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迪
【摘 要】信息技術這門新興學科與符合時代潮流和社會規范的思想觀念、道德準則結合起來,就能使信息技術學科中可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更加豐富,在增強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信息素養;愛國主義;競爭意識;遵守公德
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應盡的神圣職責,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青少年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經驗的豐富,對社會某種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理論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并伴隨著認識出現了愛慕與憎恨、喜好與嫌惡等情感體驗。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格健全發展的重要時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發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授業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立場、觀點、方向和態度,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學生做適時、恰當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
信息技術課作為與社會生活聯系密切的一門專業技能課,它偏重于實踐,偏重于操作,身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和辨析能力,能夠根據信息技術課的學科特點,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實踐中整合、穿插、滲透進符合時代潮流和社會規范的思想觀念、道德準則,充實信息技術學科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激發愛國熱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是一種崇高的責任,是民族偉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熱愛祖國是每個公民必須具備的思想道德之一,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學科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素材,比如:我國擁有“龍芯”、“漢芯”等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擁有成熟的WPS辦公軟件、用友財務軟件以及金山毒霸、瑞星、江民等各種殺毒軟件;現在計算機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事例,比如,在excel的教學中,引入我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數據進行表格制作、平均值計算、排序、數據統計和圖表的運用的教學。通過實例,不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而且通過學生對我國經濟發展數據的分析,體會到我國經濟的發展。激發出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讓學生以生在中國為自豪。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不足之處,我國所使用的應用軟件和計算機硬件,大部分是由外國研發出來的,比如軟件office系列、編程語言、圖形處理軟件、工程控制軟件,硬件中央處理器、顯卡芯片、主板芯片、硬盤等等。而中國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占有率很少,大部分市場被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占有。教師通過課堂讓學生認識到祖國在這方面的落后情況,鼓勵學生發奮學習,改變落后狀況,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培養團隊意識,提高競爭意識
順利步入社會,在職場取得驕人的成功,是每一名職中生的夢想和追求。而要想達成理想,就要學會與人合作,溝通交流,能組織、協調可利用借助的各種力量,信息技術教學的課堂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和載體,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教師一定要多給學生創造相互幫助、交流合作和支持的機會,比如,課堂上教師在教學內容告一段落后,可以布置一些比較復雜的自學內容,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討論,解答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同學間相互幫助、交流合作和支持帶來的友誼和真情,從而為以后在工作中順利展開團隊合作,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愛護公物,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學生時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好習慣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信息技術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上機實踐的操作過程中,如果對計算機設備不加愛護,隨意或任意部規范操作,把計算機當作玩具,私自安裝游戲軟件,或者不按操作規程,那么勢必會對計算機造成損傷,減損計算機壽命,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在上機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做愛護保養計算機的表率,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計算機,為學生樹立榜樣。并細心指導教育學生愛護計算機設備,不厭其煩地強調規范的操作步驟。比如,在講解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時候,要指導教育學生為了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保護計算機內數據的安全,一定要嚴格按照Windows中正確的開關機步驟操作。由于在信息技術課程中,給學生留有很多的自主時間,所以在日常的信息技術課堂上,可能難免會出現上課時大聲喧嘩、亂扔紙屑、嚼口香糖、隨地亂吐痰等不文明現象和行為。對于這些不良現象和行為,教師要嚴令制止。上課時要固定座位,每次上課之前讓學生檢查桌椅處是否干凈,下課時由課代表再檢查一遍。同時,利用方便的網絡資源,多讓學生看一些關于社會公德的短片,引起學生的共鳴,使不文明的現象減少或消失。
四、培養良好的網絡道德,樹立健康的信息意識
中職生一般自控能力較弱,辨別力較差,極易受外界影響和干擾。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日新月異的網絡空間,更加快捷的知識傳播,對他們充滿著無限的吸引力,是極大的誘惑,讓他們深陷網絡之中,不能自拔。誠然,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很多格局,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有正面的,利于青少年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但也有負面的,如大量不健康的虛假信息、虛假新聞,甚至是低俗腐朽丑陋的東西。由于青少年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如不加以及時準確的引導,這些假惡丑的東西必將對青少年的道德領域和精神世界帶來很不利的消極影響,甚至對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產生巨大的危害,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這就給中學生的網絡道德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讓學生全面地了解網絡知識掌握網絡技術,讓他們了解到網絡社會的復雜性,認識到網絡對人既有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不斷加強網絡道德要求的宣傳教育,大力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正確引導學生上網,讓他們懂得如何利用網絡去獲取知識、獲取有益信息,讓他們懂得如何判斷是非、辨別善惡、分清美丑,教給他們如何抵制黃色信息、封建迷信信息乃至反動信息的侵害,教他們給如何利用網絡去積極正面接觸社會、認識社會、服務社會,如何從中獲取正能量。此外,還要指導學生去了解與信息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給學生一些發人深省的案例,讓學生從案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培養他們遵紀守法的法制觀念,讓他們養成在信息技術的實踐活動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與行為習慣。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是信息技術教學本身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補充。信息技術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大力搜集德育素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在課堂中培養好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恰當地做好德育滲透。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應該通過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在增強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加強自身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