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對英語閱讀感到無從下手,其實主要原因與教師本人的教學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教師只有將學生學習的權(quán)利完全下放給他們,并傳授一些閱讀學習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初中英語閱讀練習,以初中英語閱讀中的自學計策為出發(fā)點,探討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放權(quán);傳授策略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一味地講授課文,忽略了學生對課文的自我把握和閱讀,學生是很難提高能力的,同時如果只是將閱讀學習的權(quán)利下放給學生,不給學生講授一些閱讀策略的話,學生同樣很難提高閱讀能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放權(quán)與策略傳授合二為一,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自我學習,從而提高閱讀學習的質(zhì)量。
一、默讀,理解文章大意
這里所說的默讀,不是讓學生每句話都要仔細地閱讀,也不要求學生必須將全文的每句話都能理解清楚,因為有時即使全文都能搞清楚,但題目也很難做對,為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默讀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授一些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比如每段首尾句的閱讀與理解,每段轉(zhuǎn)折句的意思理解,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閱讀,學生可以以較快速的速度把握全文大意,為學生后期更好地進行閱讀練習打下基礎(chǔ)。
比如,在講授Green Switzerland(蘇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8)時,教師進行這樣的引導。
教師:“快速默讀第一段和第二段內(nèi)容,找到段落的首句尾句和轉(zhuǎn)折句,并對段落大意進行猜測和理解。”
學生A:“第一段中心句為I love Switzerland.”
學生B:“第二段中心句為In Switerland,things like glass,plastic and paper ar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nd then recycled.”
教師:“Well done,but I think the second paragraph can be simplified.”教師說每句話找的都很對,但第二段的段落大意應該可以進一步簡化,于是大家又紛紛進行閱讀和思考,最后有學生說道:“In Switerland,things ar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nd recycled.”
教師:“Yes,very good.”
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比較迅速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同時在尋找段落大意的同時,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找到的語句進行簡化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課文進行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跳讀,猜測情感方向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閱讀課文時喜歡死摳一些疑難語句,他們認為只有將這些語句的含義理解了,才算對一篇文章有了深入的認識,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對于很多文章來說,構(gòu)成一段話的句子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觀點句,一種是例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例子跳過,對觀點進行閱讀,在直觀的角度上對段落語句的整體情感方向進行思考和理解,從而從整體上更好的把握課文內(nèi)容。
比如,在講Volunteering for the Special Olympic World Games(蘇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6)時,教師進行這樣的引導。
教師:“請仔細閱讀課文第二段,對課文第二段的語句類型進行劃分,看看哪些是例子,哪些是作者的觀點句。”
于是,學生對課文第二段進行快速閱讀和跳讀,當他們發(fā)現(xiàn)“They include...”這句話后,馬上意識到這句話往后都是在舉例子,于是他們將后面的內(nèi)容標注為例子,隨后他們重點閱讀課文的前半部分,嘗試利用之前所學的簡化語句的方式對這部分語句進行簡化處理,最終得出第一句話的含義為:“The Games give adults a chance to show their skills.”因此,判斷該段為陳述比賽給孩子提供的機會,因此判斷情感方向為中性。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都能很好地區(qū)分開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感到非常欣慰。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跳讀,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快速,而且當他們無法理解段落傾向的時候,可以回頭閱讀例子,也可以對段落傾向進行判斷。
三、群讀,提高閱讀速度
所謂群讀課文,指的是在閱讀課文中,不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對課文進行閱讀,而是應該分詞組的方式進行閱讀,將一個段落以分組的方式進行合理的劃分,并快速地將這些小組的詞語進行閱讀,從而更好地提高對段落語句的閱讀速度,在學習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自身能力引導學生自由進行段落的分組,從而保證學生都能親自量體裁衣,為更好地進行閱讀打下基礎(chǔ)。
比如,在講Gulliver in Lilliput(蘇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4)時,當教師講到“It moved up over my stomach and neck until it was standing near my face.”這句話的時候,教師進行這樣的引導:“這句話比較長,大家誰能將整個語句中的詞組標注出來。”在這里,教師讓學生以詞組的方式進行語句的劃分,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劃分語句的準確性,對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隨后學生對詞組進行尋找:“move up,stomach and neck,until,near my face”
教師:“非常好,大家都能找到語句中的短語,下面請大家嘗試對語句進行分群閱讀,看看能不能合理地對語句進行快速理解。”受到前期詞組分析的影響,學生很快回答出問題。
學生:“It moved up | over my stomach and neck | until it was standing | near my face.”
教師:“非常好,下面大家再對語句理解時是不是更容易一些?”
學生:“是的,我移動|頭部和胸部|直到站在|我的臉部,也就是‘直到他站在我的臉上時我才移動一下我的臉和胸。”
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可以更快地對語句進行理解,提高了閱讀的準確性。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首先應將閱讀的權(quán)利完全下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對課文進行閱讀,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快速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以較快的速度對課文進行閱讀和學習,以把握段落大意和情感方向為基本出發(fā)點,以提高閱讀速度把握文章大意為終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默讀、跳讀、群讀的能力,讓學生更靈活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丁惜真.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3(3):217-218.
[2]繆國芳.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2(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