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剛
(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上砂第一中學)
摘 要:新課程理念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探討,通過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素質。努力構建適合學生學習的模式,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基礎和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教學評價
一、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
所謂課堂設計,主要針對的是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將自己已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術進行結合,分析現在出現的問題,進而使課堂教學得以優化的過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指的是通過文字這種形式將課堂教學中的設計活動表現出來,因此所謂課堂教學設計的評價,就本質來說也就是對課堂教學設計內容的評價。教學設計評價的本質是從教學活動的過程和取得的結果兩個方面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引導教學設計朝著教學目標的方向而努力。由于對所有的學生都采用的是統一的評價標準,因此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開創,同時也不能顯示出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的主體地位。而生成性的教學評價卻是多樣化的,它可以根據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內容的不同設定出不同的考核方式,對學生采取不同方式的評價標準,它能夠更加客觀地、真實地反映教師教學的效果,同時能夠有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促進教師對自我的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同時做出正確的評價,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新課程理念下物理教學評價中的關鍵點
(一)重視學生的參與程度、自主性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事實過程中過于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應當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創新,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促進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基礎性的自然科學,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在教學活動當中,應當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內容,確定學習的目標,然后制訂出適合的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在認真思考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主動學習,獲取積極的情感體驗。只有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才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更加注重過程而非學生的成績
以往的教學活動大都是進行傳統的考試,通過分數來評定學習成績的好壞,但是這只能判斷學生在某一個階段的學習效果,卻不能夠長期展示學生學習的效果,對學生長期的學習顯得不夠公平。考試成績只關注共性發展,忽略個體獨特性,分數顯得過于重要,這種方式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在日常學習中,每一章節的教學任務完成后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總結評價,可以采用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的方式改變物理學習現狀,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發展,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不僅需要關注學習效果,還需要關注學習過程,整個學習活動過程都要貫穿教學評價。
(三)重視學科能力和個性發展的評價
學科能力指的是學生掌握學科的特殊性和學習學科的智力和能力部分以及學生學習某學科的學習能力。在初中物理學習活動當中,應當從物理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個性發展主要源自于后天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發展,要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
(四)更加注重評價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物理教學評價是根據物理課程教學實施的現狀,通過系統的調查和比較,對學生學習物理這一學習活動進行有效的價值判斷,通過幫助學生和家長達成學習的共識,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質量,教學評價才能夠真實有效。
確保教學評價的準確性,教師需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說過,所謂公正,就是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面對有差異的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威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樹立評價的權威,使教學評價更加有效,從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溫暖,進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和傳統的教學計劃不同。教學目標、師生角色、教學活動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是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設計的。真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在明確學習需要、學習者特征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制訂出合理的教學策略,選擇恰當的教學媒體,并為師生提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實施文本。
參考文獻:
[1]劉婧.國內有效教學定義及評價標準研究現狀淺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1).
[2]楊青.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體會[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2(8).
[3]余文森.有效教學三大內涵及其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12(5).
編輯 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