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青
現代學徒制框架下的校企共育模式
蘇建青
自2014年與奇瑞捷豹路虎汽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以來,江蘇省常熟中等專業學校在多方支持下,合作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校企共育”模式,從合作機制構建、人才培養、課程資源開發到教育教學、學徒中心建設、復合評價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的成果和作用已逐步顯現。
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校企共育模式
2014年4月15日,江蘇省教育廳、英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江蘇省常熟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常熟中專”)與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多方深層次合作的中英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正式啟動。試點項目成立以來,在江蘇省教育廳和地方政府領導的關心下,在英國駐上海領事館文化交流處、英國行業協會SEMTA的支持指導下,學校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在“校企共育”合作培養過程中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和探索:組織項目調研,達成合作意向;完善組織機構,形成人才培養思路;聯合成立管理團隊,培養學徒制教師;合作編制教學計劃、制定教學標準、開發教學內容;合作開展教學實踐,共同實施評價考核;聘請國外專家培訓教學團隊,指導課程開發,定期交流研討。
奇瑞捷豹路虎中英現代學徒制項目歷經4年實踐,初步形成了現代學徒制框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和評價體系、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內容的開發流程,建成了對接企業機電技術崗位、符合英國學徒培訓中心標準的現代學徒中心。
第一,形成了“廠校一體、合作共贏”的深度合作機制,解決了職業教育主體單一、活力缺乏的問題。項目以常熟中專和奇瑞捷豹路虎汽車有限公司為運行主體,形成了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聯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校企深度合作運行機制。學校與企業通過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規范了校企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通過聯合實施人才培養,共享項目實施成果。校企雙方通過合資共建對接生產的現代學制中心,利用生產現場開展跟崗培養,形成了“企中校”和“校中企”的學徒培養格局。
第二,形成了“分工協作、合力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解決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脫離經濟社會人才需求的問題。在英國制造業協會學徒制認證機構EAL和英國Warwickshire College的合作指導下,學校和企業聯合制訂了對接機械制造職業能力的人才培養方案,系統開發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課程教學標準,整體設計了課程實施方案,設置了涵蓋職業能力的10多門專業核心課程。學校和企業聯合組建項目團隊、聯合開發教學資源、聯合組織教學實施、聯合開展教學評價,真正實現了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標準對接行業企業崗位需求。
項目實施過程中,校企雙方聯合構建包括管理團隊、教學團隊、研究團隊在內的項目團隊,分別派員承擔學徒制教師、評估員、內審員、外審員等職務。校企雙方聯合制訂項目團隊培養方案,通過邀請英國專家來校培訓和赴英國企業跟崗培訓的形式,提升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學校、企業、SEMTA、Warwickshire College四方電話會議的形式,定期開展交流研討,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項目的實施保駕護航。項目團隊的建設和培養,更新了教師固有的教育理念和人才理念,顛覆了教師原有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資源開發能力。
第三,形成了“對接崗位、合創共享”的課程資源開發模式,解決了課堂教學內容與崗位知識技能脫節、課程知識結構和崗位知識能力脫節的難題。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在英國行業協會SEMTA和英國Warwickshire College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崗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合作編制教學計劃、制定課程標準、開發教學內容。現代學徒制是對特定企業特定崗位的針對性培養,學徒制的教學計劃既要遵照五年制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又要切合企業崗位知識和能力的需求,更要符合英國學徒制的權威標準。學校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專題調研,與企業技術骨干面對面交流,在充分了解崗位需求及對應職業能力的前提下,按照“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能力標準”來制訂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
項目團隊和英國Warwickshire College形成了長期的教材開發戰略合作關系,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在英國Warwickshire College的專題培訓和指導下,緊緊圍繞學徒標準和教學計劃,加快學徒課程開發,保證學徒班教學質量。校企合作開發課程資源,實現課程體系的重構、課程內容的重組。形成了“對接崗位、合創共享”的課程資源開發模式,開發的課程資源對接企業崗位知識能力的結構和標準。
第四,形成了“雙重導師、合作共教”的教育教學模式,解決了教師對企業缺乏了解、學生所學脫離企業實際的問題。項目設立了“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承擔教育教學工作,共同完成學徒課程的授課任務。三年學徒培養過程中,學校教師完成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課、專業技能課的教學;企業技術人員完成安全生產、精益生產等企業綜合課程以及跟崗培訓期間崗位技能課的教學。在教學時間的安排和教學場所的選擇上,第一年主要在學校的學徒中心;第二年部分在學校的學徒中心,部分在企業的生產車間;第三年主要在企業的生產車間,特別是最后半年時間,全部安排在企業跟崗培訓。在三年學徒培養的過程中,校企雙方聯合組織考核評價,并在考核通過的基礎上聯合頒發畢業證書和學徒證書。
第五,形成了“對接生產、合資共建”的學徒中心建設,解決了實訓基地與生產場景不匹配、基地管理與企業管理脫節、基地設施設備落后于企業生產設備的難題。在英國行業協會SEMTA的指導下,學校和企業共同投資,合作在校內興建“中英現代學徒培訓中心”。中心設立機械加工、機電維護、電氣安裝、電子裝配、焊接、工業機器人、PLC、信息中心等功能區域,全面滿足英國機電維護技師學徒制理論和基礎技能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中英現代學徒培訓中心”高度匹配企業生產車間標準,完全符合英國學徒中心認證要求,集學徒制教師培訓認證、學徒培養認證于一體,符合英國學徒培訓中心標準,并獲得英國權威機構認證。
第六,通過“注重發展、合力共評”的復合評價體系,解決評價主體單一、過程性評價缺乏的難題。全面借鑒英國學徒制課程中完整的評價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校企合作開發了復合評價體系,實行教評分離、合力共評。在評價的內涵上,主要涵蓋教學評價和行為評價兩個方面;在評價主體上,通過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評估員評價、內審員評價和外審員評價,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評價形式上,通過課堂評價、考試評價、考核評價、訪談評價等形式,實現評價形式多樣化;在評價層次上,在多方對學生開展評價的基礎上,由內審員對每門課程的實施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由外審員對項目各階段的實施情況和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試點項目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隨著試點項目的推進,試點項目的成果和作用逐步顯現。就項目本身來說,試點項目是學校辦學機制的創新和探索,是校企合作機制的創新和探索,也是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和探索。從項目實施的過程來看,涉及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評價模式的改革,涉及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的開發,涉及師資隊伍、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對學校內涵建設的創新和深化。為此,學校以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為引領,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的本土化試點工作,以現代學徒制深化學校內涵建設,以現代學徒制打造品牌特色。
學校層面的試點,更多的是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實踐和研究,但現代學徒制模式的推廣,更需要政策環境的營造和制度層面的保障。2016年12月,江蘇省常熟市成為首批江蘇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目標就是在區域范圍內實現現代學徒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過試點項目的實施,創新和探索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推進專兼結合、互聘互用的雙師型隊伍建設。建立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職業學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的現代學徒制。
G715
A
1005-6009(2017)44-0051-03
蘇建青,江蘇省常熟中等專業學校(江蘇常熟,215500)校長,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