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勇+李珊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數學也開始進行改革與創新,加之新教學理念的融入,給教育工作帶來了活力。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這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運用好新課改中的教學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小學數學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簡要闡述,并提出看法。
關鍵詞:學生;主體地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體現分析
小學數學屬于一門基礎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較重要的學科之一。教材中存在著許多的公式、定義以及解題技巧等,所以如果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必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在這一背景的影響下,教師就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主體性。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1.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在合作學習小組的影響下,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對于合作學習來說,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提高自身的解題技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形式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首先,教師可以先掌握好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按照同組異質或異組同質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劃分。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合作學習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可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采取圍坐式小組合作方式來進行教學,如果難以實現這一方式,則可以按照學生的數學能力來進行分配。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小組中的學生不僅可以實現合作學習,同時也要自主思考,這樣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2.做好課前預設工作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設計出全部學生參與的方案,同時還要設計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案。在學生課前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來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其次,教師還要運用好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相互合作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課后延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此來幫助學生解決好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學生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前合作學習來掌握相關內容。在課堂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進行操作,從而感受到三角形內角和方面的知識。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競賽,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針對難點進行合作學習,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二、運用好多媒體教學設備
1.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加之數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難以理解的現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進入小學數學課堂中。所以教師就要發揮多媒體技術中的優勢,運用好視頻與圖片等,以此來輔助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如學生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相應的知識,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利用一些動畫來幫助學生分解好其性質。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自然也就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
2.幫助學生理解好教學內容中的難點與重點知識
由于數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也就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以掌握好重點知識。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向學生展示出重點與難點。多媒體課件具備了一定的直觀性,所以也就可以豐富好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好數學問題的本質,從而加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在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基礎上來為學生創建出相應的實踐環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操作探究精神,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如學生在學習“圓的周長”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制作出相應的課件,通過將重點與難點知識提煉出來,來幫助學生理解好相關知識,掌握好圓周率以及近似值等。
3.完成教學內容的訓練
在訓練學生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數學習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就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出習題。學生通過觀看屏幕來完成習題訓練,不僅可以節省讀題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訓練。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體,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可以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教師也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夏存紅.學生主體地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J].新課程(下旬),2013(11):104.
[2]王迎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J].山東青年,2016(4):62-63.
[3]廖金強.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7):18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