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英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和啟蒙階段,對學生的學習生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前提下,闡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出相關的措施十分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提高措施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存在學生閱讀積極性不夠高、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倦怠心理、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地達到、教學氛圍比較嚴肅等問題。總的來說,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依舊沒有走出教學有效性低的困境。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的原因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文成績,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和語文知識的學習,以及自身素養的提高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合理。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雖然都意識到培養學生主動性和探究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或者說是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致使現階段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閱讀知識的相關內容時依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單一的、嚴肅的教學方式很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第二,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缺乏感染力。也就是說,對于一篇閱讀理解文章的講解,教師只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答出相關的問題為宗旨,并沒有進行深入的講解,教學激情也不夠高,并不能抓住學生的心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缺乏針對性。也就是說,教師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采用的是同樣的教學方式,導致一些學生覺得太簡單,一些學生覺得太難,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教學效果當然不夠
理想。
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通過上述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和閱讀教學有效性低兩個內容的分析可知,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借鑒了相關專家和學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適當地融入課外閱讀
適當融入課外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擴充知識量,讓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技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有所提高和優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意識到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其次,能夠以課內閱讀為依據,為學生拓展和填充相關的課外閱讀,進而讓學生能夠擁有自己的閱讀學習體系;此外,課外閱讀的選擇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要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點燃學生閱讀的熱情。
2.做好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工作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路徑之一就是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自主閱讀,發揮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引導和鼓勵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其次,要根據學生喜愛的閱讀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多相關的、好的閱讀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此外,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為學生組織閱讀綜合交流活動,也就是說要將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進行有機結合,并在活動的過程中為學生分享一些閱讀的技巧和基本的知識,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3.做好閱讀教學方法的改變和優化工作
可以說,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以,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做好閱讀教學方法的改變和優化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從以下幾個基本的方面著手:一是實現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可以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引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二是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設置問題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有效的發揮;三是通過創設閱讀情境,讓學生在相對快樂、和諧的環境中學習,并使得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總之,語文閱讀既是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現階段,雖然更多的教師意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低的困境也依舊存在。所以,教育教學工作者一定要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在實際教育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出更多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途徑,以促進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事業實現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楠.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實施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1).
[2]滕金愛.芻議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