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麗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發展不同步的現象。當下,大學生表現出團隊意識淡薄等問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育。筆者通過研究,力圖在體育教育教學中強化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和思想引領,促進高職學生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團隊精神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們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社會分工也越發細化,人與人之間孤立等問題不斷產生,加之獨生之女政策的實施,90后學生都是家中的掌中寶,以自我為中心是當前高職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傳統的互助友愛、團結協作、共同進步的優良作風受到嚴峻挑戰。高職院校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是未來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精神等問題將成為他們成長成才的屏障,同時也終將影響和阻礙未來社會地進步與發展。
1 加強團隊精神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實施的必要性和現實可能性
團隊精神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1]注重高職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語言表達、溝通交往、邏輯思維與決策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他們團隊合作與集體主義精神的養成,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體育教學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內容,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備較高的團隊意識是工作崗位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育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在要求。
體育它具有開放性、參與性、實踐性相統一的特征,是實踐育人的難得載體。特別是在籃球、足球、拔河等團體活動中,需要參與者具備很高的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在體育教育中融入和加強學生的團隊精神教育具有其他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和現實可能性。
當今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往往更注重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及鍛煉方法,而忽視對學生團隊精神等思想教育。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積極發揮體育教學的獨特優勢,在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2 體育教學中培養團隊精神的路徑
體育教學中的集體性特征非常明顯。在體育課教學及鍛煉中,如果舍棄了集體,很多項目將不復存在。如果取消了集體,包括籃球、足球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球類集體項目將消失;同樣,即使是很多單人運動項目也離不開集體的概念,至少離不開對手,如果沒有了對手,個人項目也將沒法進行或者索然無味。因此,體育課教學對學生團隊精神培養具有獨特作用,是其它學科沒發比擬更無法替代的。
2.1 注重在體育教學中挖掘蘊藏的團隊教育素材
體育課堂中,蘊藏著豐富的團隊精神教育素材,加強學生團隊精神的培育首先要注重這些資源的挖掘,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滲透。班級和課堂就像一個濃縮的小社會,在體育課堂中,學生們之間身體接觸頻繁,很多時候需要溝通,這有利于學生正確的認識集體,學會集體中與人交往。體育教學中很多團體類競賽活動更是將集體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學生通過參與這些集體活動,充分感受著集體的力量,以及自己在集體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在拔河比賽中,老師可以試問學生:“今天我們開展一場甲方10人和乙方11人的拔河比賽,你們愿意參與哪一方?”絕大部分學生愿意選擇11人組成的乙方團隊,因為學生很清楚多一個人就是多一份力量。拔河比賽是集體比賽,人多的團隊力量肯定會更加強大,而且每個人在這個集體中,都需要發揮自己的力量,這個集體離不開“你、我、他”,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直觀形象。在比賽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比賽外的案例,談談與他人合作所做的成功事情,使學生更加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強化集體意識教育。
另外,集體性的體育項目還有很多,如羽毛球、乒乓球雙打、田徑比賽中接力跑、體操教學中的保護與幫助、大型團體操表演、戶外拓展中的團隊生存訓練等都是極佳的團隊精神教育素材和資源,都可以為有效開展團隊精神教育提供有力支撐。學生通過參與這些運動項目,學會了相互幫助和團隊協作,在活動和競賽中充分體驗助人與被助的快樂,在團隊合作中提高了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得到很好地強化。
2.2 圍繞團隊精神進行體育教學模式的設計
為了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教育,在體育課教學模塊中可以有意識地以團隊精神為目標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集體意識、團隊精神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
筆者認為,圍繞團隊精神進行體育教學模式設計主要方法有三個方面:
一是有意識的通過分小組進行體育課教學。任課教師可以將一個行政班級合理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分小組點評學習情況。這種形式可以在技能練習過程中很好地督促每個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督促,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小組團隊意識,有力保障了學習效果。
二是將個人項目融入團隊元素。體育課堂中有很多項目原本屬于個人項目(如個人跳短繩項目),但經過科學設計,這些原本個人屬性的項目都可以融入團隊元素。比如在跳短繩教學環節中設計分組競賽,將小組每個成員1分鐘跳繩計數累計到小組當中開展競賽,這樣個人的項目就融入了團隊元素。
三是團隊聯合互助。體育教學中,各個小組之間也經常需要相互聯合,尤其是優秀的小組或優秀的隊員之間更需注重相互聯合,通過聯合組建一支實力更加強的團隊,這其實這也映射著社會經濟發展中企業強強聯合,增強企業集團競爭力的現象。通過聯合,有助于團隊與團隊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協作,團隊實力得到顯著加強,壯大了團隊競爭力,團隊精神得以更好發揮。總之,無論是分小組開展教學,還是進一步開展小組間互助與聯合開展練習和比賽,都是為了促使進學生增強團隊意識、營造團隊環境、培育團隊合作習慣,培集體主義精神。
2.3 考核和效果評測中強化團隊精神的價值和意義
體育競賽和活動中無處不在的團隊經典范例充分證實集體力量遠超個人力量。加強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引領同樣也需要在考核和效果評測中加以體現。在體育教學的點評、總結和考核中,實時對團隊協作效果進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團隊給予表揚,并引導全體學生注重團隊合作,鼓勵學生們相互幫助和配合,教育學生不僅要在體育運動中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也要在將來的工作崗位和社會生活中注重團隊意識,提倡團隊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個體的社會價值,實現個人的成長和集體的輝煌。
3 綜述
綜合來說,團隊精神作為當今高職學生淡漠或缺失的品質必須在教育教學中予以重視和加強,特別是具有團隊精神教育優勢的體育教學更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其實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高職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更直接的是有助于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團隊精神和團隊文化內涵的融入,課堂也將更加精彩,凝聚力也將更強。對班級分組教學、適當的組織小組競賽活動、對優秀團隊或小組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加強團隊互聯與溝通等方法的設計,都將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育起到積極的作用。
注釋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item/團隊精神/265405)
參考文獻
[1] 隋英奇. 體育教學中的團隊精神略論[J]. 吉林教育, 2015(9):28-28.
[2]崔智慧.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中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意義及價值[J]. 學苑教育, 2015(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