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娜+王秋娜+劉媛+陽靈芬
摘 要:以興建昆明呈貢大學城為背景,各高校紛紛舉債,從負債至今,新建新校區舉債的學校的債務風險情況值得關注。文章以某醫科大學負債情況作為研究對象,以其2009-2014年財務決算數據作為數據來源,計算分析在負債期間財務指標的情況,顯示該校在負債期間,按時還本付息,財務狀況良好,債務風險較小,學校發展穩定,并沒有因負債帶來發展制約和債務危機。
關鍵詞:財務風險 高校債務 建議
中圖分類號:F8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218-03
2011年《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至2020年)》提出云南省教育發展目標,即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從2009年的59萬人,要發展到2015年的100萬人,2020年達130萬人,毛入學率從2009年的17.57%,要發展到2015年的30%,2020年達到40%。云南省為實現此教育目標所做的重要前期準備工作,就是在響應國家高等教育擴招政策而形成的昆明呈貢大學城構想。呈貢大學城基本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通過銀行貸款、學校自籌、資產置換等渠道,但各個高校普遍通過向銀行貸款作為籌措資金的核心來源。自2009年以來,昆明高校陸續完成老校區至呈貢大學城的搬遷工作,呈貢大學城高校校區全部投入使用,各高校也在逐年歸還基本建設貸款的本金和利息。隨著這幾年國家經濟下行的壓力,財政對高校的撥款增加幅度不大,但對高校建設的要求更加全面,舉債給高校的存續發展帶來機會的同時,是否也衍生出財務風險。本文試通過以某醫科院校為例,通過計算高校財務總體失衡風險、高校資金運作風險和高校債務風險中的部分財務指標,選取2009年至2014年財務決算報表數據作為數據來源,縱向評價此醫科大學從建設新校區舉債至今,負債到底給高校帶來更多的是風險還是機遇?具體來說,因償還貸款和利息導致資金不足,負債是給學校的教學、科研等帶來發展阻力,發展不到位,還是負債保證新校區建設,為高校擴招的穩健發展提供硬件基礎保障。最終探討如何正確的控制負債防范風險和合理有效的利用負債促進持續發展。
一、呈貢大學城某醫科類院校負債基本情況
某醫科類院校為積極響應呈貢大學城建設號召,自2006年開始向多家銀行舉債,2009年主校區搬遷至呈貢大學城,截止2009年末,各途徑負債合計8億元之多。從圖1中可以看出,此高校2009年至2014年每年都在歸還貸款本金和利息,貸款期末余額遞減,在五年中并未增加新的負債。從圖1中可以看出,高校的舉債的主要投入在新校區建設,在其他方面使用甚微。
二、選取債務評價指標
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有效性,本文選取高校財務總體失衡風險、高校資金運作風險和高校債務風險作為一級指標,高校財務總體失衡風險選取計算收入支出比率、自籌收入能力、凈存款占總支出比率3個二級指標,高校資金運作風險選取凈資產收入比、自由資金動用程度2個二級指標,高校債務風險選取資產負債率、負債收入比率、產權比率、現金比率4個二級指標。
三、數據來源
根據選取的9個典型指標,本文從2009-2014年財務決算報表中收集總收入、總支出、資產總額、負債總額、貨幣資金、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其他收入、附屬單位繳款、期末凈資產、應收賬款、校辦企業投資、事業基金、專用基金等16個財務基礎數據,利用財務管理中相關公式計算上述10個指標的具體數值,具體計算結果如下表:
四、分析結果
(一)高校財務總體失衡風險結果分析
2009年至2014年五年間,該校收入支出比率一直大于1,即總收入大于總支出,說明高校該年度財務運行正常,未出現赤字,有償還負債本金和利息的基本保障。
凈存款占總支出比率這一指標的計算,使用貨幣資金作為凈存款的數據來源,該校無債權投資,貨幣資金即銀行存款和庫存現金之和。2009-2014年貨幣資金占總支出比率除2011年偏高和2012年偏低以外,基本上處于良好的狀態,說明學校財務狀況穩定,財務潛力尚有挖掘空間。其中2011年偏高的原因是2011年國家因培養醫學類學生成本較高,故提高生均撥款,而學校當年在劃分經費使用時暫時未將此部分納入預算。2012年偏低,是因為2012年是歸還貸款本金最多的節點,歸還總貸款額近70%。
自籌收入能力指標可綜合衡量高校通過不同渠道籌措資金的規模和效益,直接反映高校籌資能力,間接反映高校對財政資金的依賴程度。計算結果顯示,該校六年均值36.52%,此高校自籌收入能力良好,也就是說高校自我發展能力良好,高校運轉正常。
(二)高校資金運作風險結果分析
凈資產收入比率衡量高校單位凈資產能創造收入的能力,凈資產收益率最低不能低于銀行年利率和三年加權平均收益率不得低于6%。該校六年間凈資產收入比率平均值在39.4%,相較于上述比較數據,該高校凈資產收益能力較強。
自有資金實際上是高校可以自主支配的資金,具體指事業基金加專用基金減留用基金的部分。自有資金動用程度指標是高校應由自有資金承擔的應收賬款、對外投資、借款的期末余額與自有資金期末余額的比。一般該指標不超過100%,數據顯示,該高校自由資金動用程度較高,2014年顯得尤為突出,長此以往,高校未來的發展有可能受到制約,需要持續關注此項指標。
(三)高校債務風險結果分析
資產負債率,是評價學校負債水平的綜合指標,可反映學校總資產中通過負債籌集資金的比重。該指標值越低,說明學校的凈資產存量大,具有較強能力抵御債務風險。2009-2012年該校資產負債率平均在10%以下,資產負債率偏低,2013-2014年資產負債率平均在21%左右,原因是2013年新的會計制度要求基建賬并入學校大賬,相應的基建產生的資產和負債也并入計算資產負債率,從而導致指標值提高。
負債收入率反映高校單位收入中負債資金的比重,在不考慮支出的前提下,可衡量高校收入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指標值越低,償債能力越強,一般認為負債收入比例40%是一個臨界值,在此附近小幅波動都是正常的,幅度過大就有可能存在風險,會給企業財務帶來負面影響。該校負債收入率2009-2014年平均值為43.3%,在合理范圍內波動,2010-2012負債收入率偏低,2013-2014年負債收入率偏高,原因是2012年以前基建賬和學校會計大賬分開核算,基建借款并沒有在學校負債總額中得以反映,而該校負債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基建項目,所以此處參考2009-2014年平均值來判斷負債收入率合理性。
產權比率是指負債總額與凈資產的比值,是衡量高校財務結構是否穩健的重要標志,可反映高校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是反映高校長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該校6年的產權比率均值為15%,產權比率低,顯然是財務風險較低、資產回報較低的財務結構。
現金比率針對于高校可以調整為貨幣資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是衡量高校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現金比率高,說明該校具有較強能力直接償還流動負債,若該指標過高,則說明流動負債利用效率不高,若該指標過低,則表明高校現金匱乏,可能會存在資金不足支付的風險。現金比率一般最佳為20%以上,該校現金比率在2009-2012年過高,2013-2014年現金比率相對趨于正常水平,也是由于基建并賬財務政策變更造成的。該校現金比率一直都顯著高于20%,說明該校在資產運營管理方面沒有充分發揮流動負債的效用,現金類資產獲利能力不高,間接導致機會成本攀升。
五、結論
本文主要選取某醫科院校的6年期財務決算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得出結論如下:
衡量高校財務總體失衡風險的收入支出比率始終大于1,表示該校有結余積累;貨幣資金占總支出比率平均在52.21%,財務潛力良好,流動資金充足;自籌收入能力指標穩定。
衡量高校資金運作風險的凈資產收入比率合理,凈資產收益能力較強;自由資金動用指標平均值在1.57,在2009、2012和2014年均超過基準值1,參看基礎數據,是因為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金額較大所致,獨立看此項指標,高校未來發展可動用資金有限,但綜合全部指標來看,該校整體財務情況尚佳,該指標后續應持續關注其變動情況。
衡量高校債務風險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在12.46%。從債務風險角度來看,抵抗債務風險能力較強,凈資產加多,但從合理有效利用財務杠桿能夠加速發展來看,財務杠桿作用并未充分發揮作用;負債收入率比值只有15%,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自有資產對償還貸款具有較強的承受能力;現金比率較高,高于一般情況下界定的20%,與資產負債率和負債收入率過低,共同反映出負債未被充分利用,流動資產也未充分調用,會受通貨膨脹等市場系統性風險的影響造成資產貶值,變相資產流失和損失。
綜上,評價該校的9個財務指標中,在2009-2014年間,該校整體財務狀況良好,債務風險較小,并沒有因為建設新校區舉債,每年歸還貸款和利息,給該校發展帶來過多的限制,但是偏低的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過高的現金比率,說明該校流動負債、流動資產運用不足,資產和負債運營和拓展創新還有待于進一步提升。雖然自有資金動用程度指標值不在合理區間,但并不影響綜合評價結果,應加強關注該指標。
本文主要是從時間縱向角度計算分析某醫科院校在負債期間的財務風險變化情況,以及負債是否給學校整體運營帶來發展阻力,若能夠收集大學城建設的各個高校的財務決算數據,可展開橫向比較研究分析。
六、建議
(一)建立債務風險評價長效機制
債務風險是隨著整體財務情況不斷發展變化的,不能僅僅是靜態的觀察其歷史數據,總結經驗,還要構建適應整體高校持續發展的動態的評價指標體系,定期不定期測算指標體系中的數值,根據高校發展需要和不斷提高的財務管理需求,能夠對債務風險的情況進行預警,并確定相對合適的債務規模。同時,根據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及時調整財務管理的舉措,在債務風險低、償債能力強的情況下,適當利用債務來促進高校更快更好地發展,提高學校產學研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能力,為新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在自評的基礎上,在一定的周期內,也應該邀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咨詢公司等對評價指標體系和預警情況進行再評價,以保證債務風險評價的客觀準確,具有實踐指導意義。
(二)加強資金管理方面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財務的會計主要是預算會計,資金運營素質和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隨著國家經濟下行的壓力,未來幾年財政撥款基本不會增加,甚至還有可能出現下滑,國家對高校的管理也會逐漸“放權”,趨于市場化的管理,這樣的趨勢之下,自有資金的運營會顯得尤為重要,同時防范資金運作風險更是要常抓不懈。這樣的未來發展趨勢,就要求高校財務人員在遵紀守法、執行各項財務規章制度的同時,要堅守職業道德,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拓寬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關注國家宏觀經濟情況,提高政策水平和分析預測風險的能力。
(三)合理有效發揮財務杠桿作用,促進學校穩中有升地持續發展
學校的財務杠桿不高,債務風險較低,固然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未來國家整個的GDP增長速度漸緩,如果高校想在既有的發展上有所突破,還是要下一定的功夫。無論選擇怎樣的發展路徑,都需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財務保障。財政撥款和創收能力的局限性,僅僅依靠自有資金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充分發揮資產的獲利能力和合理負債是必然趨勢。
[基金項目:課題立項編號:2014JY-Y-24,大學城高校債務風險防范與教學科研經費安全保障機制探究(以XX大學為例),昆明醫科大學2014年校級教研教改立項一般課題;2015C004Z,大學城高校債務風險防范機制的研究,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
參考文獻:
[1] 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J].云南教育(視界實證版),2011(6)
[2] 熊娜.昆明市呈貢大學城基本建設債務形成的分析及化解[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11)
(作者單位:昆明醫科大學計劃財務處 云南昆明 650000)
(作者簡介:熊娜,大學本科,高級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王秋娜,,碩士研究生,助理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相關工作;劉媛,碩士研究生,助理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相關工作;陽靈芬,碩士研究生,助理會計師,主要從事財務相關工作;通訊作者:王秋娜。)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