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境;
多媒體;生活;合作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3—0094—01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探討的一個問題。雖然大部分教師已經在教學方案上進行了改進,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不高,使得學習的成效達不到預期值。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教學目標。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能一個人主導整個課堂,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平等、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在語文教學中,應圍繞教學目標以及內容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能只是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從對課文的層面理解上深入體驗課文中的人物和情感。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促使學生充分發揮個性。
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采用角色對話的方式讓學生找出哪些是人物的對話,指導學生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些人物對話。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課文中的一個角色,在讀的同時想象當時的情景,那時會做什么、想什么、說什么。通過身臨其境地感受課文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將無聲的文字轉化為生動鮮活的語言。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的語文素養能潛移默化地得到培養。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成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將枯燥的文字轉化成更加生動、形象的聲音和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從而激起學生的探知欲望。有些偏遠地區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不夠高,利用多媒體能夠彌補這個方面的缺失,通過播放標準的錄音,對于學生的普通話學習有著很大的益處。
以《女媧補天》為例,這篇文章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神話故事,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短小的關于女媧的視頻讓學生觀賞,將學生的好奇心帶動起來,再引入文章的學習。
三、結合學生生活來教學
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語文素材,一些對風景的描寫,對人物的刻畫都來自于對生活的觀察,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小學生具有很重的好奇心,他們對于生活的探索抱有極大的興趣。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生活,陶冶情操,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生活元素引進課堂,既增添了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比如,在教學《火燒云》一課時,教師課前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在放學后觀察夕陽的景觀,并利用自己的語言對夕陽的景色進行簡單的描繪。在上課時,抽選一些學生來描述自己見到的夕陽,然后再進行課文閱讀,并結合多媒體將課文中火燒云的景觀與自己所見到的景象進行比較。通過對生活的觀察,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能聯想到自己的所見所聞,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到課文中,有利于課文的學習。
四、建立合作學習模式
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以及心理特點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程背景下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可將其分為幾個小組,在課堂中提供適當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從而取長補短,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一課時,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疏通文中大意,理解原文,然后將課文編成小話劇,小組成員分別扮演文中的角色,演繹當時的情景。讓學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心理特點進行角色互換,能使學生在演繹的過程中更好地把握文中所要體現的晏子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加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并促進了學生的交流。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來演繹課文,形成了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表演對話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感悟。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觀念,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化、生活化,加強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營造良好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