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鋒
[摘 要]數學在小學階段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關于數學,很多學生雖然在初始學習時充滿興趣,但是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他們的興趣往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作為教師,必須要掌握科學的興趣培養策略。本文主要就筆者的教學經驗探討小學數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取得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學習興趣,數學有著極強的思維性與抽象性,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起來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若教師沒有及時的幫學生來答疑解惑,會嚴重制約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分析
興趣是一個人渴望和了解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他們可以對某項事物產生興趣,就可以從心底里來接受他。小學生的興趣有著這樣的特點,他們首先產生的是直接興趣,再慢慢轉化為間接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學習活動并沒有直接的認識,他們僅僅對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感興趣。此外,小學生的興趣會從不穩定轉化為穩定,他們的注意力并不集中,會很快產生興趣,但是也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學生是學習興趣的培養主體
就我國的教學體系來看,對于小學生的教學大多還是采取灌輸式模式,無法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常常不集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注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為他們創設出寬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
(二)利用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知識非常的抽象、復雜,學起數學來也存在很多的困難,如果教師可以將生活與數學聯系起來,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那么學生便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此外,采用這樣的模式可以讓數學課堂比傳統的模式更加的具體、生動,讓學生認為數學樂趣是非常有樂趣的,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線段》這一課的教學中,在上課前,可以先讓學生準備好吸管、鉛筆、藥盒、牙膏盒、彎鐵絲等他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講課時,先讓學生拿出自己實現準備的實物,大家一起來看看、摸摸,然后再利用教具引入線段概念。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學生學習的緊迫感,讓數學與生活變得更加接近,從而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
(三)課堂教學游戲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益渠道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把握好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特征,適當的將一些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小游戲、小活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中。例如,在關于物體與圖形這一刻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正方形、圓形、長方形等物體先藏在一個箱子之中,讓學生伸手來摸一摸,說出自己摸到的物體形狀,如果學生回答正確,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回答錯誤的話就要將物體拿出,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游戲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此外,為了讓學生記住和熟悉數字,可以在課堂上實施指令動作的游戲,先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座次數,那么教師在說到,幾號同學起來吃蘋果時,對應號碼的同學就需要馬上站起來,并做出咬蘋果的動作。采用該種數字小游戲可以讓課堂學習氛圍馬上被調動起來,還可以幫助教師來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利用激勵措施鞏固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教師和家長對他們的鼓勵都可以讓孩子們產生滿足感,因此,作為小學教師,要經常使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來贊揚學生,給學生予以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他們充分的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好數學,在教學過程中,要對給學生肯定和鼓勵,即便學生回答或者思考的方向是錯誤的,教師也不能批評學生,更不能貶低學生,要多用鼓勵的語言來肯定學生的思考和努力,微笑著告訴學生,一時的錯誤是沒有關系的,只要自己努力、主動的來思考、學習、探究,就可以充分施展出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升數學學習的成績。
三、結語
小學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對數學這門課程產生興趣,數學教學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通過創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問題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歸屬心理、以疑導學,激發求知欲望,相信只要各位數學教師做到以上三點,您的數學課堂將會更加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參考文獻:
[1]李宇輝,李保臻. 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J]. 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14(02)
[2]田玉萍. 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教學策略研究[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18)
[3]趙艷輝,石迎春.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對“買新書”的個案分析[J]. 現代中小學教育. 2012(11)
[4]郭忠義. 錯誤的共識 決不是科學——數學應用題表述引發的思考[J]. 內蒙古教育. 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