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敏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入數學課堂上,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興趣愛好;結合
一、運用信息技術,解釋教學難點,有效地將抽象的、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站在三尺講臺上口干舌燥地講課,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記筆記,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有些教師為了整頓紀律,還會懲罰學生,這樣就更加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適得其反。因此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數學課堂添姿添彩,利用具有趣味性的圖片、動畫視頻以及文字來生動形象地表現數學內容,這樣新穎的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學習“時間”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深入理解“1小時等于60分鐘”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龜兔賽跑的視頻,將烏龜看做是時針,將兔子看做是分針,讓學生認真觀察兩個人誰跑得快。通過觀察發現兔子跑了一圈烏龜走了一個小格,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明白分針一圈時針一格的規律,使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這個知識點。
二、人機合一,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創新與發散性思維,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開發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無法滿足新時期小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在數學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教學迫在眉睫。信息技術應用教學具有資源和信息豐富的特點,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習內容,獲取大量的知識,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開發學生的智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學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學會尊重差異,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提前為學生準備好教學課件,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發散性思維,教師可以根據每一類學生的性格特點制作多樣化的教學課件,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解決方式和思路也各有不同,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學習方式,還能夠實現人機交互,聽說看相融合,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加法的意義”時,教師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原來有5只雞,又來了9只雞。學生在觀察后,用自己的話來說,引出“加法”,多媒體展示了知識的發生過程,而且形象生動,學生能很好地理解。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學習,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與發散性思維,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三、結合信息技術,開放教學,自主探究,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小學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維性,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都非常吃力。這是由于他們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因此,數學的學習效率較低。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技巧,使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思路和規律,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課堂中激勵學生去學會思考,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性和探究性。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情境,并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一邊為學生演示這樣的畫面,一邊解說:有一天早上,小明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發現路邊有一棵小樹,由于刮大風,小樹的枝干都被吹彎了,小明想將這個小樹穩定住,于是,四處尋找輔助工具,最后只找到了一個比較結實的木棒。然后教師向學生提問,那么,怎樣利用這個木棒將這個小樹穩定住?同學們,你們桌子上都有類似小木棒的鉛筆,你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工具對視頻中的地面、小樹、木棍進行模仿,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動手實驗和模仿探究出一套最好的解決方案,然后向老師匯報總結,看看那一組同學做得最好。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演示以及動手操作和討論研究,不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目光,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最終,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總結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主要特點。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信息技術,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教學,利用生活化情境不但能夠充分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熱衷于數學的學習,利用生活經驗傳授知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去。通過這樣的信息技術教學不但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力,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現代化的教學氛圍,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巧妙地結合,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從而為學生的數學學習道路掃清障礙,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社平,孟淑敏.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3).
[2]楊紫筠.警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三大誤區[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