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冬云
(樂山市樂山五中)
摘 要: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實驗的學科,生物的概念、定律往往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來源于實驗、實踐,又反過來指導我們的生產實踐。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實驗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需要,同時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創新和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實驗教學;反思
生物學是一門集實驗性、實踐性及科學性于一身的自然科
學,生物的概念、規律往往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來源于實驗、實踐,又反過來指導我們的生產實踐。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幫助學生實現由現象到本質,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飛躍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實驗教學,認真做好實驗教學,不僅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需要,同時由于實驗本身的直觀
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鍛煉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創新和探究的能力。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更應該體現出來,這是培養學生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的一個突出手段。
在多年的實驗教學工作中,根據課程設置、本地實際開展了相關的實驗,我對生物實驗教學的一些想法反思如下:
一、利用實驗教學,調動和激發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由于其心理和認知特點,對生物實驗課有著很大的興趣,課前常滿懷好奇與期待。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上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模仿,要相信學生,允許學生實驗中的失誤與失敗,鼓勵他們通過實際操作掌握知識點,分析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進而總結得與失,直至實驗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心。但在放手實驗時,學生要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總結實驗結論,否則學生會盲目地去實驗。只有這樣才能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二、實驗中要規范操作,認真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基本實驗技能
實驗前準備要充分,先了解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在預習時指導學生抓住每一步的關鍵,并在每個實驗步驟中規范操作,這樣才可以收到好的實驗效果。如在學習使用顯微鏡時,取鏡的方法,安放的位置,左右眼的分工,強調兩眼同時睜開,要注意糾正學生用右眼觀察或閉著右眼的習慣;選擇物鏡時,是轉動轉換器選擇物鏡,應及時糾正學生直接轉換物鏡的錯誤操作。這樣讓學生從一開始操作時就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觀察也是一種能力。實驗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出現相應的實驗現象,而對實驗現象的認真觀察分析,是達到實驗目的、探索實驗結果的關鍵。但學生在實驗中往往重視過程,忽視觀察、分析,實驗做完了卻沒有達到相應的實驗目的。如在觀察單子葉植物與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時,要觀察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進行比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觀察的目的。
三、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做好生物實驗
教材是國內發行,各地都可使用,但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由于所處的環境條件不同,同一個地方由于所處的季節不同,準備所需的實驗材料的難易程度也就不同,所以實驗中要結合實際巧用實驗材料。比如《觀察花的結構》時已是冬季,根本找不到桃花,因此就用本地很常見的大白菜花來替代;用米湯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糨糊,讓實驗簡單易行。驗證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時,銀邊天竺葵理論上是理想的實驗材料,但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發現銀邊天竺葵的綠色部分很難脫色,達不到理想的實驗效果。我用卷心大白菜替代銀邊天竺葵,在晴天的午后采集大白菜,馬上實驗,用卷心大白菜的卷心部分白葉和外面的綠葉分別替代銀邊天竺葵的銀邊和綠色部分,實踐證明,實驗的現象非常明顯,能得到很好的實驗效果。本實驗中需注意的是卷心大白菜要用剛采摘的,防止有機物轉運,采摘的時間是一天中光照幾小時待綠葉部分有機物有一定的積累后,所以我選擇在晴天的午后。
總之,生物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還有許多有待大家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摸索。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把生物科學以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揭示在學生面前,一定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同時將課標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體現在生物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楊重云,李勝娣.《生物學教學》期刊中有關實驗教學研究文獻統計分析[J].生物學教學,2009(9).
[2]郭貴仙.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幾個問題[J].生物學通報,1995(6).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