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王亞全
摘 要:2000年以來,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延續了原有媒體的特點和特性,從自有媒體的基礎上,發展為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媒體形式,例如數字影像、觸摸媒體與手機網絡等。在這種形勢下,以識別為特點的企業形象設計勢必要尋求新的出路,企業的理念、企業的行為及企業的形象展現被重新定義,賦予了新時代特點,自我識別與來自外界的識別產生互動,形象識別的流動性體現得更為完整。因此,企業的理念設計與“互聯網+”接軌;行為識別與形象識別統一在創新新媒體的微信平臺、流動車體廣告、APP的宣傳等等當中。
關鍵詞:新媒體 行為識別 形象識別 交互性
中圖分類號:J5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1(b)-0224-02
當今社會,廣告宣傳形式正朝向高流動、高科技、高利潤、多層次的方向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之前的商業宣傳,在美化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新媒體技術的研究仍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形象設計、規劃、管理等問題,使得其產生很多負面影響。接踵而至的問題是媒體廣告與企業形象不匹配,破壞企業整體形象,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阻礙企業形象展現的發展。
1 企業形象設計的媒體現狀分析
Asiaposter(亞洲戶外)公司的CEO史默伍德曾說過:戶外廣告才是真正的大眾媒體。不是所有人都讀報紙、看電視或者上網,但是任何人只要一出家門,就會見到戶外廣告。
1.1 廣告在媒體中投放的盲目性
多年來企業主要依靠傳統媒體來做形象宣傳,據統計每個路口幾乎都有企業畫冊與海報的投放,重要的廣場也會設置電視媒體播放企業的宣傳片。琳瑯滿目的廣告處處可見,讓我們試想一下,受眾每天被重復的企業信息廣告包圍,廣告傳播的效果勢必越來越不盡人意。因此,企業的廣告形式需要創新,不僅在已有的廣告載體上尋求新的組合與拆分;更要從廣告的形式上有更耳目一新的感覺。并且杜絕過多的新媒體廣告堆積,以避免受眾產生厭煩心里。
1.2 新媒體技術應用的缺乏
目前來看,企業在平面媒體上的廣告已經接近飽和狀態,內容的展現缺乏創新,媒體的應用缺乏發展,雖然出現流動媒體形態車體廣告,但植入的形式單一,還是依靠車體的流動性將企業的標志、宣傳語帶進大街小巷,基本屬于平面廣告的被動連貫形式。一個好的廣告必然需要一個適合的傳播形式,因此廣告的依托媒體就顯得尤為重要。廣告投放者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等等的受眾人群做細致的調查研究,了解媒體投放的環境,根據受眾的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媒體形式,投其所好的去使用。
1.3 媒體選擇的完整性差
企業形象設計是通過企業的標準文字、圖形及其應用系統為基礎的識別宣傳,需要主動出現在受眾有效視野范圍內,并在相對時間內勸服受眾。而傳統媒體上的圖片和文字廣告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受眾對于其關注度能持續2 s以上的只占15%,且版面單一更換周期長、時效性也較弱,最主要的是無法及時反饋受眾的意見與建議。前期的廣告投入與后期的信息反饋不能形成及時有效的信息鏈接,媒體在選擇上缺乏主動性、強迫性與新鮮感。
2 企業形象設計發展的創新研究
2.1 互聯網+理念識別
企業的理念識別是企業存在的社會價值,也是企業需要為之奮斗的目標。自2015年以來,互聯網+成為各大媒體的熱門詞匯,互聯網+企業理念最主要的表現是,企業的發展要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將信息融合,把企業的價值推向新的社會高度。互聯網可以更有效的、更快捷的將企業的理念以簡練、形象的語言形態傳播出去。
2.2 行為與形象的完整結合
企業形象設計需要通過企業的標準文字、色彩、圖形三大要素及其應用系統將企業的識別傳達出去。因此,如何將行為與形象完整有效結合就是新媒體技術所研究的課題,行為與形象的表達也要依靠新媒體技術。
2.2.1 新媒體技術促進行為識別的統一發展
企業的行為識別分為對內協調和對外交往兩個方面。以往對內的行為準則條例規范都是以宣傳手冊、櫥窗欄目、墻體廣告的形式進行展現;對外的交往,主要以公關的行為準則、交往規范為主,依賴的對象是有主觀意識的人。這些先決條件決定了,行為識別的弊端性,使得行為識別的對內對外無法完整統一連貫運行。對內,宣傳范圍狹窄、形式單一、接受上屬于被動接受,條例的貫徹需要死記硬背。新媒體技術網絡、微信平臺、數字電視的產生,解決了這一矛盾。企業微信平臺使得企業內部外部人員都能了解企業的文化行為準則;網絡為企業走向世界嫁接了橋梁;數字技術從交互的問題入手解決了企業課題與外界的直接觸摸感應。對外,新媒體技術解決了維度空間的問題,戶外廣告加入時間特性,將彌補平面廣告瞬間記憶的缺點,以動態化多元化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例如流媒體中的車體廣告,地鐵站的櫥窗廣告等等形式,隨著車體的移動將平面的圖片和影像利用時間差動起來。2015年上海地鐵靜安寺站,統一冰紅茶的廣告出現動漫、與吳亦凡的真人互動。長長的墻面上安裝可以捕捉行人動態的捕捉儀,進入屏幕范圍的人就會呈現簡筆動漫的圖像效果,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自拍,偶爾吳亦凡也會出現在屏幕上,仿佛就在身邊一樣。
2.2.2 新媒體技術為形象識別提供廣闊空間
差別性是企業形象識別的核心,在繁雜的市場競爭中,同類產品的企業多如牛毛,企業應追求富有個性化的企業形象識別。個性化是企業的標志,方便消費者認同和購買。比如,有兩家大型企業,規模、大小、技術基本相同,但一家以“溫情服務至上”的形象推進市場,而另一家則沒有什么特色,那么這兩家的銷售結果就大不一樣。差別性的實現要依靠新媒體技術,字體設計動態化、圖形應用多元化包括色彩的應用打破常規性這是企業差別性體現的內容;宣傳不再依據人工分發的被動形式,而是以企業APP的形式主動被消費者接收,新媒體技術為形象系統的推廣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正面回應的效果。
2.3 形象識別的媒體概念整合
傳統媒體下的企業形象宣傳以二維形態為主,互動形式也是單一的信件反饋、電話回訪等,報紙、雜志、電視、戶外廣告這些媒體從長遠發展上無法解決深度和廣度宣傳的問題,新媒體網絡除了具有傳統媒體的優勢外,還具有連貫、即時延展和融合的新特點,企業形象識別在新媒體技術環境下,不再依賴單一的媒體形式,企業與消費者的交流實現及時性,與社會的信息反饋更為便捷迅速,便于企業盡快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3 企業形象設計中新媒體展現的優越性
新媒體是企業形象設計宣傳中的有效的媒體形式,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新媒體技術既是一種內容載體,又是一種信息機構,還是城市中的景觀,在無形中體現著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并且改變著城市生活。 有其優越性:功能的優越性,視覺圖像從靜態到動態的優越性,受眾接受程度的優越性,表現創意在形式上的優越性。
在功能上,就數字媒體中展現出企業VI形象的這方面來說,比其他的戶外廣告靈活性要高,流動的傳播方式,更容易讓受眾接受,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傳播范圍上遠遠大于其他的戶外廣告,可以說有網絡覆蓋的地方,就會在哪里傳播信息。這無異于在每個人的世界樹立廣告牌,其影響程度難以想象,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成本,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媒體傳播模式。
從靜態到動態的表現方式是傳播形式的新發展,靜態的企業基礎形象系統,在新媒體的技術下,產生時間的延續與時空的錯亂,讓消費者身臨其境,解決平面廣告瞬時性的缺點。
在受眾接受程度和表現創意上具有優越性,相比其他戶外廣告有很大優勢,很多時候,大部分人在逛街時只是專注的向前走,而忽略了其它的街道。這種情況就需要一個主動,引導性廣告——流動廣告。流動的廣告要比靜止的更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是再加上獨特的形象設計,就會讓受眾留下很深的印象。一般的戶外廣告都是在路邊或者樓宇上面,是靜止的,人們有時不去抬頭就不會看到,而新媒體廣告會主動走進人的視野,通過APP 操作了解企業信息,通過數字媒體從聲光電的角度吸引受眾。
4 結語
有位知名廣告人威廉·伯恩巴克說:“從本質上看,廣告是勸說,勸說便不是科學,而是藝術”。新媒體技術對于信息的傳播,目標更明確、畫面感更強,信息突出、鮮明美觀、成本低廉,最主要的是對受眾無要求,受眾面積大,實現主動性、勸服性強的特點。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新媒體捕捉到企業形象設計發展的問題要害,影射出了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內在的必然聯系,從低級到高級連續的發展這一規律, 有利激發人和指導人的意識,在企業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于欣.新媒體語境下的VI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版,2014(1):39-41.
[2] 王斌.論企業品牌戰略中視覺整合設計[J].新西部:理論版, 2013(7):125.
[3] (英)奧斯汀,等.新媒體設計概論[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