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繼東
(湖南省澧縣第一中學)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培養全能性人才已經成為教育的目標。體育也必定會越來越被重視,也將會處于至關重要的位置。體育課的教學特點和教育的特殊性,并不僅僅表現在上課方式的特殊性,更是因為它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技能的途徑,更是陶冶情操,增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感情的紐帶。
關鍵詞:體育教育;體育意識;運動興趣;多樣化教學;定期測評
當今社會高速發展,如何培養適應將來社會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決定了當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作為一個在教學一線工作了十多年的體育教師,在多年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體育課堂存在的弊端,并且希望能改變這種現狀。關于如何提高體育教育教學的效果,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育正確的體育意識、健康意識、運動意識
任何事情,只有從觀念上認識到了事情的重要性,才能自愿并且盡心地去做,體育教育也是如此。哲學強調意識巨大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引導人的行動,這適用于所有領域,也適用于體育教學。改革開放后,國家認識到了市場經濟的重要性,積極發展市場經濟,才有了今天騰飛的中國;當下,社會認識到了人才對于國家建設的重要性,才有了當今教育的蓬勃發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只有認識到了體育課的重要性,才能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進行體育運動。所以,體育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思維,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意識到,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參加體育課不僅可以緩解自己的學習壓力、愉悅身心、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更是增強身體素質、品味健康快樂人生的途徑。
二、激發體育運動興趣
體育運動在一部分中學生眼里看來是枯燥且有壓力的,一部分原因在于體育運動要耗費體能,這對于本來學習壓力就很大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會產生抗拒心理;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感受不到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從而很難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所以,體育教師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課,改變傳統刻板的體育教學模式,多開展一些集體性的體育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體育互動,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感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趣。多舉行一些班級之間的比賽,分為男子、女子、混合各種組合,比賽遵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公平、公正的原則,輸贏不重要,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既可以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快樂地完成體育課,又可以在競賽中激發學生的斗志,增加團隊內部的戰斗力,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三、多樣化體育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分為室內課和室外課,這就為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提供了途徑。室內課,體育教師要加強體育常識以及專業知識的講授,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在生活中以及對個人的重要性;播放體育相關的大賽視頻,讓學生了解到當今體育界的發展現狀以及領軍人物,潛移默化地加強學生的體育觀念。室外課,教師要少講精練,示范優美、標準,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中動作的重要性。同時,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性體育運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
四、制訂對自身身體機能的指標目標,定期測評
定期的測評不僅是檢驗學生體育課學習效果的好方法,也是對自己身體機能的一個動態監測。體育課堂不可忽視教學目標,忽略體育技能的學習。定期的體育測評可以在體育測評前一周,通知學生測試的項目以及測試規則,并且給學生一段的練習時間和鍛煉時間,加強教師的指導和學生間的互幫互助。體育測評時,按照嚴格的規則,進行計分制測試,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列入學期最后的期末測試。這樣的測評方式,既發揮了體育課應有的功能,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動態地反應學生的鍛煉效果和學生身體發展的狀況。
培養體育運動觀念、激發體育運動興趣、多樣化體育教學模式、定期體育測評,這樣一系列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策略,是本著先引導觀念,再激發興趣,以興趣引導實踐,通過實踐檢驗教學效果的方法,逐步提高體育課教學效果的。隨著課程的改革和時代的發展,教育越來越強調全能型的人才,體育也將逐步被放到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職責。我們應該對體育事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熱情,積極倡導體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全民體育、終身體育的體育觀念,提高體育課的質量,積極進行體育課程改革,使體育課堂帶給學生快樂、健康。
參考文獻:
[1]徐向宇.激勵理論在高職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2008(9).
[2]張正琴,彭恩嘉.試論孔子的教育思想對現代體育教育的啟示[J].甘肅教育,2007(7).
[3]童錦,縱艷芳.人文精神:對學校體育隱性教育的思考[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
[4]高鳴涵.體育教育工作者的良師益友:《學校體育大辭典》評介[J].中國學校體育,1997(4).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