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楊
中圖分類號:G812.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對樂山市市區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調查,發現樂山市市區中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存在問題并提出建議,激勵廣大師生積極的參加到大課間體育活動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形成終生鍛煉的體育觀念。
關鍵詞 中小學 大課間 體育
我國的體育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民族素質,提高整個名族身體素質的根本就是從青少年開始,教育部在《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中提出要保證學生每天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鼓勵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到鍛煉中,培養終生鍛煉的體育觀念,如何更好的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了體育教育領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樂山市市區中小學大課間開展存在問題
(一)觀念落后,思想意識欠缺
大部分學生、家長和科任老師都認為體育鍛煉不重要,保持著傳統“體育無用,文化第一”的落后觀點,認為鍛煉可有可無,這種錯誤的觀點影響了幾代人,并且造成的后遺癥也逐漸顯露出來,青少年身體素質呈亞健康狀態、心腦血管疾病日趨年輕化、學生在學習或者運動中猝死等這類新聞已屢見不鮮,這些危險信號似乎在警示著我們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已經迫在眉睫。
(二)學校領導重視力度不夠
校領導是整個學校的核心,校領導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是決定一個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氛圍是否濃厚的重要條件,然而很大一部分校領導都過分倚重升學率和文化達標率,忽視了體育鍛煉對于學生的將來會產生多么積極的影響,對大課間活動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走形式”應付了事,檢查前松后緊。
(三)部分學校硬件設施落后,活動開展效果受到局限。
很大一部分中小學場地設施有限,不具備能開展體育活動的標準操場和其他硬件設施,學生和老師就算有積極性也無法順利開展。這也是導致大課間體育活動不能持續開展的重要原因。
(四)活動形式枯燥,不具吸引力
大部分中小學的大課間的活動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的課間操和跑步,內容形式單一,在對學生的采訪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不想進行體育鍛煉是因為“沒意思”,所以有些直接選擇請假或者不參加,相比之下,他們更愿意參加集體性強的小型對抗比賽,但由于學??陀^條件的限制,使得學生們對體育活動失去了興趣,抑制了學生的熱情。
(五)體育師資不足,專業能力存在缺陷
體育教師的體育課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體育教師的能力直接決定了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質量,但是現在很多基層中小學還缺少優秀的體育教師,體育課的開展都是由其他科目老師來代課;還有些學校體育教師的年齡偏大,又沒有新生力量的注入,先進的教學模式無法引進,傳統的授課方式也得不到改良。
(六)霧霾天氣頻繁,大課間活動開展受制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籠罩在霧霾的包圍中,中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期,長時間的戶外運動非常容易引起呼吸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并且霧霾天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會伴隨我們,據調查,每年會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會處于這種惡劣的環境,由此可見,體育鍛煉在這種環境中開展,對學生的身體更是一種慢性摧殘,就霧霾天氣下如何開展體育活動是近年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
二、建議
(一)更新傳統觀念,重塑體育觀
傳統的體育觀念已經嚴重影響學校體育的發展進程,要發展好大課間體育活動就必須打破傳統體育觀念的束縛,打碎“體育無用,文化第一”這種謬論,傳播“運動是營養”這種全新觀念,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形成長期堅持鍛煉的的好習慣。
(二)豐富活動形式,促進多樣化發展
大課間活動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出發點開展的體育活動,那么一切就應該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立活動形式,滿足參加大課間活動學生的需求,例如在大課間中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接力跑比賽,跳繩比賽,投籃比賽,即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加強校領導和老師的重視
在校園中組織好大課間活動,校領導和老師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學校領導應該立足實際,放眼未來,比如設立專門的評分考核機制,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的鍛煉情況與班級榮譽相結合,設立專門的獎項給積極參加鍛煉的班級,同時老師也應積極參加到大課間鍛煉中,一是為了為學生做好帶頭模范作用,二是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和維持安全秩序。
(四)改善場地設施,提升體育教師能力
學校應該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將寬闊場地改造成標準操場,以及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做到物盡其用;場地受到限制的,則進行一些鍛煉器材上的補充,不讓學生留下有鍛煉激情但是沒鍛煉機會的遺憾。引進優秀師資,讓有經驗的體育老師帶來吸引力與實用性兼具的鍛煉方法,組織老教師參與教學新模式的培訓學習,重新給校園注入充滿活力的血液。
(五)避開霧霾嚴重期,開發室內鍛煉方式
在霧霾天氣時,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制定不同等級霧霾天氣的鍛煉預案,創新室內體育運動的開展方式,突破常規體育教學的束縛,在霧霾嚴重時,組織學生在教室內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室內體育基礎設施,克服天氣原因的困擾,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偉.體育大課間長效性評價機制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
[2] 周萬征.體育大課間活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體育師友.2011(4)..
[3] 孟憲劫.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幾點思考[J].體育教學.2004(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