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淼
伴隨著業務與技術融合的加深,商業銀行嘗試將線下的采購業務搬到線上操作,通過網上競價采購、電子化招標采購代表未來企業采購的發展方向。電商平臺以其方便、直接、快捷的訂購模式,不斷被各方所接受,但受制于商業銀行現行集中采購制度規定,目前商業銀行采購管理中的制度和工具手段尚不支持通過電商平臺直接采購商品的模式。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引入“互聯網”+采購模式的前提條件和實施要點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條符合商業銀行實際的“互聯網”+采購的新道路。
一、商業銀行“互聯網”+采購應用現狀
伴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商業銀行不斷拓展商品集中采購的新渠道,規范商品集中采購的流程控制。利用電子商務與現代快速物流協同效應,實現網絡化商品集中采購管理新模式。例如,中國建設銀行已經嘗試辦公類用品在自建“善融商務”平臺上執行采購結果,并在2016年榮獲了國家“2016年‘互聯網+企業采購標桿企業”獎項,成為全國銀行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同時還有工行的“融e購”、中行的“中銀易購”、交行的“交博匯”、農行的“e商管家”。五大行電商平臺上線后,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供應商就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商品發布、在線交易、供應鏈融資等。此舉一方面保障商業銀行日常和營銷用品的供給,節省費用成本開支,另一方面通過各自平臺加強與供應商合作,發展和拓展優質客戶資源。但是,商業銀行從各自的業務發展戰略考慮,各自建立電商平臺,引入商家入駐平臺,平臺的開放性、入駐供應商數量、網購群體的認知度目前無法與一號店、京東、淘寶等主流電商平臺比肩,仍然屬于“各吹各號、各唱各調”狀態,沒有真正實現實時在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開展“互聯網”+采購模式。
二、商業銀行引入“互聯網”+采購模式意義
為深化商業銀行集中采購體制改革,規范采購行為,建立新型的商品采購模式,切實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商業銀行引入電商實施網上集中采購的外部條件已具備。同時,為了進一步實現對商業銀行商品采購的“透明”管理,商業銀行引入電商開展集中采購改革政策導向已明確。與傳統采購模式相比較,通過開放性互聯網的網絡平臺實現信息交換和實時共享,提高商業銀行商品集中采購的效率。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能夠實現高效、公平、節約運營成本的“透明采購”
在“互聯網+”時代,集中采購借助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信息集成優勢,不斷規范和優化商品集中采購行為,促進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商業銀行商品集中采購高度整合。“互聯網”+采購模式不僅能夠充分滿足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支持保障功能,而且能夠提供成本低廉、高效供應的“透明采購”。統計數據顯示,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對采購商品的信息流、物流的有效整合實施采購,采購價格比市場價格普遍便宜1/3以上。
(二)有利于節約時間成本和解放勞動生產力
商業銀行各采購參與主體操作由過去線下操作變為線上,需求(管理)部門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7×24小時發起商品采購申請,實時截屏,收集、整理采購過程資料,能夠節約采購時間成本。同時,采購經理也可從采購方案起草、采購結果整理及報批、采購檔案的整理事務中解脫出來,釋放一定的勞動生產力,緩解商業銀行兼職人員做采購的緊張局面,富余人員還能充實到一線業務營銷部門。
(三)實現“陽光采購”,從流程上規避違規行為
商業銀行將內部控制規章制度規定量化嵌入互聯網采購平臺或寫入采購操作實施細則中,使采購流程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下運行,避免或減少人為因素的干預和控制,能有效防止采購工作中滋生的腐敗現象,實現“陽光采購”。
三、“互聯網”+采購模式采購簡要流程
“互聯網”+采購模式的簡要流程為網絡商家比選→網絡詢價報價→簽訂采購合同(根據集中采購決策委員會確定的供貨商)→下單驗貨付款→采購資料歸檔。
四、商業銀行引入“互聯網”+采購模式的前提條件
如前所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為商業銀行實施“互聯網”+采購模式創造了外部條件。那么實施“互聯網”+采購模式的內控制度建設就成為推動和保障采購業務運行的關鍵。
商業銀行現有的線下勞動密集型采購流程已經不能適應或滿足“互聯網”+采購模式下采購業務發展的需要,必須進行與之相匹配的制度創新(突破)和流程再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目標既定,制度先行
制度是根本,執行是關鍵。商業銀行應將內控制度嵌入采購系統平臺或操作指引中,規范采購的內部控制。首先,商業銀行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商業銀行各級采購主體出臺的集中采購商品(服務)目錄及限額標準,制定和出臺適用本機構的《集中采購管理實施細則》。
(二)建立供應商資格審核機制
商業銀行可以依賴主流電商平臺或將自有平臺與合格供應商平臺進行對接。前者囿于自身沒有建立自有電商平臺,而后者基于對主流電商的供應商審核信任基礎上,是一種合作共贏、強強聯合模式,即將供應商的電商平臺接口和商業銀行自建平臺對接后,供應商平臺的觸角延伸到商業銀行電商平臺。這種模式有利于商業銀行切實了解供應商的經營情況。同時,資金流不通過第三方賬戶監管,增加結算客戶和客戶資金沉淀歸集。再者,通過線下合同的約束,有利于商業銀行管控采購商品的品質。
(三)更新、完善“互聯網”+采購商品目錄
商業銀行由采購部門牽頭建立根據商業銀行具體需要建立完整而實用的、動態的“商業銀行商品信息目錄”,給目錄中的每一種商品確定一一對應的基礎信息。以商業銀行辦公耗材“互聯網”+采購為例,商業銀行應建立在用辦公設備名稱及規格型號、技術參數等目錄。這樣,在電子化采購時,不論是向電商發布采購談判邀請函,還是在主流電商平臺進行網絡比價,都是必需且有效的。在采購實際操作中,由采購部門牽頭,會同需求(管理)、法律事務等部門依據主流電商市場價動態報價,制訂采購物品的動態基準價。基準價可以作為評標及網上競價評審價格一項重要依據。
(四)配置視頻監控設備,減少采購和評審人員工作量,實現“透明采購”
現有的線下采購模式下,采購談判小組在談判過程中的開展情況,主要通過采購談判備忘錄和采購經理編制采購結果等文字形式,在召開集中采購決策委員會審議時向委員會成員匯報和說明,不能將評審和談判的真實過程展示給決策機構,這樣,采購結果可能存在因人為主觀因素導致的不公正。在會談時啟用視頻監控系統,一定程度上能還原采購詢價或談判過程。網上詢價采購,通過截圖等可以作為采購檔案采購實時歸集而不需要事后化時間整理;談判視頻錄音系統能真實記錄談判過程,在制度創新上,可以作為采購檔案資料保存。
總之,商業銀行從制度規范性和技術操作上強化采購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加強執行和監督,創新商業銀行采購管理體制及信息運行機制。秉持“互聯網”+采購理念,積極引入互聯網平臺,打通市場信息資源,共享供應商注冊信息、中標價格信息、客戶評價和供應商違規黑名單信息。通過透明、便捷、高效的采購流程控制,實現“低成本、高可控”的“互聯網”+采購目標。
(作者單位為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
參考文獻
[1] 賈柳春.西雙版納州中支探索運用電子商務平臺采購首創云南省人民銀行系統集中采購管理新模式[J].時代金融
(中),總第606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