存儲等功能。然而這些沉淀資金屬于支付寶用戶,雖然存在支付寶的虛擬賬戶,實際上還是存在銀行中,因此支付寶和銀行都失去了大量沉淀資金的使用權。
3 支付寶與傳統銀行的合作形式
支付寶與傳統銀行亦敵亦友,既是不可避免的競爭對手,但同時又是親密的合作伙伴,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為實現雙方的共同利益。因此雙方合作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證資金安全
資金安全問題一直都是支付寶等第三方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是讓用戶最擔心的問題。06年的支付寶安全控件可能存在木馬病毒的消息讓廣大支付寶用戶非常恐慌。雖然支付寶立即發布公告,稱經第三方認證中心對其安全控件并未檢測到安全問題,但用戶仍然對資金的安全存在擔憂,這也是到現在有很大一部分人拒絕使用電子支付的原因。支付寶主要依靠支付加密技術以及銀行完善的安全系統來實現資金的安全。所以銀行與支付寶之間加強合作,互惠互利,更能確保資金的安全。
(二)反洗錢
不少犯罪分子企圖利用支付寶的支付保密性來進行洗錢。自支付寶出現之后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支付寶、銀行和相關監管機構。支付寶目前主要通過識別用戶身份、保存交易記錄、報告大額可疑交易來進行反洗錢活動。從05年底開始支付寶推出了雙重認證服務,對支付寶用戶實行身份證和銀行卡認證,并主動要求銀行進行監管。
(三)解決資金沉淀
支付寶把資金暫時存放在支付平臺上作為約束買家和賣家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這也產生了大量的資金沉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支付寶將會與銀行合作,通過向銀行托管資金、對外公示資金的歸屬和去向來確保公眾清楚資金的流向,保證資金安全。與此同時支付寶獲得了高額活期利息,而銀行也有相應的交易分成,雙方互惠互利。
4 雙方競爭與合作所產生的問題
隨著支付寶的逐步發展,銀行和支付寶間的關系也由原來的完全合作轉化為競爭與合作并存的關系。而在這種競爭與合作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市場份額分配問題
對許多人來說,如今的支付寶等第三方甚至比銀行更加重要。越來越多的人依賴于支付寶,這難免會影響到銀行的地位,銀行也許不會任這種趨勢繼續發展,從而采取打壓支付寶的手段,從而與支付寶爭奪市場份額,這會嚴重影響雙方的發展。若采取銀行做大客戶,第三方支付做小客戶的方法或許可以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二)利益分配問題
第三方支付在運營過程中的收益主要有沉淀資金收入、廣告費收入和交易服務費收入。而其中,沉淀資金的情況不被外界所知,這種情況會讓監管部門和公眾產生擔憂。但對銀行來說,這情況就不存在。銀行在社會的公信力是第三方支付難以企及的,只要資金存入銀行中,基本無需關心資金的流向,民眾對銀行有著極高的信任。在沉淀資金等的分配問題上雙方一直難以達成一致。
(三)雙方合作不充分
自從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建設銀行合作能夠發放小額貸款后,支付寶和銀行的相似度越發明顯。那么有人就會產生第三方支付可以取代銀行的想法。銀行也難免會有些許的擔心,從而在合作中可能會想壓制第三方支付,這樣自然無法充分合作,結果只能很低效。但事實上,第三方支付根本就不可能取代銀行。支付寶的運作與安全,都將依賴銀行的安全網絡。在實際支付過程中,支付寶提供支付渠道,其資金仍需通過銀行賬戶進行兌現。
5 關于促進雙方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支付寶等第三方加強與銀行合作,樹立品牌意識
目前支付寶應當加大與銀行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其電子銀行平臺,迎接高強度的各方監管。例如,支付寶此前就與各大銀行合作開發了聯名卡支付平臺,并創立合作品牌支付寶一卡通,雙方的合作也會大大降低客戶對于支付寶的還存在的不信任感。為確保自身的安全,支付寶還應確保發行人資格,進行低風險的投資來維護支付系統的穩定。
支付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從創新發展階段過渡到了品牌競爭階段。因此支付寶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品牌意識,讓更多的用戶認識到支付寶這個品牌的便捷與服務多樣性,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從而增加其產品的覆蓋率與認可度。同時支付寶等第三方在發展是仍要加強其內部管理,重視企業員工的素質培養。
(二)銀行與支付寶間建立信息溝通機制,進行產品服務創新
為了改善雙方的復雜關系,促進兩者之間的協調合作,銀行與監管方應當主動與支付寶等第三方建立健全統一的信息溝通機制,進行信息終端與資源的對接、共享,從而降低獲取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的及時性有效性。目前,我國對支付寶的相關政策和信息比較零散,沒有統一管理與發布機制,也制約了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與發展。因此,人民銀行也當督促銀行認真落實政策,全面、及時的披露金融環境等信息,并進一步加強與第三方支付的聯系,進行跨區合作經營,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把追求盈利與履行責任結合起來,從而促進雙方健康、長遠的發展。
6 結論
如今,在這個互聯網的天下,銀行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在缺少有效的監管、完善的信用制度等情況下,支付寶并不會動搖到銀行在公眾心中的地位。但是雙方必須考慮到目前互聯網金融、大數據時代的特點,不斷進行合作,從而推進電商乃至實體經濟的發展。當然本文研究兩者的競爭與合作還只是初步的,有待于日后的不斷補充改善。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還是拋磚引玉,確定第三方的含義、發展及特點剖析雙方競爭合作的表現形式,希望能夠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為共同促進雙方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一些建議。
參考文獻
[1]巴曙松.如何看待第三方支付業與商業銀行的業務競爭與合作前景[J],2014
[2]艾瑞咨詢. 2014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行業市場份額保持穩定[EB/OL].2014
[3]盧樹立,黃麗娟.銀行視角下的第三方支付[J]. 新財經,2012
[4]唐元春.曬一曬各家銀行服務的收費標準[J]. 金融經濟,2010
[5]周元英.支付寶業務擴展生猛,銀行合作態度轉向微妙[J]. IT時代周刊,2009
[6]顏白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的競爭與合作[J]. 經濟和管理,2009
[7]周林.第三方支付:機遇與挑戰并存[J].西南金融,2009
[8]張德富.第三方網上支付業務監管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金融會計,2008
作者簡介
孫葉(1995-),女,江蘇省連云港,大學本科,南京審計大學,在校學生,經濟金融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