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在不斷發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如果說英美文學是人類文學中的燦爛寶庫,那英美戲劇便是這座寶庫中的珍寶,文化的影響是世界性的,我國受英美戲劇的影響越來越大,陌生化理論在現代英美戲劇中的應用,對于戲劇的發展,文化的交流,以及對人類的思考,都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現代英美戲劇;陌生化理論;應用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世界的文化通過互聯網傳輸到世界各地,英美戲劇作為這其中的優秀代表,對于世界文化的繁榮做出了關鍵作用。對于陌生化理論,在現代英美戲劇中的應用,是與英美戲劇的碰撞,產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極大的促進世界戲劇的發展,促進世界民族文化的交融,本文從多種角度出發,深入剖析現在英美戲劇,借鑒世界戲劇文化的發展,深入解析陌生化理論,把其在現代英美文化中的應用具體地闡述出來,使陌生化理論反而具有“親近感”。
一、現代英美戲劇
五四時期是我國現代戲劇的分界線,而現代英美戲劇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伴隨著文藝復興的開展,交通的便利,商業繁榮,歐洲優越的地理位置,世界各地區的文化交流碰撞,過去戲劇重視宗教含義的植入,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政治色彩愈加濃厚,到了都鐸王朝初期,戲劇形式變得多樣化,出現了從意大利傳入的“假面劇”,民間流行起了啞劇、鬧劇、滑稽劇。到了伊麗莎白時期,達到高峰期,大量高級文學家專門從事劇本創作,出現了悲劇和喜劇。英國的戲劇在英國軍隊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時達到鼎盛時期,莎士比亞逐漸聞名,創作出《哈姆雷特》《仲夏夜之夢》等優秀作品,二十世紀初是英國戲劇的另一個高峰,王爾德和蕭伯納逐漸為人們所熟知,經典劇目有《華倫夫人的職業》《認真的重要》,美國的戲劇歷史遠不及英國,一直籠罩在英國古典戲劇模式之下,直到十九世紀末,美國才擺脫英國的影響,實現民族化,帶有濃厚的商業化的影響。[1]
二、陌生化理論
俄國形式主義的代表人物克托.鮑里索維奇.什克洛夫斯基是陌生化理論的提出者,他說陌生化的實質在于不斷更新我們對人生,事物,世界的陳舊的感覺,把人們從那種狹隘的的日常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擺脫習以為常的慣常化制約。陌生化理論一經提出,便在世界化范圍產生了重要影響,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增添了新的色彩,促進世界文化發展,“陌生化理論”的影響范圍波及世界各處,將其融入到戲劇中,陌生化理論基于戲劇文化,是讓人擺脫傳統的思維定式,跳出意識的怪圈,作家在創作戲劇的時候,運用情節變換,時空錯亂,性別轉變等藝術手法,使作品不同于以往觀眾所熟悉的形式,帶給觀眾一種完全陌生的表達,為戲劇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
三、陌生化理論的應用
語言是一切文學形式最重要的表達手段,而戲劇語言則是劇本的基本材料。戲劇語言的特點多樣化,不僅可以達到口語化,個性化的效果,也富有詩歌的詩意,他要求表演者不僅要表達出角色的特點,還要形象生動,富有特色。作家在創作戲劇的時候,都會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風土人情,然后再去進行創作,所以,戲劇可以很好的反應一個國家當時的風土文化,它是對于一個時期的很有意義的敘述。如果作家運用不是本時代,非本國家的語言來創造戲劇的對白,就是戲劇語言陌生化的體現,通過增加文字游戲和專業術語也能產生陌生化的效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專業術語,文字游戲的接觸不多,所以自然會產生陌生化的效果,戲劇《天外邊》中,作者運用了當地方言,而且加入專業術語,增加了戲劇語言的張力,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戲劇的懸念性是一個優秀的劇本必不可少的因素,僅僅抓住觀眾的心理,反轉劇情,跌宕起伏的情節等都是戲劇懸念性的體現,引起觀眾的注意力,使戲劇更加富有意義。英美戲劇中的許多技法被作家們反復運用,早已沒了新鮮感,特殊技法的陌生化處理,則是一個有潛力的新的發展方向,一人分飾多角或者是一人有多重性格等表現形式,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的沖擊,劇中人物性別選擇或說限制是戲劇的另一個技法表現形式,《高位女人》是一部女性化電影,沒有一個男性角色,不僅呼應戲劇的主題,而且給觀眾強烈的陌生感,是對男女地位不平等的諷刺,是表現了作家對于公平意義的呼喚與追求。一人分飾多種角色或者多重性格,表現了人們已經對過去的人物單一的性格,或者說是善惡分明的角色感到視覺疲勞,過去傳統的人物設定也極大的不適應現代藝術的發展,所以,特殊技法的創新是戲劇繁榮的必經之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陌生化理論對于英美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陌生化理論的應用,使英美戲劇語言,表現技法以及表現力得到提高,為戲劇融入更多新奇的思想,為觀眾帶去陌生化的感覺,創新技法,使英美戲劇在世界戲劇文化的道路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陌生化理論對于英美戲劇的發展貢獻巨大,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陌生化理論都推動了英美戲劇的發展,不僅為戲劇提高了吸引力,也使世界文化寶庫愈加繁榮,為世界戲劇發展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張文鈺,錢激揚.人物服裝與女性主義觀—解讀卡里爾·丘吉爾的《優異女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S1).
[2]王菊艷.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婦女觀與文人學士的雅文化[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05).
作者簡介:劉芳(1983-),女,江蘇宿遷人,宿遷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文學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