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對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尤其是在這個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雖然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重要意義,但如今我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水平還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教學中依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亟須改進。針對小學生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素質教育改革之后,我國教育部門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更加重視。一直以來,我國各階段教育都施行著應試教育理念,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過于關注,而導致了很多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不強,最終讓理論與現實脫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重視這一點,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如何提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具體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向努力。
一、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為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老師所安排的教學內容通常都是以教材和教學任務為主要依據的,很少會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基礎知識、興趣愛好等與學生實際情況相關的因素。但是,如今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與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老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如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上,而不是向學生灌輸枯燥的理論知識。
比如,打字練習是小學信息技術實踐課的基本內容,每個學生的打字速度與對五筆輸入法的接受能力都不相同。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打字練習來盡快掌握五筆輸入法的具體使用,老師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三個難度的學習目標。第一個階段是對學生打字速度的練習,讓學生借助打字游戲來逐漸熟練在電腦鍵盤上盲打。對于速度達到老師要求的學生才能進入第二階段的練習。第二個階段是進入對五筆輸入法的記憶,只有先記住每個字母所代表的筆畫,學生才有可能打出正確的漢字。當學生對五筆輸入法記憶熟練之后,才是第三階段的五筆打字練習。這幾個階段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完成情況一步步地進行,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打牢基礎,不被老師的教學節奏落下。
二、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給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想要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能夠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有一個良好的課堂導入。因為小學生對一節課是否感興趣通常是在課堂開始的幾分鐘就做出了判斷的,教師想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信息技術課堂中,就必須讓課堂的開始幾分鐘內容對學生而言有吸引力。為此,教師可以選擇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在課堂一開始播放學生喜歡的視頻圖片等內容,或者用問題探究法引導學生思考老師提出的教學問題,進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尋找問題的答案上。
比如,當老師在教學生電腦繪圖時,可以先給學生看一些用電腦繪制出來的小動物、花草、卡通人物等好看的圖片。之后告訴學生看到的這些圖片都是通過電腦繪圖畫出來的,如果學生可以跟隨老師認真地學習電腦繪圖,那么也可以畫出很多漂亮的圖片。之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想要畫一幅什么圖片,接下來就可以進入教學主題,教學生畫出自己想要畫的圖片。
三、采用合作教學模式加強學習效果
合作教學模式指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使用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并且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吸收知識,大大提升學習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分析思考與自主學習的機會,老師在學生需要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比如,當老師在教學生進行電腦繪圖時,可以先給學生一張模板圖片,讓學生自己嘗試繪制出與模板圖片類似的圖片,并觀察在繪制過程中自己使用的繪圖工具都有什么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探索電腦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自己找到之后的記憶也會更深刻。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就是學生互相取長補短的過程。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都有所不同,老師可以把班級學生合理分配成幾個學習小組,在每次上完課之后,給每個小組安排課后任務。這個任務需要小組合作完成,每個成員都必須參與,能力強的可以幫助能力差一些的共同完成。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得到鍛煉,并且養成互相幫助學習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主要還是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選擇更適合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倪海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14(20).
[2]戴宇輝.淺析以信息素養為核心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J].教育教學論壇,201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