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瓊+任華+徐煜康+蔡恒+戚琳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和高等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將教育的發展重心轉移到學生個人身上,是當前重要的一個課題。本報告針對我校財經類院校的選課現狀,結合原財政部隸屬的其余五所高校的選課分析,主要研究討論如何建設令學生滿意的選課機制,更大程度上實現學分制選課的初衷,更為充分地利用學校有限資源,并借以推動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選課;課程體系
1 研究簡介
文章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調查問卷分為兩種,一類問卷針對校內,共發放問卷450份,最終收回428份;另一類問卷針對校外,共發放問卷300份,最終收回284份。通過問卷對六所財經類高校課程體系建設、選課制度建設,以及教學資源等情況進行收集,運用統計學方法,發現眾多在同學在選課過程中遇到部分課程開設數量不足、多年同時選擇一門課等問題。針對目前學校存在的問題,從學生角度出發,在參考了大量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學校學分制改革的建議。
2 調查問卷與調查過程
2.1 調查對象
2.1.1本校樣本
為了能夠全面了解我校本科學生目前的選課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們根據各個學院人數所占全校總人數的比例,確定調查對象,進行分層抽樣。經過了解,我校的本科學生共涉及到16個學院,所以問卷發放只涉及到16個學院。
2.1.2外校樣本
我們的樣本選取了與我校水平、實力相差不大的財政部隸屬的其他五所學校的同學。我們利用同學資源,對這幾所學校的學生以問卷星的形式發放了電子問卷,比較系統地了解該校選課上的一些問題。
2.2 調查與取樣方法
針對財經類選課問題調查這一主題,我們確定調查目標總體為江西財經大學本科學生和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相比于普查,考慮到時間、成本、人力以及調查的目的,我們采取抽樣調查。
2.3 問卷體系
2.3.1問卷設計
為了更加全面的得出大家關于本校選課制度的滿意度情況,全面了解各個學校選課制度的優劣。我們設計了校內問卷和校外問卷兩份問卷
2.3.2問卷的發放
我們針對各個學院的人數比,確定了抽樣調查中,校內問卷分配給各個學院的樣本量。校外問卷由于收集難度的限制,我們的收集量標準定位不少于50份
2.3.3數據的錄入和處理
在錄入數據之前,我們首先對問卷進行了篩選,對于大面積題目未達的、多數題目不按要求填寫的,作為廢卷處理。而針對于個別題目未按要求填寫的,并且多張問卷出現一種情況的現象,我們定義了缺失值。校內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428份,校外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284份。
3 基于我校問卷的基本分析
3.1 問卷主體的構成
3.1.1性別構成比
為了全面調查不同性別對于選課制度的影響,我們將受調查人的男女比例盡量控制在1:1
3.1.2年級構成比
因為大一的同學是第一學年,只選過體育課而大四的在校生人數有限。因此我們把問卷集中在了大二、大三年級。
3.2 影響選課的因素分析
在選課過程中,哪些因素實際影響了選課呢?這是我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我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3.2.1不同性別在選課因素上的選擇差異-t檢驗
為了檢驗男女在選課因素上的注重程度是否存在明顯差異。我們對性別和選課因素涉及的變量做了T檢驗,分析的結果是無明顯差異。這說明不論男女,他們都是以學習或者成績為重心,至于所說的“作業多”、“老師顏值高”,他們雖然也渴望理想的狀態,但是在其他因素面前,這些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3.2.2不同畢業后打算的人在選課因素上的選擇-方差分析
為了解男女同學在選課時所注重的選課因素是否存在差異,我們對畢業后的計劃和選課因素涉及的變量做了方差分析,分析結果為對未來不同規劃的人在選課的因素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不管在大學畢業后的打算是什么,工作、出國或者考研,在選課的時候大家都是考慮一樣的。特別對于未來準備就業的同學們,他們更加注重的是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這跟選課帶來的東西大相徑庭,所以也沒有帶來很大的差異
3.3 選課難原因分析-多重相應分析
為了弄清我校同學認為選課難的原因集中在哪里,我們針對問卷的多選問題“你認為我校選課難的原因是?”
響應的頻次:158人選“多年級同時選一門課”,200人選“課程集中在某幾天”,140人選“刷課”,173人選“占課人數多”,170人選“開課數量不夠”。427人5個響應變量,總共有841個響應。從總體上看,選課難是因為課程集中在某幾天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占課人數多,兩者比例均達到了40%以上。表明更多的人認為選課難的主要原因是課程集中在某幾天和占課人數多。
3.4 影響選課的原因找尋-因子分析
問卷的第二題,我們以量表題的形式對各校學生選課在意的因素進行了調查。
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對不同的因素進行提取后發現。影響各財經高校學生選課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自身發展因子和老師給分因子上面,這說明大多數的同學選課都是本著對自己未來負責的態度,想要在大學期間學到對自己日后工作、考研等有用的課程;而在中國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在大多以成績作為評判學生的標準下,分數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特別重要,尤其是在日后的升學、求職和出國,哪怕是對當下的獎學金評比,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家將老師給分看作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了
4 基于問卷對我校的建議
綜合其余五所高校的訪談記錄,可以發現,被訪高校與我們在選課課程分類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在選課激烈程度上,各校的反應程度不一。為促進我校選課機制改革,在總結五所高校選課情況的基礎上,提出對我校選課體制改革的建議:
1、變更選課安排時間
從現在的由大四到大一選課的順序變更為從大一到大四的順序進行選課。以山東財經大學為例,通過時間的變更,可以以最低的成本防止占課現象。因為大一、大二年紀多為自己考慮,要把自己學習課程的學分選滿,因此不會幫其他人占課。
2、將專業必選課的時間以及老師固定
將全部的專業選修課固定之后,會節約同學們的選課時間,提高同學們選課的滿意度;同時避免了學生因為信息獲取不足,而造成的必選課的選課順序顛倒對課程進程的嚴重影響,對學校的教學起到良好的作用。
3、擴展全校選修課的數量
結合學生意見,大多都要求對選修課的數量進行一定的擴展,比如鑒賞類課程、書法類課程等,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可以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之后陶冶下情操,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興趣,以此得到全面的發展。
5 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以及相應的數據分析,對當前財經類高校學分制選課存在的問題和特點進行了挖掘,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進行調查的初衷基本實現。
我們的調查研究通過原財政部直屬的六大財經高校的對比,對其中一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對一批有代表性的高校存在的問題提出更為具體的分析和建議,還能夠將這些建議具體化到一所高校,進行真正的實踐,實踐意義突出。
參考文獻
[1]汪明玥,熊煦.美國高校學分制研究及其借鑒意義[J].科技信息.2013,11:223-224
[2]覃麗君,陳時見.歐美大學學分制的比較與借鑒[J].教育發展研究.2013,1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