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薛珊 尹劍鋒
摘 要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開始走向多樣化。本文首先歸納了小微企業融資相關研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以及目前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特點,然后分析了制約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因素,最后闡述了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及其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的意義,進而提出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小微企業 融資問題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
自2008年以來,我國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開始初露頭角,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推動技術創新、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雖然小微企業的發展勢頭很好,但是它在融資方面卻不盡如人意。
我國很多學者對小微企業融資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Udell和Berger(1998)提出,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因為其自身信息透明度低,降低了外界的信任,使得融資難度提升;陸崛峰(2009)提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大部分原因是我國面向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欠缺;黃超(2015)認為,我國小微企業融資困難與其經營環境息息相關,高漲的原材料、人力成本以及高稅負,使得小微企業掙扎在生存的邊緣。
綜上,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小微企業融資研究程度處于中等,針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研究程度較低。
二、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特點
(一)融資數量小、次數多
小微企業自身的生產規模小,因而債務融資有著規模小、次數多和對流動性強的短期貸款有非常強的依賴性等特征。這些借貸的資金會用于日常生產的支付和原材料的購買。因為資金周轉靈活的特點,小微企業在流動資金的使用比率上會高于大型企業,借貸次數多,并且現金流不大。
(二)融資成本高
小微企業從銀行借貸時,因為其所借貸額較小,所以一般的利率都會較高。當其無法通過銀行獲得所需貸款時,就可能通過中介機構融資、民間融資和非正規融資等進行融資,而這些機構的利率普遍高于銀行。
三、制約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因素
(一)內部因素
1.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由于小微企業一般是由個人或家族創建,家族式的經營管理模式或者托管模式很常見,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內部治理結構。許多企業的資產負債、銷售利潤等基本財務數據在會計報表中普遍存在可信度不強、透明度不高、財務報表不真實的現象。
2.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弱。小微企業普遍經營規模較小,自有資金不足,且多數處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如五金工具、紡織服裝、鞋帽箱包和涂料化工等行業,進入門檻偏低,但缺乏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品牌附加值低,質化現象嚴重,競爭力不強。因此,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會給其經營帶來風險。
3.企業管理水平較低。家族式管理、作坊式經營的小微企業缺乏現代經營管理意識,依法經營管理規范意識不強,并且追求短濟效益、缺乏長遠規劃。在融資方面,計劃性差、隨意性強,對銀行貸款需求具有金額小、次數多的特點,不僅與銀行審批、放貸程序之間存在矛盾,而且增加了融資的單位成本,加大了小微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
(二)外部因素
1.多層次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分擔和緩釋機制缺乏,融資擔保能力不足。對于銀行來說小微企業的信貸風險一直高于大企業的信貸,這導致了銀行發放貸款時的嚴苛。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多層次小微企業融資風險分擔和緩釋機制,小微企業、融資性擔保機構、金融機構之間風險共擔、利益互享的互利局面尚未形成,各級政府對小微企業貸款的管理有待加強。
2.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理念有待改變,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現有的商業銀行建立的基于信用基礎的信貸服務模式,推出的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因為缺乏對客戶的深入挖掘、分類開發和有效管理,對小微企業的軟信息開發、定價和放貸創新機制不足。
四、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的意義
在實踐過程中,互聯網金融相較于傳統金融模式變現出了以下四點優勢:
第一,覆蓋廣。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沒有時間和地域的約束,能自由尋找自己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能夠擁有更廣泛的客戶基礎。
第二,效率高。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具有標準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
第三,能滿足不同的需求。互聯網金融針對不同個體的差異化需求進行融資產品創新,追蹤客戶滿意度。依據細分客戶,提供融資產品的客戶端定制化部署,使客戶擁有選擇權,選擇適合自己融資需求和融資額度的融資產品。
第四,交易方式的變革。互聯網金融可以得到供求雙方的信息,通過信息的處理使之形成時間連續、動態變化的信息序列,再進行風險評估與定價。與傳統金融模式相比,有著供需信息幾乎對稱、交易成本極低的優勢。
隨著中央提出要積極發展互聯網金融,建立一系列以互聯網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體系,強化互聯網金融對小微企業金融融資需求的有效供給,互聯網金融模式就成為小微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
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的創新與互聯網金融的結合是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和金融模式創新實現雙贏的重要戰略渠道。一方面,為實現金融模式創新,互聯網金融迎合小微企業的需求能夠豐富金融服務方式;另一方面,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小微企業需要互聯網金融的融資服務支持。
現下,已有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如“螞蟻微貸”。“螞蟻微貸”為螞蟻金服的下屬品牌,致力于為小微企業和網商個人創業者提供互聯網化、批量化、數據化的小額貸款服務,致力于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用信用創造財富。由于背靠阿里的大樹,擁有上億的龐大用戶群,再加上螞蟻金服的云、安全、大數據等技術,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僅截至2016年底,“螞蟻微貸”已向成千上萬的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且累計發放了8000億貸款。
五、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的發展的建議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模式有第三方支付、P2P貸款、大數據金融、供應鏈金融模式、眾籌融資、信息化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門戶等。對這些已有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研究,我們對在互聯網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提出以下的建議:
第一,從政府角度:實行稅收政策差異化,緩解小微企業經濟壓力;加快完善小微企業征信體系與信用擔保體系,推動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推進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與發展,規范民間借貸市場。
第二,從銀行角度:設立小微企業信貸專營部門,適應小微企業“數量少、次數多、要得急”的融資特點;創新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運作機制,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積極探索適合小微企業的信貸管理方法。同時,創新金融產品,創新貸款流程,創新信貸機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第三,從小微企業自身角度:由于大部分小微企業都集中于競爭激烈的傳統行業,小微企業必須要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的基石就是為它辛勤工作的員工,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吸收高素質人才,對于本身規模小的小微企業,更是需要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完善自身的財務制度,提高透明化的程度,增強在社會公眾面前的信用等級。
六、結論與展望
本文以小微企業融資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我國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主要結論為:小微企業融資有融資小、次數多、成本高的特點;限制小微企業融資發展的因素可以從內部和外部進行區分;互聯網金融在當前社會中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其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上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微企業融資的發展需要政府、銀行和小微企業自身的協同合作才能有更大的飛躍。
(作者單位為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黃超.互聯網金融下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 徐潔,隗斌賢,揭筱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4):92-96.
[3] 于洋.中國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