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秀貴
復習課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重溫過去的知識,更可以在零散的基礎上凝練出新的知識高度。復習課的效率與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復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調動等方面的因素,即學生的知識與情感是否被充分喚醒。以下筆者就語文復習課談幾點自己粗淺的思考。
一、板塊推進,各個擊破
復習課是否有效,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復習內容的結構設計是否合理。復習課的結構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習慣進行設計,還要根據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在基本模式的基礎上作出調整。因此,在復習課文內容和語文基礎知識時,筆者采用線型復習與塊狀復習相結合、共同推進的方法。
首先,巧用文本目錄,線型復習逐步推進。每學期開學或者期中、期末復習時,筆者引導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開課本第2頁,熟悉每個單元的主題與課文題目。線型結構的復習課,便是以單元為主導,對每個單元主題中的每一篇課文的知識點、重難點、寫法要點、學法要點依次進行復習,線性推進。它的特點是復習起來較為全面、系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編排、每篇文章的主題理解得更為深刻。如復習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內容時,筆者是這樣做的:第一單元的主題是“高尚”,主體課文有《一夜的工作》《窮人》《白樺林的低語》以及拓展閱讀中的《楊震暮夜卻金》和《尊敬普通人》,復習時筆者先引導學生明確單元主題——“高尚”,讓學生感知本單元課文內容主要刻畫的是人物的高尚品質,接著整理復習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難點、寫法等,最后列出線性圖表,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每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回到“高尚”這個單元主題。課文中的目錄,可以起到“一葉知秋”的作用,透過它不僅能夠找到整冊教材編排的特點,還能明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利用目錄進行復習,先總而分,由分再總,能起到“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效果。請看一個學生的筆記。
其次,字詞句段巧分類,塊狀復習逐項突破。線型復習之后,學生對全冊課文內容有了清晰的把握,但關于字詞句段篇的知識結構仍處于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必須綜合各課,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因此,這時便需要幫助學生將各個知識點分門別類地羅列出來,形成塊狀立體的知識結構系統,如拼音專題、標點符號專題、詞語專題、句子專題、閱讀專題、習作專題等等,這些專題里又可以分成不同的小專題逐個突破。
二、授之以漁,事半功倍
新課程標準強調,復習是讓學生主動溫故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滲透方法策略的過程。因此,在復習課,特別是試題的講評課上,教師要抓住典型題,針對薄弱處,精心講評,歸納解題規律,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如講評到“陳述句改反問句”的題目時,在講評答案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總結較為通用的解題方法——“一讀二改三疑問四檢查”:一讀,感知句子大意;二改,把句號改成問號,肯定改否定或者否定改肯定;三疑問,為陳述句加上疑問詞“怎么……呢”或者“難道……嗎”;四檢查,檢查句子原意是否改變,句子是否通順,進行適當修改。由此引申開來,擴句、縮句、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仿寫比喻句、擬人句、夸張句等等,都應講清規律,讓學生遇到類似的題型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有章可循。對于后進生來說,解題的脈絡也更加清晰,不會覺得無從下手。
三、習作攻堅,模仿借鑒
在習作復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范文,多去模仿與借鑒。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方法與技巧的指導。如筆者搜集總結作文開篇及結尾的寫作技巧,有針對性地作專題指導——可以以開門見山法,引用法,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先聲奪人法,倒敘設置懸念等方法開篇或結尾,讓學生思路得以拓展亦清晰。在模仿與借鑒方法上,除了作專題總結,布置學生每天自主閱讀學習一篇范文,并做好摘錄外,筆者也較常以本班學生的優秀作文作為范文來講解。講解前,先告知學生們本篇作文大家可以學習的優點,讓學生在閱讀作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去關注閃光點,學生讀完范文后教師再進行總結與強化,如筆者班上顏裔展同學《我真希望爸爸戒煙》一文寫得較好,筆者引導學生重點觀察其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及心理描寫,并在實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總結——“敘中真情意,盡在細節顯”的特點。類似的幫助學生加深寫作技巧的印象的句子,筆者還搜集了一些,如在范讀了“前后銜接流暢、過渡語優秀”的習作之后,和學生一起總結“注意銜接和過渡,三言兩語不可無”;學習完“選材富有特色”的習作后,總結“自古佳作貴于新,千篇一律誰問津?”等等,讓學生讀完每篇習作后都能有所得。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良好效果。
四、因材施教,調整心態
期末復習沖刺階段,教師還要回歸學生的實際,三管齊下,整體性地提高復習效果。對于后進生,在復習沖刺階段,可以更多地注重“溫故”而不是“知新”,應盡可能讓這部分學生掌握好基礎內容,特別是一些相對容易掌握的知識,如部分詩詞、課文片段的背誦或默寫,可以讓他們逐步過關;對于一些平時易錯的題,讓他們分題型歸納、整理解題的方法。對于中等生而言,他們的基礎知識相對扎實,但能力和技巧上略有欠缺。較有效果的提升方法是哪里薄弱就重點突擊哪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弱項并重點加強。而優等生,心態比知識更重要。他們在知識、能力、自我反思總結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問題,但不排除一部分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而導致壓力過大,生怕考場失分,生怕落于人后,碰到一點問題就驚慌失措或鉆牛角尖,非要攻克一道難題不可,結果反而會影響其他試題的解答。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要多對其心理進行引導與鼓勵。此外,為了端正學生對考試的態度,引導其正確對待每一次測試,筆者還設計了測試反思表,引導學生正確反思,提升自己。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西隅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