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娣
摘 要: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每個幼兒對美術活動都非常喜愛,一看到美的東西就非常著迷。幼兒美術活動的教學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老師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不應簡單地傳授他們美術知識,而是要打開他們的創新視野,提升他們的創新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幼兒創新能力,開拓幼兒的思維,啟發幼兒創作的靈感,使幼兒更加熱愛美術活動。
關鍵詞:美術活動;幼兒;創新能力;培養
在美術活動中要把幼兒對美術的自然流露調動起來,讓他們把自己心里最真實的想法畫出來,不要拘于某種條條框框,讓他們的想象力在畫紙上自由馳騁,給繪畫插上騰飛的翅膀。
一、創新幼兒周圍的環境,激發幼兒的創新興趣
環境對幼兒的創新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環境可以調動他們的創造力,激發他們的思維和興趣,增強他們的想象力。在幼兒活動的區域內,可以把美工區布置得豐富多彩,有美麗的花兒,有漂亮的花傘,也有可愛的、立體的各種手工作品。這些畫和手工作品可以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創作。
區域內的環境布置和操作材料要隨著主題而變化,這樣幼兒才會有創新的興趣,而不是學期初到學期末的環境布置和操作材料都是一成不變的。如:我們這個月的主題是《驚奇一線》,在主題開始之前我們就發動家長收集各種各樣的線,把收集的材料放在美工區,并用材料做一些成品與半成品擺放在美工區,讓幼兒感知作品的多樣性,進而有創新的興趣。
如:我們班美工區所裝飾環境的作品都是幼兒創作的,每月我們班有一個大的主題活動,每周有一個小主題活動。孩子們所用的材料都是廢舊物品,在主題開始前我們會先收集所需的材料,也會在網上搜索資料,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探討,并討論利用這些材料還可以創作出什么樣的作品。孩子們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完成作品的同時也會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創新,并且每件作品都有孩子們自己的故事。
二、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生活是美術的來源,離開生活的美術,就如同魚兒離開了水。因此要把美術帶入生活中,融入生活中,給美術肥沃的土壤。幼兒每天都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度過,正是這種豐富多彩的生活,給了他們無窮的創造力。每天早晨,孩子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走進了校園,這使他們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在幼兒園里他們和小朋友朝夕相處,一起歡笑,一起打鬧,一起娛樂,一起學習,這些活動將成為孩子畫畫的素材,會讓繪畫更加豐富。在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他們既感受到老師的慈愛,又體會到老師的嚴格。這些活生生的場景,讓他們有了對生活的體會,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從而在繪畫中更加感情飽滿,使創新更加充滿沉甸甸的內涵。繪畫一定要融入生活,沒有生活的繪畫是空虛的,是沒有內容的。只有與生活相結合,繪畫才能實現創新,才能有所突破。
例如,今天小朋友進美工區,有的孩子在畫畫,有的孩子在剪紙,有的孩子在玩橡皮泥,田桐溪和鄧心語小朋友商量著要用橡皮泥做燒烤,田桐溪說:爸爸帶我去吃過燒烤,有烤火腿、有烤肉,有烤豆腐、還有烤肉丸子,我們就做這幾樣吧。過了一會,我再去看,他們的燒烤已經做好了,而且做得特別形象、生動。正因為他們在生活中看到過、嘗試過,所以才能做得如此形象、生動。
所以家長和老師應為幼兒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幼兒多接觸大自然,和幼兒觀察常見動植物以及其他生活中的物體,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動作,及繪畫、手工的方式描述它美的方面,如顏色、形狀、形態等。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作品,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賞美,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三、利用教學方式的創新,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老師還可以對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如在平常畫畫的時候,總是要求幼兒每人畫一張畫,老師可以打破這種常規授課的方式,把桌子并成一排,準備一張長長的紙,讓每個幼兒在上面畫出自己所想要畫的,在這種創新中幼兒們互相比拼,把自己心中最美的畫畫在上面,并用彩筆涂上顏色。在這種方式下幼兒的興趣被點燃,創新意識將會更加強烈。
如:在我們開展的小主題《我的小傘》活動中,孩子們先帶來了自己漂亮的小傘,我們把所有的小傘都打開擺放出來,帶著孩子們一起欣賞、觀察,讓孩子們通過觀察、探討,老師引導幼兒先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小傘的顏色、形狀、圖形及排列的規律等。通過先觀察,為孩子積累經驗與素材,再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小傘,孩子們會更有興趣。孩子們設計出的小傘形式多樣,有用畫筆畫的,有用水粉涂的,也有用彩紙、黏土等做的。小傘上的圖形各不相同,有藍天、白云,有天使、還有的小傘上畫的是孩子們自編的小故事。
四、用鼓勵的方法激勵幼兒,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幼兒獨特的筆觸、動作和語言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情感,老師應對幼兒的作品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
老師在幼兒自主表達創作的過程中,不做過多干預或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老師應在幼兒需要時再給予具體的幫助。老師要有耐心了解、傾聽幼兒的想法及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老師要肯定幼兒作品的優點,不要評價幼兒作品的好壞,要從其他的角度去欣賞,贊揚他們的作品,鼓勵他們去自由地畫畫、創作,不拘泥于某種形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們就會大膽去畫,大膽去創新,使想象力自由自在地飛翔。
幼兒的美術活動必須實現創新。要改變以前的傳統方法,實現美術的創新。老師要在每個細微的地方實現創新,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不斷融入生活中。美術的創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老師耐心地去培養,從一點一滴做起,調動幼兒的興趣,實現美術的創新,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鳳光.淺談在美術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9).
[2]劉靜.淺談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美與時代·城市,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