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
摘 要:田徑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小學生身體耐力與精神毅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開展科學合理的訓練,以達到體育教學目標。從設置合理的負荷、開展張弛有度的訓練、推行團體合作與游戲教學等方面入手,探討如何通過有效訓練提升田徑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小學;田徑教學;運動負荷;游戲教學;合作精神
目前,體育教學依然是小學教育中的弱項,教師在田徑等運動的教學中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只強調運動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技能,這種教學的片面性也造成學生參與性降低、運動損傷現象經常出現。本文在研究中結合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探討如何開展科學的田徑運動與訓練活動。
一、合理負荷,避免損傷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機能處于較低水平,雖然在田徑運動中,學生的運動負荷量與強度應該達到一個足夠高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使機體承受達到最大的應激狀態,進一步提高個體的運動能力。為了避免運動損傷、疲勞過度等現象的發生,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身體素質與機能發展的現狀,合理地調整、控制運動負荷,這樣才能發揮體育運動對身體訓練的良好效果。
我在教學中就注意小學生的感受,經常詢問或者觀察學生在運動后的感受,根據學生的不同心率或者是回答了解學生承受負荷的總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做好下次活動的安排。我在教學中還經常使用互補訓練方法,即采取200米、400米的距離,提高孩子們的速度耐力;每周開展1到2次的長跑耐力訓練,讓孩子們通過慢跑實現速度耐力或者是身體耐力的提升。
二、改善代謝,張弛有度
很多教師在田徑教學中只重視學生的訓練,卻忽視了學生在疲勞之后的有效恢復。這造成小學生的能量消耗過大、肌肉工作能力明顯下降。在田徑運動中出現疲勞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不能有效消除疲勞就會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教師應該正確處理運動與恢復之間的關系,采取正確的方法幫助小學生消除疲勞,從而為下次田徑運動的開展做好積極準備。
例如,我在教學中采用了改善代謝法:在運動的過程中我經常為學生搭配一些節奏性較強的音樂,使學生的心靈與身體保持統一節奏,為有氧代謝運動的開展提供支持;而在正式開展跑步、跳遠等活動之前或者是完成運動之后,我會指導學生進行一些全身性的運動,使學生的頸部、肩部、手臂、腰腹以及下肢等關節部位都能夠得到充分的伸展、彎曲,教給學生正確的代謝方式。最后,我會教導學生學會一些簡單的按摩動作,對緊繃的肌肉進行調節,改善肌肉的工作能力與體內環境的穩定性,實現了田徑教學的張弛有度。
三、加強配合,融入團隊
小學生田徑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提升其身體素質、運動機能,還能實現挫折教育與合作精神教育。對此,教師應該利用多種類型的田徑運動,開展豐富精彩的團隊運動,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好充分準備。另外,教師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團隊協作上,讓學生能夠思考、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例如,我就經常組織開展4×100米的接力跑。首先,我會進行簡單的動作示范,讓學生能夠準確掌握這種接力跑的動作要領、相關規則;隨后,我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集中性的聯系。在這一環節中,我鼓勵學生多開展交流活動,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主動配合,學會根據各自的優點合理分配接棒順序。最后,我會根據學生比賽過程中實際配合的效果與比賽的成果了解組內的合作能力。有的小組配合好、每個學生的優點都被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自然取得良好成果;有的小組成員缺乏緊密配合,還存在合作的抵觸情緒,因此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我讓學生相互借鑒,通過觀察深入了解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學會團結協作的方法。
四、組織游戲,快樂練習
小學田徑教學面對的是性格活潑的小學生,教學內容不能過于狹隘和枯燥,應該在把握小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開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刻意追求投、跑、跳等技術動作的標準化、嚴格化,而是應該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對傳統的教學進行優化,進一步刺激學生對田徑運動參與的新鮮心理,這樣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我專門設計了“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游戲活動,通過追逐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與體制。我將游戲的活動場地設置在250米的操場上,根據班上的學生人數,將他們分為5組,每組8到10人。學生在同一起點成一縱隊,依次出發進行追逐。跑在自己前面的都是“小白兔”,而在后面追逐的都是“大灰狼”。如果“大灰狼”追到了“小白兔”,那么就可以繼續去追逐下一個同學。這種相互追逐的游戲活動,使每個學生的樂趣都被調動起來,都不愿意被身后的“大灰狼”抓到,因此會更加努力地去追趕獵物。
小學田徑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樹立正確意識,了解每一個孩子的運動負荷、心理負荷,在此基礎上開展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運動訓練。另外,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發展需求與心理特點,盡可能豐富訓練的形式,為開展生動的田徑運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陳宜剛.新課改下小學體育課田徑教學新思考[J].田徑,2016(6).
[2]成善義,姜虹.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田徑課學習興趣[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9).
[3]章揚安,李成玥.趣味田徑教學走進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構想[J].田徑,2014(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