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明
普職融通要由“單向通”走向“雙向通”
何文明
普職融通;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雙向互通
據騰訊新聞報道,湖南省株洲市首屆“普職融通”試點班有6名中職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經過層層筆試和面試考核,2017年秋季將正式轉入省示范高中學習,成為普通高中學生,兩年后可直接參加全國普通高考。
像全國其他地區“普職融通”試點班一樣,中職生轉入普通高中門檻還是比較高的。據了解,該市“普職融通”試點班學生要轉入普通高中學習,需要文化成績或專業成績特別突出才行。文化成績要看兩個學期的,其中第一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期末考試及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成績占40%,第一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占60%,然后還要與所轉入的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成績按相同比例匯總進行排名,匯總分達到所轉入普通高中學校一年級學生考核成績的前N%(N%為該普通高中學校上一年度的本科上線率)才可以轉學。專業成績則總分要達到上一年高考同類型本科二批錄取分數線以上,而且文化科目考試總分排在普職融通試點班前60%,人數不超過試點班人數的20%。
在比普通高中學生要求還高的情況下,有6名中職學生終于“過五關,斬六將”,順利轉入普通高中學習,確實不容易!當然,并不是說轉入普通高中就一定表示人生的成功,但是“普職融通”改革試點至少告訴我們,現在“一考定終身”的中考制度和普通高中選拔制度確實存在改進和彌補的巨大空間。如果沒有“普職融通”改革試點,至少就有一部分特殊學生被排除在普通高中門外,失去另一種發展機會。正如這次轉入普通高中的鄒同學所說:“如果不是普職融通多給了我一次選擇機會的話,我估計就無法升入普通高中了。”
從全國范圍來看,開展“普職融通”改革試點,湖南株洲還算比較晚的。早在2011年,南京市就出臺了《南京市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建設實施意見》和《關于啟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建設工程的通知》,啟動了普職融通試點改革。隨后寧波、青島等地也先后開展了普職融通試點。2016年寧波由普職融通試點班轉入普通高中的一名學生還考入了985高校,這更加證明普職融通對中職學生“二次選擇”的必要性。目前普職融通也確實開始成為職業教育發展新的熱點。普職融通試點班吸引了廣大家長和初中畢業生的注意力,報考普職融通試點班的人數在不斷增長。《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要“探索發展綜合高中,完善課程實施、學籍管理、考試招生等方面支持政策,實行普職融通,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機會”。可以肯定,普職融通將會成為我國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制度設計。
但是,從現有普職融通改革試點來看,除少部分直接辦在普通高中的試點班外,辦在中職學校的試點班,雖然設計時希望實現中職學生可轉入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學生可轉入中職學校的“雙向互通”改革目標,但實際操作中主要還是停留在少量中職學生轉入普通高中的“單向通”階段。即使辦在普通高中的普職融通試點班,也只是部分想取得中職身份參加對口升學考試的普高學生會選擇進入試點班,仍然是“單向通”,并沒有實現完全意義的“普職融通”,即普職雙向互通。
“單向通”的顯著特點是將目標直接指向升學,即升學導向。好處是可以讓部分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進一步挖掘,為接受更高層次教育、實現更高水平的就業提供又一次選擇機會。但是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明顯的,即進一步強化了普通高中的重要性,降低了職業教育地位。特別是辦在中職學校內部的普職融通試點班,因為媒體普遍宣傳的是普職融通試點班有多少學生成功轉入普通高中,片面地以“能否升入普通高中”和“多少學生升入普通高中”論成敗,正好迎合了社會“重普輕職”的觀念。可見,現有的普職融通試點改革為高中階段教育模式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在繼續推進過程中,還需要排除障礙,采取措施,由“單向通”向“雙向通”改革方向邁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職融通”。
一是打通普高通向中職的通道。目前普職融通較多的是中職學生流向普通高中,學生希望通過普職融通進入普通高中學習的意愿也十分強烈,而普通高中流向中職學校的很少,即使流向中職學校學習,其主要目的也是為了通過對口升學考試考入大學,真正為了學好專業、就好業而轉入中職學校的學生還不多見。當然,學有余力而升學并沒有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升學是為了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是為了更高水平的就業。其實,普通高中也有部分基礎薄弱的、會考成績勉強及格、升學困難的學生,也有部分對專業技能感興趣的學生。據調查,這部分學生之所以不愿或不敢轉入中職學校學習,一是受“學而優則仕”傳統世俗觀念的影響,覺得進入中職學校不光彩;二是認為一些中職學校學風不好,學不到東西,寧愿到社會上跟師傅當學徒也不愿進中職學校。當然,這些認識不免有些片面,但也提醒我們,作為中職學校一定要抓好學風建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用質量吸引學生。
在普職融通試點過程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普職融通試點班的學風比非試點班的明顯要好,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普遍要強。因此,有人說,在中職學校開展普職融通試點,不但為中職學生提供了“二次選擇”的機會,而且對整個學校的學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其實,普職融通試點班的學生也是按照普通中職學生要求招進來的,他們入校時多數也存在學習基礎差、行為習慣差的毛病,不同的是這種班的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在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入校后及時糾偏,很快克服了這些毛病,將精力和重心轉移到了學習上來。過去總以為中職學校學風難轉變,普職融通試點班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和經驗。沒有抓不好的學風,關鍵是看有沒有信心去抓,有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去抓。
二是提供多次分流機會。目前,高中階段普職融通分流大多數集中在一年級下學期,考試合格后,少部分進入普通高中,大部分留在中職學校。“融通”人數太少,通道太窄。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讓更多學生受益,建議將一年級一次分流考試增加到每學年一到兩次。不但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要通過嚴格考試,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也要設置門檻。“并不是人人都能夠把技能學好的”(莊西真,2015),特別是一些特殊的高技能往往與天賦有關,就像學畫、學舞一樣,并非所有人適合學所有的技藝,這就需要像傳統學徒制中的師傅甄選學徒一樣,注意學徒的基本素質,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三是積極探索綜合高中。綜合高中兼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的特點和教學要求,在同一學校內滲透融合高中階段的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實現“課程互選、師資互通、活動互動”和“學分互認、學籍互轉”過程中阻力和障礙最小,是最容易操作的“雙向互通”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也是我國當前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提出的新的重要戰略任務。
普職融通是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適應產業技術轉型升級、普職聯合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的一種新型辦學模式。隨著“知識+技能”高考制度的建立和現有學術型人才選拔高考制度的完善,相信普職融通改革也會越來越完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也會成為真正的兩種類型的教育,而不是兩個層次的教育,學生個性化選擇升學與就業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靈活自由。
G717
C
1005-6009(2017)68-0033-02
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