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成
何不讓學生申領“手機使用證”
段云成
手機問題;教育資源;制度
在處理手機問題上班主任需要按制度辦事,也需要區別對待個案,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讓手機成為一種教育資源。在處理手機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疏導的方式,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一起制定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讓學生在踐行中提高認識,從而更加理性地對待手機。以下是筆者管理學生手機使用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參考。
對于校園內使用手機這個無法避免的問題,我采用的方法是把問題拋給學生,以學生為主討論和制定規則,我們的學生最終確定了“手機使用定期自主申報制”,有手機使用需求的學生在獲得申報資格后自主提出申報,經班級考核委員會考核通過后獲取“手機使用證”,拿到“手機使用證”的學生方可將手機帶到學校使用,但是要保證在上課期間關機。“手機使用證”申報者必須是班級個人崗位加分、個人勞動加分、個人貢獻加分和集體優勝加分四部分的綜合分數排在班級前25名的學生,提交申報后,由班主任、科任教師、班委會成員、學生代表組成考核委員會進行民主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經學校學生處批準并在班級黑板欄進行公示,然后頒發“手機使用證”。每次“手機使用證”的有效期限是一周,如果第二周這個學生的綜合分不能進入班級前25名,則必須上交“手機使用證”;如果第二周這個學生的綜合分還在班級前25名內,“手機使用證”自動延續一周,并給予相應加分表彰。在設置加分項時,我們不會故意為難學生,而是注意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設置加分項,如學生按時到校、主動為班級服務、參與社會服務工作、為班級獲得榮譽、課堂表現好等都可以獲得加分,學習成績并不是唯一的加分項。
學生拿到“手機使用證”后,就意味著他可以在校園規定范圍里使用手機。我們班有專門設立的“手機使用專區”,專人負責管理,學生進校后把手機放在“手機使用專區”,課間在特定的區域使用,手機不允許隨身攜帶,也不能借給他人使用,放學后取回。手機使用接受學校、教師、班級全體同學的監督,輕微違規者,按制度相應扣分處理;一周違規三次以上者,收回其使用手機的資格;嚴重違規者,一學期內禁止使用手機。
學生申領“手機使用證”,既滿足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一個人要擁有“特殊”的權利,就要有“特殊”的義務和“特殊”的才能、素質。作為班主任,對現實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應該少一點“管”,多一點“理”,少一點批評和指責,多一點寬容和指引,讓棘手的問題成為有效的教育資源。
G635.1
B
1005-6009(2017)31-0073-02
段云成,浙江省龍游縣第二高級中學(浙江衢州,324000)教師,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