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觀點】
安徽省合肥市海棠花園小學 陳繼梅:公平,不是“一刀切”,因人而異才是最大的公平。如果我是班主任,首先我會尊重該學生和家長提的安全和學習方面的需求,這不但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其次,我會要求他們遞交一份“允許使用手機”申請,并簽訂誠信協議;最后,我會在適當的場合做出解釋,維護班規權威。有溫度的班規才是有生命力的,班規雖無情,但班主任可以操作有愛。
江蘇省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 李小琴:我認為班規應當執行,班主任不需要有任何猶豫。因為這條新“班規”是由該班家委會制訂的,并且獲得了多數家長的贊成與支持,代表著絕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那么,是不是無視那些說“不”的家長和學生,強行通過新班規呢?當然不行!班主任可以在與家長和孩子真誠地溝通,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后,再推行新班規。如何與說“不”的家長與學生溝通?我覺得班主任可分三步:一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首先表示理解這位家長拒絕的三點原因,但是作為班主任,自己也有為難之處,希望家長能站在班主任的立場換位思考一下。二是將心比心,解決疑難。班主任也要站在說“不”的家長、孩子的角度,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針對孩子要電話聯系家里接送的問題,班主任可以“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在征得全班學生同意后,允許這個學生帶手機,但到學校后要交給老師,放學后歸還。
山東省平原縣教師進修學校 袁建國:說起“霸王條款”,可謂人皆恨之。案例中所說的“班規”就是在未經過認真調查、研究、論證的情況下靠“拍腦袋”制訂的,而且全程沒有學生的影子,內容武斷、粗暴,顯然就是一個“霸王條款”。這樣的班規,肯定是不能在班級施行的。我認為當前這個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班主任及科任教師認真做好調查分析,為制訂班規提供準確依據,糾正管理“錯位”。第二,將原“班規”當作一份素材,連同班主任的調查分析結果一同交由全班討論,補齊學生“缺位”。第三,請家委會提出倡議,每位家長管理、教育、約束好自己的子女,使家委會的職權“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