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增蘭
摘 要:信息時代,校長必須熟悉移動互聯時代的教育技術,克服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管理理念,熟悉互聯網思維下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會在BYOD的環境下組織管理教學,具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德育教育經驗,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建設適應BYOD的學校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信息;管理;信息時代
近期接受了多次智慧教育啟蒙,心中惶惑、迷茫、信心并存。信息時代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老問題:今后,我們該如何做校長?
一、校長的眼光與理念是學校發展的燈塔
我們常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一所好學校,首先得有一位好校長。校長的眼光與理念,是學校發展的燈塔。當前,全球互聯網大變革、大發展、大融合日益加深,世界范圍內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以信息化推動教育變革的機遇不容錯失,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緊迫性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
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化大變革,校長如果依然故我、埋頭拉車,面對孩子手中的手機、電腦,用杞人憂天的方式長吁短嘆:禁止玩電子游戲、沒收孩子的手機、制造聳人聽聞的電子產品的危害,其結果只能是我們經常看到的各種非正常的網絡報道:整日整夜埋在網吧里的孩子,偷竊、自殘、搶劫、群毆、離家出走等人間悲劇的交替上演。“堵”!網絡游戲會由地上轉入地下!孩子與我們的心里距離會越來越遠!“疏”!作為校長,我們不必再為努力多考出一個好成績而奮斗不止,我們必須正視現實,抬頭看路,認真研討信息時代世界的大變化,用改革家的氣度,將孩子手中的現代化設備轉換成孩子的又一種學習方式——電腦進課堂,手機進課堂,建立班級、學校QQ群,微信連接你我他!校長的態度、校長的眼光與理念,是學校發展的燈塔,可以照亮教師、孩子前行的路。
我園的園報《快樂鳥》融進信息化因素,內容涉及幼兒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側重于教師專業成長、幼兒活動過程、幼兒園成果展示、家園共育等方面的內容,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幼兒園文化建設的成果,豐富了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內涵,提升了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增強了幼兒園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為打造幼兒園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發揮了重要的輿論導向作用。
二、校長的深度與廣度是教師發展、孩子成才的基石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十個熱門話題是:1.互聯網+;2.云計算;3.三通工程;4.教育大數據;5.MOOC;6.翻轉課堂;7.STEAM教育;8.創客教育;9.一師一優課;10.數字資源券。捫心自問:面對這十個話題,你知道、聽說、理解其中幾個呢?難道我們已經脫離了這個社會的正常軌道?我們是否已經真的OUT了?這樣的我們怎能引領教師發展?又怎能培養出具有現代氣息的孩子?當我們還沾沾自喜于自己會點PPT、懂點互聯網時,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已經無情地將我們遠遠地甩到了時代發展的車輪之后。盡管我們有自己的管理經驗,也懂得一定的管理理論,但現實就是這樣,過去永遠已經過去,活在當下正是現今流行的語言。
心動不如行動!校長的深度與廣度是教師發展、孩子成才的基石。作為校長,我們必須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具有現代氣息的、信息時代的新型校長。這時的我們不能畫地為牢,不能固步自封,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迅速將自己融入社會、融入孩子、融入教師,敢嘗試、會欣賞,從今天開始調整心態、制訂計劃、迅速實施,那我們總有迎頭趕上的一天。
三、校長的智慧與能力是學校、教師、孩子成為智慧者的前提與保障
我們的校長大多來自教學一線,來自教師群體,他們本身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過去,他們有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智慧與能力。當今的信息社會,向校長提出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盡快參加“校長互聯網+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培訓,開展適合本校的“準備明天應用技術的教師”培訓,加強宣傳,正面引導,積極推進,讓家長和社會看到互聯網+變革教育的作用和正面影響。
我們校長只有先讓自己成為智慧型的信息化校長,讓自己始終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的學校才有可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為一所學校能否閃現智慧的光芒,一所學校的教師能否成為智慧型教師,一所學校的孩子能否成為智慧型孩子,關鍵是看我們的校長是否具有遠大的目光、開放的心態、敢于創新的擔當、勇于爭先的豪邁。如果我們的校長整日被眾多雜事捆綁,整天疲于應付,那我們的智慧之光就會在這種“永無出頭之日”中逐漸消失。
把我們的校長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提高、去掌握信息化時代對校長的要求。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才能孕育出智慧型學校,我們的學校才能出現智慧型校長,我們的教育才能成為真正的智慧教育。
參考文獻:
[1]余瀅.翻轉課堂背景下基于MOOC的“雙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6(1).
[2]金雁.“線上+現場”融合教學的實踐新探索[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