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剛
【摘要】 目的 研究應用雷公藤多甙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48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時應用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應用雷公藤多甙片, 對比兩組患者行不同治療后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觀察組患者的脊柱痛評分為(33.52±6.12)分低于對照組的(45.56±3.5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雷公藤多甙治療的臨床療效較為確切, 可有效緩解患者脊柱疼痛, 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 強直性脊柱炎;雷公藤多甙;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67
強直性脊柱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發病率較高, 屬于慢性進展脊柱關節疾病[1, 2]。為了進一步探究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雷公藤多甙治療的臨床療效, 本院對24例患者進行探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48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4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探究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充分了解, 明確探究目的、探究過程、相關治療方法, 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觀察組中男14例、女10例, 年齡最大58歲, 最小19歲, 平均年齡(43.21±5.62)歲, 病程最長4年, 最短1年, 平均病程(2.9±0.9)年;對照組中男13例、女11例, 年齡最大59歲, 最小21歲, 平均年齡為(42.15±6.03)歲, 病程最長3年, 最短0.8年, 平均病程(3.1±0.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時應用柳氮磺胺吡啶腸溶片:初始服用劑量250 mg, 3次/d, 給予患者1周連續治療后將服藥劑量更改為500 mg/次, 3次/d, 再給予患者2周連續治療后更改為1000 mg/次, 2次/d。
觀察組患者治療時應用雷公藤多甙片:初始服用劑量是20 mg, 3次/d。給予兩組患者8周連續給藥治療并隨訪2年觀察是否復發, 密切監測患者服藥期間是否存在不良反應, 若出現則需適當減少用藥劑量或立即停藥。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3, 4]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當患者疼痛癥狀完全消失且功能恢復正常并在2年內未出現復發時判定為有效;當患者疼痛癥狀基本消失且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可以完成較少活動量工作時判定為好轉;當患者不滿足上述標準時判定為無效??傆行?(有效+好轉)/總例數×100%。利用VAS評分評價患者的脊柱疼痛程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中有效18例, 好轉5例, 無效1例, 臨床總有效率為95.83%;對照組中有效7例, 好轉9例, 無效8例, 臨床總有效率為66.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009, P<0.05)。
2. 2 兩組患者的脊柱痛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脊柱痛評分為(33.52±6.12)分, 對照組患者的脊柱痛評分為(45.56±3.54)分,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3427, P<0.05)。
3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在臨床上比較多發, 治療難度較大。由于該疾病發病機制在臨床上尚未進行準確定論因此并不存在治療該疾病的特效藥。強直性脊柱炎發病早期的臨床表現是乏力、消瘦以及輕度貧血等[5, 6], 隨著患者病情進展, 會表現出關節炎性疼痛以及關節周圍肌肉痙攣等, 尤其在晨起時易發生晨僵現象, 對患者的日常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了嚴重影響[7-9]。目前臨床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時主要應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體療等, 治療效果較為明顯。其中藥物治療中主要應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制劑、雷公藤多甙治療、柳氮磺胺吡啶治療等療法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發展, 促進患者關節功能恢復[10-12]??筎NF制劑由于其價格昂貴的臨床特點在臨床上并未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療的臨床優勢是療效較為確切, 但并未得到患者以及醫師的一致認可。雷公藤多甙治療是一種中草藥制劑, 免疫抑制作用較為可靠, 可作用途徑較多, 具有起效迅速、抗風濕作用明顯以及停藥后不易出現反跳現象、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等臨床優勢[13, 14], 在臨床上應用范圍較廣。雷公藤的別稱是斷腸草、紅藥以及黃藤, 臨床作用是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活血通絡、殺蟲解毒, 是目前為止免疫抑制作用最為顯著、可靠的中藥之一, 可通過多途徑抑制患者機體免疫應答并顯著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發現, 雷公藤根皮毒性較大, 遠遠大于根心, 毒性最強的部位是嫩葉、葉片以及尖芽[15, 16]。雷公藤多甙片的主要成分為去皮根心因此毒性較小, 具有安全性, 無不良反應存在。本次探究中, 治療后,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83%高于對照組的66.67%, 觀察組患者的脊柱痛評分為(33.52±6.12)分低于對照組的(45.56±3.54)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雷公藤多甙治療, 可顯著提升患者的臨床療效, 可顯著緩解患者的脊柱疼痛,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睿, 宋恒平.女性強直性脊柱炎的門診診治體會.淮海醫藥, 2013, 31(5):415-416.
[2] 王敏, 韓善夯.雷公藤制劑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研究進展.醫療裝備, 2016, 29(4):201-202.
[3] 袁建花. 雷公藤多甙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 山西醫科大學, 2010.
[4] 宋亞楠. 雷公藤多甙片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 南京中醫藥大學, 2010.
[5] 紀偉, 宋亞楠, 李紅剛, 等. 雷公藤多甙片治療強直性脊柱炎45例療效觀察. 山東醫藥, 2011, 51(47):76-77.
[6] 宋亞楠, 紀偉. ASDAS-CRP評價雷公藤多苷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9例效果觀察. 交通醫學, 2014(4):366-368.
[7] 傅強, 郭小明, 章景義. 雷公藤多苷片聯合痹祺膠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20例臨床觀察. 湖南中醫雜志, 2014, 30(8):88-89.
[8] 羅成城. 來氟米特與雷公藤多苷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對照試驗研究. 中國基層醫藥, 2013, 20(11):1716-1718.
[9] 吳珊珊, 段振華.強直性脊柱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2013, 48(8):988-992.
[10] 馮興華, 姜泉, 劉宏瀟, 等.中醫辨證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評價.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33(10):1309-1314.
[11] 梁善浩, 藍文銳, 陳庭瑞, 等. 雷公藤多苷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3, 19(22): 339-345.
[12] 劉樹鋒, 張北平, 王海, 等. 雷公藤多苷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研究. 北方藥學, 2014(6):91.
[13] 彭文旭.中醫內外合治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6, 33(4):473-477.
[14] 馬偉光, 張滔, 張超, 等. 有毒藥物雷公藤的研究及展望.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06, 21(2):117-120.
[15] 洪偉, 李鍵, 吳承禎, 等. 雷公藤栽培及利用研究綜述. 森林與環境學報, 2007, 27(1):92-96.
[16] 郭艷紅, 譚墾. 雷公藤的毒性及其研究概況. 中藥材, 2007, 30(1):1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