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璽 于紅旗 刁節濤 孫兆林
[摘 要]研究生研討課的專業性較強,主要是針對本專業學生,研討本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方法。這類研討課往往會引起很多其他專業學生的興趣,有時會出現在選課的學生中,其他專業學生數量超過本專業學生的情況。以固態存儲技術研討課程為例,教師要探索以新技術為授課內容、指導學生研討新技術的研究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效果明顯。
[關鍵詞]研討課;固態存儲;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03-0182-02
一、提出問題
研究生的研討課旨在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本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研究方法,一般授課對象為高年級碩士生和博士生。因為這類課程對于新技術和新理論討論較為深入,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背景,所以本專業的學生選修這類課程比較多。面向全校研究生的選課系統給其他專業學生敞開了一扇大門,他們對于其他領域的新技術新進展以及研究方法也非常感興趣。我們在過去幾年的授課過程中發現,在某些選修課中,接近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的選課學生是其他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領域距離該門課程跨度較大,其與課程相關的專業知識背景相對薄弱,但是他們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這些學生更加希望能從這門課程中學習到不同領域的新進展與研究方法。
教師在備課和授課過程中需要額外注意這一點,讓講授和研討內容兼顧本專業和其他專業學生,既讓本專業學生掌握新技術和新理論,也要讓外專業學生聽懂,并且能夠把在課程上學習到的研究方法應用到自己的研究領域中。教師需要向學生重點介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目的,討論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挖掘學術創新點,指導不同專業的學生完成課程研討。
本文以固態存儲技術研討課程為例,總結了以新技術為授課內容、指導學生研討新技術的研究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研討課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效果明顯。
二、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國防科技大學面向全校研究生開設了一門固態存儲技術研討課,經過幾年的教學,我們總結出了一些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一)以學習新技術和新理論為授課內容
固態存儲技術最近十幾年發展迅猛,其中的新技術和新理論不斷涌現。[1]這門研討課主要討論固態存儲技術中關于存儲芯片、主控制器、傳輸接口、數據安全、陣列存儲等方面的新技術研究。課程涉及面比較廣,每一個研究方向都有很多新技術值得研討,教師在備課時需要縱覽全局,較為全面地介紹與研究方向相關的主要新技術和新理論,然后落足一點,詳細介紹某一項新技術。
以學習新技術和新理論為授課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研討興趣和創新意識。選課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不盡相同,他們在理解時會有差別,所以教師在介紹新技術時要由淺入深,詳細分析新技術的產生原因、解決方案以及應用效果,對于其中很有創新性的算法以及工藝要給學生逐層分析清楚,因為這些創新的想法和做法對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二)指導學生研討新技術的研究方法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重點指導學生討論新技術的研究方法,因為對于不同專業學生,研究方法有時是相通或者類似的,解決方案也能找到相似的做法。所以教師不僅要解釋清楚新技術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如何設計并實現這些技術的方案。
例如,在均衡損耗這一章(均衡損耗是閃存芯片壽命管理的一種方法,考查芯片內部每一個存儲單元的使用情況,設計合適的算法和控制程序以達到對所有存儲單元實現均衡的磨損[2]),教師會提及動態均衡損耗和靜態均衡損耗兩類算法[3],并指導學生將兩種均衡損耗類比,首先分析動態和靜態的區別和各自的優缺點,然后研究這兩種均衡算法的具體實現方法,最后挑選較新的學術論文,分析其中的算法并對比效果。
動態和靜態這樣的分類方法在其他研究領域中也會出現,在研討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一些自己研究領域里與動態均衡損耗和靜態損耗類似的研究方法,并加以對比,這樣的研討方式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有借鑒意義的。
(三)以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為目的
在授課和研討過程中,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為目的,指導他們查找資料、閱讀文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尋找學術創新點,設計研究方案,撰寫小論文。
盡管不同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的能力有所不同,但是課程設計的宗旨是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指導他們能夠獨立完成科研中的每一個環節,讓他們接受系統的訓練,并將在課程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專業領域中。
三、教學實踐的具體實施方法
筆者以固態存儲技術研討課程為例,談幾點實施以上教學方法的體會和具體做法。
(一)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指導研討時的側重點略有不同,需要教師提前指導
例如,對本專業學生,要提高研討難度。指定新技術關鍵詞,讓他們自己去查找文獻、閱讀并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并鼓勵他們尋找可能的改進方法或創新點,自己設計算法和實現方案,并且付諸實施,驗證后撰寫小論文,并投稿發表。其中的重點環節是指導學生尋找改進的方法,這對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開始的時候可能不知道該如何尋找,教師需要指導他們多閱讀對比不同的文獻,對比其中的改進和創新點,讓學生逐漸掌握研究方法。
對其他專業的學生,可以減少一些指導環節,他們只需要達到最關鍵的一步就可以了,即尋找可能的改進方法和創新點。因為專業領域不同,強迫他們完成算法并撰寫小論文及發表并不太現實,但是思維方式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指導其他專業學生研討時,要格外注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這對他們自己專業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教師需要提醒其他專業學生不要只關注本專業,還要保持對其他領域的好奇心,并且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應用到該課程的研討中。
(二)教師提前設計好大報告選題,兼顧不同專業學生
較為專業的題目可以指定本專業學生選擇,較為基礎的題目可以由其他專業學生選擇。讓學生選擇好題目后,教師需要在課下給每一名學生予以具體的指導,并給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研討的機會。雖然教師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學生的收獲也增加了。
在固態存儲技術研討課程中,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就設計好了20個確定的題目。學生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就能看到這些題目,在第二次上課的時候就將自己選好的題目交給教師。即便學生選題時有重復,教師也可以劃分更細致的研究分支給不同的學生。學生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和研討過程中,一邊思考自己的選題,查找文獻并閱讀,一邊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研討其他選題,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最后在學期末完成自己的大報告,并準備課件答辯。
(三)鼓勵不同專業學生之間思維方式的碰撞
在課堂研討時,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會就同一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個時候,其他專業學生普遍發言較少。雖然他們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往往不太切合實際,卻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問題,并提出獨特的解決方案,對本專業學生是很有啟發的。所以要多鼓勵其他專業學生發言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專業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有時會產生很有價值的創新觀點。教師在指導學生研討時,要格外珍惜這些思維的火花,可以在課后指導本專業學生實現這些有趣的想法。
四、結語
不同專業知識背景的學生可以在研討課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把自己的專業知識用到該課程的研討中。教師在備課和授課時,需要考慮到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選題、指導步驟,并在課堂上鼓勵不同專業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雖然這樣教師的工作量比單純的授課增加許多,但是學生都收獲頗豐。
經過幾年的授課,我們總結了以新技術為授課內容、指導學生研討新技術的研究方法、旨在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不同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方面效果明顯。
[ 參 考 文 獻 ]
[1] 張冬. 大話存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 Micheloni R, Crippa L, Marelli A. Inside NAND Flash Memories[M]. Springer Netherlands,2010.
[3] Micheloni R, Marelli A, Eshghi K. Inside Solid State Drives (SSDs)[M].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Incor?鄄porated, 2013.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