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袁文暉+陳棟梁+梁春
【摘 要】本文以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為例,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2010 級、2011 級和 2012 級在校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方法、專業知識學習能力、專業拓展等方面進行調查和分析,針對學生專業學習情況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學生 學習態度 專業知識 專業拓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2B-0017-03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職業學校要把教學活動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及技術開發緊密結合起來,把職業能力培養與職業道德培養緊密結合起來,保證實踐教學時間,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敬業精神和嚴謹求實作風。”基于這一背景,本文以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為例,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專業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調查方法與目的
為了推進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我們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 2010 級、2011 級和2012 級在校學生的學習態度與方法、專業知識學習能力、專業拓展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 218份,回收問卷 218 份,其中有效問卷 211份。本次調查所獲得的數據能夠充分反映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學習情況的客觀實際,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可以作為我們進行課題深入研究的初始依據,也可以為學校開展各項教學工作提供第一手詳細的資料。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習態度與方法
1.對學習不努力的原因分析。選擇“不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占 8.1%,選擇“學習方法不科學,學習效率低下”的學生占 24.6%,選擇“基礎差,對所學課程聽不懂”的學生占 42.2%,選擇“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占 21.8%,選擇“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目標”的學生占 32.2%,選擇“沒有了升學壓力,學習缺乏緊張感”的學生占 25.1%,選擇“沒有了老師的督促”的學生占 13.7%,選擇“老師講課枯燥乏味,聽不進去”的學生占 34.1%。
通過對統計數據分析發現,基礎差、沒有學習目標、教學方法陳舊是學生學習不努力的主要原因。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學習興趣、自我放松是學習不努力的次要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加強學校的軟硬件設施的建設與投入以及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還是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
2.與學生之間學習交流。中職學校的學習環境與初中階段的學習環境有很大的不同,中職學習階段更加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由于在中職學校里,很多課程都是與職業技能的培養相關聯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交流學習心得是解決困難的一種手段。在此項調查中,選擇“經常”的學生占 13.7%,選擇“有時會”的學生占73.9%,選擇“不會”的學生占 12.4%。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通過相互交流來達到理解學習內容的目的。
3.上課時的學習方式。課堂上學習方式的選擇能夠體現學生上課時的學習狀態。選擇“老師講,我聽”的學生占 51.2%,選擇“自主學習”的學生占15.2%,選擇“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學生占 33.6%。通過數據統計可以看出,超過一半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表現出互動學習的意愿。因此,課堂學習中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環節與方式還需要加強。
4.合作學習。選擇“踴躍參加”的學生占 35.5%,選擇“有時參加”的學生占 50.8%,選擇“從不參加”的學生占13.7%。在數據統計中,愿意參加合作學習的比例達到了 86.3%,說明合作學習的方式是大部分學生愿意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強,也符合中職學生這個年齡段好動、活潑的生理特點。合作學習的方式應該成為我們教師教育教學方法改革的一個方向。
5.對專業課的學習期望。此項調查是針對學生對自己專業課的學習期望。其中有 35.5% 的學生認為“以基礎課程為主,再學習部分專業知識”,而與之相反的,有 28% 的學生認為要“專業課突出,基礎課差不多就行了”,還有 21.8%的學生認為“應注重綜合課程,基礎課和專業課差不多就行了”,有 14.7% 的學生認為“學習任務不應太緊,應多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專業課在中職學校的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期望不同,反映出學生在專業課對以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方面的認識不同。認為“專業課突出”的學生往往是對自己的專業十分感興趣的人,他們希望通過學習來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競爭力。而以“基礎課程為主”或者“多注重綜合課程”的學生可能對自己的專業并不十分感興趣,他們可能只是希望提高自身的文化基礎,以便為今后在其他領域上的學習打好基礎,或在將來的就業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認為“應多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的學生大部分對社交活動具有極大的熱情,而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想通過其他方面的學習來鍛煉自己“融入社會的能力”。
6.教師授課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無疑是關鍵的,教師講授一堂課,學生能夠掌握多少知識呢?在對專業課教師授課效果的調查中,有 8.5% 的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有 72% 的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教師所講的課程內容,有 19.4% 的學生“不能掌握”課堂中所學的知識。
專業課知識對中職學生來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調查顯示,一堂課下來,絕大部分學生的聽課效果是“基本掌握”或者“不能掌握”,真正做到“完全掌握”的學生比例非常小。教師是否可以通過嘗試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聽課率呢?
7.專業課的教學方式。中職學校的教學是要把專業技能傳授給學生。此項調查是想了解學生更喜歡哪一種教學方式。有 9% 的學生希望能夠“先做試驗再講解”,31.8% 的學生希望能夠“先講解再做實驗”,而有 53.1% 的學生希望“邊講解邊做實驗”。調查發現,學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對實驗實訓課程內容的興趣,都希望能夠得到動手能力的培養。可見,加強實訓教學課程改革是我們必須盡快做的一件事情。
(二)專業知識學習能力
1.專業技能掌握情況。“通過近兩年的學習,你能獨立識別與檢測一些基本的電子元件嗎?”有 22.3% 的學生回答“能”,有 64% 的學生回答“大部分能”,有 13.7% 的學生回答“基本不能”。在對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的調查中,回答“好”的人數比例為 17.5%,回答“一般”的人數比例為 63%,回答“較差”和“很差”的人數比例分別為 15.2%和 4.3%。在對“你有沒有做過一些小制作”的問題中,回答“經常”的學生占 18.5%,回答“偶爾”的學生占 56.9%,回答“從不”的學生占 24.6%。
以上的數據統計結果不能讓人樂觀,能夠掌握元件識別和檢測基本技能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好的學生以及經常做小制作的學生人數比例太小。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是數據表明,我們在這個方面并沒有做到最好,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引導學生對專業學習投入更大的興趣與熱情,這是我們想通過課題研究去解決的問題。
2.實訓教學對職業技能提高的影響。在此項調查中,有 63% 的學生選擇“是”,認為做實驗對自己加深知識的理解和動手能力的提高有幫助,有 29.4%的學生則認為“不明顯”,還有 7.6% 的學生選擇了“否”。統計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對實訓教學非常感興趣,在實際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聽課注意力也要比理論課更加集中。因此我們認為,在理論教學中適當增加實訓教學環節不僅對理論教學有幫助,同時對專業技能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實訓課對自己知識的掌握是沒有幫助的。這部分學生反映,在實訓課程中都是老師講實驗步驟,學生聽。當他們碰到有不懂的知識時,往往沒有機會問老師,因為老師或者是在準備下一個實驗步驟的講解演示,或者是要輔導其他學生。我們認為,這是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的問題,需要教師適當改變固有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學設計,以使教學收到更好的效果。
3.理論知識對實踐操作的幫助。“在實踐操作中,你會不會用理論知識來分析遇到的問題或者解釋一些現象?”有 22.7% 的學生選擇“經常會”,有 63.6% 的學生選擇“有時會”,還有 13.7% 的學生選擇“不會”。這組數據表明,大部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是不夠的,片面地認為來職業學校學習就是來學技術的。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他們沒有意識到,理論知識是實踐知識的提升,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就不會有職業生涯的發展。
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既不能遷就學生單方面的意愿,又要能夠有效地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建議采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或者行為導向法等教學方法,使用合理的教學設計,把理論知識有效地融入實踐教學中去。
4.學生參加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的意愿。技能培訓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設備的支持。隨著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的發展,實驗實訓設備有了很大的改善。學校也成立了各個專業的學習興趣小組,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職業技能。技能競賽是檢驗技能培訓成果的一個方法,所以有“職業教育看競賽”的說法。
我們設計了三個問題來調查學生對技能培訓、技能競賽的看法。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利用課余時間來參加學校額外的技能培訓”的問題時,有 52.1% 的學生選擇“愿意”,有 24.6% 的學生選擇“不愿意”,還有 23.3% 的學生選擇“無所謂”。在回答“你希望課余時間的技能培訓周期為”多長時間的問題時,有 37% 的學生選擇“半個學期”,有 37.4% 的學生選擇“一個學期”,有 25.6% 的學生選擇“一學年”。在回答“你是否愿意主動參與專業的技能競賽”的問題時,有 42.7% 學生回答“愿意”,有 30.3% 的學生回答“不愿意”,有 27% 的學生回答“無所謂”。
從統計數據看,超過半數的學生是愿意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來參加技能培訓的,并希望培訓時間是半個學期或者一個學期,這說明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意愿是很強烈的。并且這部分學生也表達了想參加技能競賽的意愿,希望能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競賽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但是仍有約半數的學生對技能培訓和技能競賽采取的是回避的態度,說明我們的教育教學措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教育教學的改革,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有主動學、愿意學的想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為他們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專業拓展
1.專業技能的加強。我們想通過“你最想加強哪項專業技能”這個問題,了解學生經過兩年的學習后,哪些方面的專業技能有欠缺。選擇“裝配技術”的學生占 29.9%,選擇“調試能力”的學生占 31.7%,選擇“檢修技術”的學生占38.4%。
電子專業技能主要有裝配、調試、檢修三個方面。從統計數據看,學生想加強的專業技能的比例比較平均,說明我們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我們的教學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專業技能均衡發展。這就要求應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課程設計上能夠使學生對各項專業技能的學習更加感興趣,使學生注重各項專業技能的學習。我們要加強各項專業技能的實踐操作教學時間,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好各項專業實踐技能,為他們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打好基礎。
2.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工作是培養高技能人才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正在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對一線技術工人的要求也更高了。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對于適應國家的戰略發展具有積極和深遠的意義。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位,也是獲得用人單位認可的一塊敲門磚。
在此項調查中,想獲得“電工”證書的學生比例為 46.9%,想獲得“Protel 操作員”證書的學生比例為 28.4%,想獲得“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證書的學生比例為 36%,想獲得“無線電裝接工”證書的學生比例為 20.4%,想獲得“計算機操作員”證書的學生比例為 19%。
此項調查數據顯示出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方向的選擇,同時也是對桂林電子中等專業學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一個促進與推動,對學校今后的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三、建議
根據統計和分析情況,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教師要努力嘗試多種教學方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師要能夠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學起來更深刻、更難忘,效果更好。
第二,培養學生相互溝通的能力,加強合作學習方式的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教師要設計合適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增加師生的互動。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方法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要與合作學習的要求相適應。
第三,學校要做好專業解讀,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內涵,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理解基礎課與專業課是同等重要的。沒有基礎課的學習,就不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沒有專業課的學習,就不會成為一個高技能的人。
第四,加強課堂紀律的監督與約束,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多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多利用專業課中實踐教學環節的趣味性,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才會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教師的授課內容,提高學生的聽課率。
第五,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實踐教學在整個教學中的比重。利用學生好動的特點,合理地給予他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和時間。教師要合理地安排教學進度,認真備課,把實踐教學有效地融入理論教學中,利用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讓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熟悉各種電路的應用。
第六,做好集中實訓課程的教學計劃與教學安排,利用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行為導向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熱情。利用集中實訓的課程特點,給予學生更多的實踐操作機會。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再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校要給學生提供制作小制作、制作電子產品的場所,并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
第七,學校要幫助學生改變職業學校只學專業技術的錯誤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用理論知識來解釋說明實踐現象,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才會有過硬的實踐本領。教師必須做好教學設計,要做到在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點與實踐操作、電路現象一一對應,同時要讓學生學會用理論知識去解釋實踐操作或電路現象。
第八,職業技能競賽對學生職業生涯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要想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就必須有足夠的技能培訓來做支撐。我們不僅要有充足的時間來給學生做技能培訓,還必須有很好的技能培訓效果,這樣學生才會有足夠的自信心去參加職業技能競賽。因此,教師要認真做好平時的實踐教學工作,以職業技能競賽為目標,認真培養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使平時的技能培訓與技能競賽有一個良性的循環,這對學校的品牌建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九,加強學生的各項專業技能培養,使學生的各項專業技能均衡發展。裝配、調試、檢修等各項專業技能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厚此薄彼。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教學環節,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各種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掌握好各項專業技能,為他們今后能夠適應崗位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十,對學生做好就業準入制度的宣傳工作,讓學生了解職業資格證書對他們職業生涯的影響。同時,教師也應認真做好職業資格鑒定的前期培訓工作,保證學生有足夠的信心去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學校要加強職業資格鑒定場所的建設,有足夠的、滿足鑒定要求的實訓設施設備提供給學生平時訓練使用。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