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偉
摘 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其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經營戰略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前途,因此選擇正確的經營戰略顯得十分重要。文章從界定中小企業、企業戰略以及兩者關系等概念出發,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經營戰略的現狀,進而提出了虛擬經營、戰略聯盟、專一化戰略等三種可供選擇的經營戰略,并做了適用性分析。
關鍵詞:中小企業 經營戰略 戰略管理 現狀選擇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280-02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中小企業劃分
我國目前對中小企業的劃分標準為2003年國家經貿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統計局研究制訂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家統計部門據此制訂大中小型企業的統計分類。根據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于2002年6月29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精神,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于2003年2月19日發布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的通知》(國經貿中小企〔2003〕143號),對主要行業的中小企業的標準作出了明確的界定。該標準是根據企業職工人數、銷售額、資產總額等指標,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的。按照《通知》的規定,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應該按照以下標準認定。以工業為例,中小型企業須符合以下條件: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及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及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目前我國約有43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3%。應該說,我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屬于中小企業類型。
(二)企業經營戰略
經營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更具體地說,經營戰略是在符合和保證實現企業使命的條件下,在充分利用環境中存在的各種機會和創造新機會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同環境的關系,規定企業從事的事業范圍、成長方向和競爭對策,合理地調整企業結構和分配企業的全部資源。從其制定要求看,經營戰略就是用機會和威脅評價未來的環境,用優勢和劣勢評價企業現狀,進而選擇和確定企業的總體、長遠目標,制定和抉擇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三)企業經營戰略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不同以往的經營環境。特別是隨著“入世”大門的打開,我國中小企業還要面對進口商品的強烈沖擊,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中小企業必須制定、實施適合自身條件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并兼顧各時期社會各因素的短、中、長期的經營戰略,以形成其獨特的競爭能力。經營戰略分析企業的內外環境和企業的能力,并建立理想的企業經營計劃,因為經營戰略是實現企業的前景和目標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和基礎。只有具有長遠的發展眼光的經營戰略,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起到正確指導企業利用有限的資金、人力、物力等,隨時適應市場在各個時期的需要,不被市場所淘汰掉。
二、我國中小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現狀
(一)企業戰略管理意識模糊
不少中小企業經營者長期以來重戰術、輕戰略,哪個賺錢干哪個,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只注重生產技術層面的管理,對經營理念、經營戰略等重大問題要么忽視,要么不懂。有時為了眼前利益,甚至違反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缺乏長遠打算和擴張動力。經營的盲目性、投機性、隨意性特點突出。這些企業往往經不起誘惑,追逐“熱點”,而跌入多元化陷阱。
(二)經營活動的范圍狹窄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素質偏低,其產品技術含量低、質量差、成本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主要面向國內市場,難以開拓國際市場,加入WTO以后,中國的市場完全開放,各類經濟制度和法規逐步完善,企業間平等競爭的機制正在形成,以“低、小、散”起家的中小企業的生存“夾縫”已經越來越小,可鉆的“空子”越來越少,在資金籌措、市場進入、信息獲得等方面都處于不利地位。中小企業的活動范圍和發展空間將面臨大量跨國公司產品的嚴峻挑戰。
(三)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失誤較多
由于中小企業創業型的比較多,管理者來自不同階層,很多不是職業經理人,沒有受過正規的工商訓練,加上社會認識和待遇的偏差,難以吸引到高素質人才,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故經營管理中的失誤較多。
(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部分地區、行業市場秩序較混亂我國一些地方政府為維護本地區局部利益,實行地區封鎖政策,造成地區之間產業結構雷同、重復建設、投資分散,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低下,落后企業往往得到特殊照顧等一系列問題。入世后,外國產品和資本將面對統一開放的全國市場,而國內企業卻仍受制于地區壁壘,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暢。進入地區外市場,尤其是跨地區投資和資產重組,依然阻力較大。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造成部分地區、行業,市場秩序比較混亂。
三、中小企業不同經營戰略的選擇
中小企業制定經營戰略時首先要力爭在方向上、類型上作出最佳選擇。在戰略選擇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企業未來產品經營方向與生存發展戰略一致原則;企業具體環境與經營戰略一致原則;企業潛在核心能力與經營戰略一致原則;多種類型最優化選擇原則。在此原則基礎上,根據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戰略定位上的現狀和特點,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可以考慮以下幾種經營戰略:
(一)虛擬經營——發揮資源配置優勢
虛擬經營實質上是借用、整合外部資源以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種資源配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企業可獲得諸如生產、設計、營銷等功能,但卻不一定擁有與上述功能相對應的實體組織。虛擬經營注重對資源的利用,而不是控制資源,它追求的是盡量弱化實體組織結構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資源,達到全方位“借力造勢”的目的,其顯著特點之一是相關企業仍保持獨立法人地位。所以,虛擬經營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有杠桿作用,其結果是使現代企業的組織結構與運作模式發生根本變化,其內向配置的核心業務與外向配置的業務緊密相連,形成一個關系網絡,即虛擬經濟組織。企業的運作和管理也將由“控制導向”轉為“利用導向”。虛擬經營對我國中小企業而言,其意義無疑是相當深遠的。因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專業化分工是中小企業虛擬經營組織的主要聯系紐帶,也是其實施虛擬經營的現實基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中小企業的虛擬經營戰略成功實施成為可能,信息技術為中小企業鑄造了一個與虛擬經營戰略對接的全新平臺;制度創新其實是虛擬經營的雛形,是由中小企業創造出來的一種能夠變大變小的技術先進的組織形態,是一種典型的虛擬經營方式;技術創新優勢與大型企業等級結構復雜及低效率投入相比,它的驅動機制更為有效,創新要求更為迫切,創新成本較低。因此,憑借這些優勢,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虛擬經營的有利條件,積極進行虛擬經營。
(二)戰略聯盟——形成競爭合力
所謂戰略聯盟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為了一定的目的或實現戰略目標,抓住和利用迅速變化的市場機遇,通過一定方式組成的優勢互補、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動的松散型網絡組織。戰略聯盟是自發的,聯盟各方保持著原有企業的經營獨立性,具有邊界模糊、運作高效、機動靈活等特點。對于每個成員企業來講,實質上就是一種借勢的策略,借助外力,對外力和企業外部的資源優勢進行整合,實現聚變,創造出超常的競爭優勢。因此,戰略聯盟使企業能夠以“系統的力量”對付“個體的力量”,容易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對已經形成資金、技術、規模等優勢的大型企業的強大的競爭,中小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不局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與手段,連橫合縱,發揮每個企業自身優勢,用整體的競爭力面對大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
(三)專一化戰略——制造局部市場優勢
專一化戰略的本質是在一定市場范圍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或差異化戰略。所謂專一化戰略,就是指企業僅關注于某一特定的用戶群,或者某一特定的地理市場,根據客戶的特點為他們生產專用的產品或提供專門的服務,從而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大公司更愿意在成熟的行業中競爭,而小公司更傾向于在競爭不太激烈的細分市場內尋找機會。通過在一個狹窄的細分市場上,實施差異化戰略或者成本領先戰略的新創企業,可以使競爭者無法進入,或者不愿進入的企業所在的細分市場。
采用這種戰略對于中小企業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是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擴大生產批量、提高專業化程度和產品質量,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增加收益,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二是隨著需求多樣化和專業程度的提高,大企業也普遍歡迎這些專業化程度高、產品質量好的中小企業為其提供配套產品,從而中小企業能夠逐漸走上以小補大、以小搞活、以專補缺、以精取勝、以精發展的良性發展道路。
中小企業采用這種經營戰略使其經營目標集中,管理上也比較方便,有利于提高技術,爭取有利地位。但是另一方面,采用這種戰略也給中小企業帶來不小的經營風險,因為它們往往過分依賴于某種產品或技術,一旦市場變化、需求下降就會給中小企業的生存帶來威脅。因此,為了盡量減少經營風險,采用這種戰略的中小企業必須選準目標市場;提高企業的產品開發能力,做好產品的更新改造工作,搞好市場營銷。
四、結尾
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與核心,中小企業在我國國家經濟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支持和發展中小企業是一項長期、穩定的基本政策,是我國公有制經濟制度下對市場有力而靈活的補充,起到了促進市場競爭、企業及商品的多元化等必不可少的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載體,而經營戰略是實現中小企業的前景和目標的最為有效的方法和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廣印.淺析中小企業的經營戰略定位[J].商業營銷,2008(08)
[2] 王鵬.淺析中小企業的經營戰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1(2)
(作者單位:寧波微科光電有限公司 浙江寧波 3150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