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陶行知的學校體育思想是其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將從陶行知的學校體育教育目的、學校體育教育理念、發展學校體育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初窺陶行知的學校體育思想及其現實價值。
關鍵詞: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學校體育工作;啟示
1 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
(一)學校體育教育的目的:振興中華
陶行知之所以投身教育是和他所生活的環境有密切關系的。出生于世紀末的他親歷了近代中國的屈辱史,帝國主義列強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陶行知看到了一個中國人在外國人眼里“東亞病夫”一般的存在,他立志要通過教育改變中國人民的面貌。因此引在他的畢業論文《共和精義》中他寫道:“人民貧,非教育莫與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與智之;黨見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陶行知秉持這一原則不斷實踐著他的主張,在這一過程中他也發現了“體育”的重要性。他發現要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離不開體育,因為體育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掌握體育知識、技能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真正為社會的政治經濟所服務。因此陶行知提出了“體育注重自強”這一主張。
(二)學校體育教育的理念:健康第一
陶行知先生無論是在其生活教育理論的論述中,還是在其給親朋好友的書信中,始終把“健康”置于首位,深刻闡明了“健康第一”的健身思想,充分體現了他對我國現代教育的真知灼見。陶行知在其充滿睿智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反復強調“健康第一”的健身思想,號召“大家都應成為建立‘科學的健康堡壘的重要成員之一,健將之一,共同來保證‘健康第一的勝利”。他在《學做一個人》的講演中指出:“做一個整個的人,有三種要素: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境里站個穩固。諸君,要做一個八十歲的青年,可以擔負很重的責任,別做一個十八歲的老翁”。陶行知不僅用通俗易懂的話語闡明了“健康第一”的健康教育思想,而且用諸多意義相似的概念表達了自己的健身觀:健康、康健、體健、體魄、身心兩健、健全之身軀、厚生等。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把“健康之體魄”作為生活教育的首要目標,健康生活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和改造社會的精神”的現代人。
(三)學校體育教育方法:知行合一
作為知行合一的倡導者陶行知將其教育思想切實落實到真正的教育實踐當中發展出了三條重要的措施。具體來說分別是“體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體育與軍事訓練相結合”、“體育和衛生工作相結合”,這三條措施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例如就體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來說陶行知在其創辦的曉莊師范學校里開展了和農事勞動相關的活動。陶行知認為這些和具體生活緊密結合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讓學生更好適應社會生存哪。體育和軍事訓練相結合與當時中國的社會面臨列強侵略的社會大環境有關。陶行知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軍事能力這一軍事能力并非僅限于紙上談兵而是必須具備衛國的武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要有真功夫。他認為嚴格的軍事訓練是切實實行“健康第一”的原則同時也是保衛祖國的需要實現學校體育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2 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對于學校體育工作的啟示
(一)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陶行知先生作為中國近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從教育學的角度深刻論述了“健康第一”的重要意義,并詳細地闡釋了為什么要堅持“健康第一”,怎樣才能達到“健康第一”,怎樣處理好“健康第一”與“德育、智育的關系等理論問題,他的健身教育思想對于目前我國的學校教育改革具有理論上的重大指導意義。
我們應當以陶行知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來促進當前學校教育改革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體育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體育的中心任務就是要增強學生的健康。為此,學校體育應該使每個學生掌握實用的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受益終身。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不斷深化學校體育改革,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已成為人們的廣泛共識。現代體育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堅持健身、健心的統一,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對人力資本的認識和理解,使他們明白熱愛身體,鍛煉身體,不向健康“透支”,擁有健康的體魄和飽滿旺盛的精力。只有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長,才能為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奠定基礎。
(二)把學校體育和全民體育運動結合起來
各類學校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體育課程和課余活動時間,把具有健康體魄作為青少年將來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基礎條件。各行業、機關、企事業單位和鄉鎮、社區要把組織群眾開展體育活動納入工作范圍,充分利用文化體育設施的綜合服務功能,在組織網絡、活動內容和服務方式上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的基層體育發展模式。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德育、智育緊密結合,肩負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的歷史使命,學校體育又是全民健身的重點,是終身體育和競技體育的基礎,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的戰略重點。學校體育既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手段。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結合已成為我國學校體育整體改革的發展方向。每一個在校學生在得到體育教育的同時,也能得到健康教育,既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要掌握養護身體、促進健康的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學校體育教育,為終身體育與健康生活奠定基礎,從而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
(三)學校體育與學校健康教育相結合
一般來說,學校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學校體育和學校衛生兩條途徑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現代學校體育已由原來的對學生“身體的教育”,轉變為“通過身體而進行教育”,即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水平,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且還要將體育作為增進健康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生活,學會創造,促進學生個體的社會化。首先,體育教師應使每一位學生在得到體育教育的同時,也應得到相應的健康教育,把增強學生健康意識、培養自我健身能力和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己任。其次,還必須使學生掌握營養、衛生、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因為真正的健康來源于運動、營養、衛生和心理等因素。所以,在學校,應開設健康教育課,將健康教育課與體育課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3 結束語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健康教育思想隨著他的生活教育理論而形成與發展,并成為整個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第一”的思想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相吻合,體現了他的科學預見性。研究其思想對于我們深化教育改革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國華.陶行知教育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0.
[2]杜珊珊.論陶行知“健康第一”的學校體育思想的現實意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4
[3]朱兵.陶行知思想在當代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成才之路,2013-12
作者簡介
劉強(1986—),男,漢族,重慶市璧山區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士官生學院教導員、院輔導員。主要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