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亮+彭思菡+何淑嫻

【摘要】目的: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慢阻肺急性發作期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92例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47例、觀察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觀察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經治療,觀察組在療效及各項肺功能指標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溫肺祛瘀化痰湯;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7)06-0112-02
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成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之后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急性發作期更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1]。常規的西醫治療僅能夠對部分癥狀進行控制,綜合療效欠佳。本研究將通過分組研究的方式,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的整體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92例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符合COPD急性發作期的西醫診斷標準[2],且急性發作時間<3d,排除惡性腫瘤、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以及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3]。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齡56~72歲,平均年齡(624±53)歲,病程6~10年,平均病程(69±08)年;觀察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齡55~71歲,平均年齡(619±48)歲,病程5~10年,平均病程(73±14)年。兩組上述一般資料統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接受持續低流量氧療、祛痰、抗感染以及布地奈德(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87)+沙丁胺醇(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3170)+異丙托溴銨(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118)三聯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肺祛瘀化痰湯治療,藥用:甘草6g,三七6g,細辛6g,法半夏10g,干姜10g,杏仁10g,紫菀10g,麻黃10g,川芎12g,陳皮15g,葶藶子15g,茯苓15g,射干15g。上藥加水500mL取汁150mL,3次/d。7d為1個療程,兩組持續治療2個療程
。
13療效判定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較治療前無改善或出現加重的跡象;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體征得到控制,中醫癥候積分減少>50%且≤75%;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體征明顯緩解,中醫癥候積分減少>75%且≤90%;臨床控制: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和陽性體征基本或完全消失,中醫癥候積分減少>90%[4]。對比兩組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標準對比兩組的中醫癥候積分[5]。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類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肺部通氣功能的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急性發作期患者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加重,因而也成為慢阻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時關于其有效治療方法的探討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之一。
慢阻肺急性發作期屬于中醫“喘癥”、“肺脹”的范疇,治療應以去痰止咳、祛瘀活血、溫肺平喘為主[6]。溫肺祛瘀化痰湯中三七、法半夏共奏祛瘀散結、化痰燥濕之效;干姜、川芎具有溫肺散寒、活血化瘀之效;葶藶子、麻黃、紫菀共奏泄肺平喘、鎮咳平喘、溫肺止咳之效;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甘草調和諸藥[7]。茯苓提取物還能夠有效抑制各類病原菌,細辛和麻黃堿能夠拮抗氣道異常痙攣、舒張支氣管平滑肌[8]。
相關臨床研究資料證實,TNF-α水平與呼吸道炎癥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患者TNF-α水平越高則患者的炎癥越嚴重[9];IL-8在中心粒細胞的激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0];其血清水平在慢阻肺急性發作期患者中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中醫癥候積分、療效和肺功能指標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發作期治療中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常琦.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80例臨床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 2012,39(06):1591-1593.
[2]武維平,金炎,馮淬靈. 益氣活血化痰方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組織形態學、肺功能影響[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第七次全國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一).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2004:6.
[3]張玉梅,何柳,覃少佳,等.針灸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新中醫, 2016,48(05):66-68.
[4]孫雪松,許國磊.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臨床觀察[J].世界中醫藥, 2015,10(2):199-202.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01-303.
[6]董國蕊,王玉霞.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和多索茶堿聯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4,14(4):691-692.
[7]張海龍,王明航,李風雷,等.中醫藥辨證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隨機對照試驗療效評價指標的系統評價[J].中醫學報, 2013,28(06):797-804.
[8]李雅芳.異丙托溴銨聯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5例[J].中國藥業, 2013,22(5):63-64.
[9]周丹,沈翠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醫發病機理研究近況[J].浙江中醫雜志, 2011,46(3):231-233.
[10]王程,蘇惠萍,張立山,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常見中醫證型與現代醫學指標的相關性探討[J].陜西中醫, 2013,34(11):1487-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