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摘 要 隨著新媒介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生產已經在當今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新媒體的開放性、個性化給傳統的新聞專業主義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發生了新的變革。新媒體的發展促使新聞專業主義發生了變化,新聞專業主義應該何去何從?文章對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專業主義進行反思與探究。
關鍵詞 新媒體;新聞專業主義;堅守與回歸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4-0016-02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新媒體時代,網絡的迅速發展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新聞資訊。傳播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媒體格局及傳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在“多對多”的傳播環境下,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并且伴隨著商業化的浪潮,記者們面對著巨大的利益,海量的新聞資訊是否能夠保證真正的客觀和公正?這無疑給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專業主義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
1 新聞專業主義的內涵和特征
新聞專業主義產生于19世紀30年代的美國,是在美國政黨報刊解體之后興起的,作為一個重要的新聞職業理念受到西方新聞工作者的推崇與恪守。新聞專業主義是一個理想的新聞理念,是一種獨立于任何權威之外的具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的一種新聞理念,也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自身必須具備的新聞素養和道德。新聞專業主義的精神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摒棄世俗的利益,勇于挖掘事實的真相,將最真實的事實真相還原于大眾的眼前。傳媒是社會的公器,新聞工作必須服務于公共利益,成為社會的觀察者、事實的報道者。新聞專業化將是新聞工作者恪守的最重要職業規范之一,傳播真實、有價值的訊息,呈現出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媒介公信力也是新聞專業主義精神的重要體現。真正具有新聞專業精神的新聞從業者要做到用事實說話,以公眾的利益為出發點遵守道德規范,并且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服務大眾的意識。新聞專業主義作為指導新聞從業者的一種意識形態,必須以公眾的基本利益為基礎,追求新聞的真實客觀,維護媒介的獨立性,做到“自律”與“他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將新聞專業主義作為從業信條,將推崇新聞的自由與客觀公正作為新聞專業主義的基本綱領,將服務公眾于社會責任作為新聞專業主義的目標綱領,在實際中踐行,在引領中遵從。因此,將新聞專業主義作為職業標準的最高準則是一種約束新聞從業者道德和素質的高尚精神。
2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
在新媒體的環境下,新媒體的即時性為新聞的報道在速度性和時效性提供了更好的途徑,但是隨著速度的提高,新聞內容的真實性以及深度性在新聞報道過程中逐漸呈現出新的問題,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專業主義也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困境。
2.1 新媒體時代新聞真實性與客觀性的缺失
在新媒體盛行的今天,信息的多元化導致各種信息泛濫,大部分信息帶有主觀性,一些信息經過流傳甚至出現謠言和虛假信息,嚴重侵蝕了信息的真實性,新聞專業主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在新媒體時代受到了嚴重的挑戰。為了追求速度和效率,新媒體時代出現的“新聞熱”現象,不僅缺乏對新聞的深度報道,也沒有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真實性與客觀性的缺乏極容易被社會中的不法分子所利用,運用謠言來給社會大眾帶來恐慌,傳播虛假新聞等。新聞專業主義最大的價值在于在新媒體廣泛運用的今天,新聞從業者要時刻保持自己的新聞專業精神,為受眾提供真實客觀的新聞資訊。面對商業化的利益與誘惑,應該秉持專業人士的職業和操守,用最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恪守心中對新聞事業的一份凈土。
2.2 新媒體時代媒介的越位與失位
新聞的報道最終是以人為主體進行報道,而媒介僅僅作為傳播的工具行使著傳播的中介,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傳播者難免受自身文化的主觀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偏差。媒體的越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表現為媒介審判與新聞侵權。新聞報道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滿足受眾的知情權以及進行輿論監督,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是在實踐報道過程中,媒介角色認知容易出現錯位,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容易變成審判的角色,新聞報道的內容帶有強烈的主觀主義色彩。正是由于新聞媒體這種先入為主引起的輿論沖擊,將新聞輿論導向了一面。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壓力下,媒介的失位主要表現在新聞侵權的愈演愈烈,有些媒介為了追求名利與知名度,往往運用一些吸引人們眼球的獵奇時間來贏得關注,為了滿足受眾窺私的心理而引發了新聞專業主義的越位與失位問題。
2.3 新媒體時代商業利益的操控以及文化消費主義的濫觴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新聞媒介不可避免地受到商業集團的影響,網絡的“多對多”形式讓人人都擁有話語權,人們依靠新媒體發布信息需要一定的平臺,帶有商業利益的集團在壟斷信息,操縱傳播這些發布平臺的同時也喪失了對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在新聞消費主義的指導下,大眾傳媒為了迎合受眾需求,新聞被當作產品來銷售,新聞內容日漸低俗、煽情,充滿娛樂化,拋棄了原本的理性原則和批判精神。文化消費主義的濫觴吸引了公眾的眼球,滿足了公眾對娛樂化的追求,對新聞專業主義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3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與回歸
新聞專業主義作為新聞行業踐行的理性標準,在新媒體環境下的迷失與彷徨中,應該理性做到堅守專業陣地,不被經濟利益所動容。新聞報道作為引導社會輿論化得最重要的方式,回歸專業精神,理性恪守陣地是新聞行業,乃至整個新聞事業最應該堅守的準則。抵制低俗,反對商業化,不為利益所動容,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堅守與回歸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而是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3.1 新聞專業化的重新定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完善媒介管理成為新聞專業化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權力機關應該出臺相應的法律,規范行業內外的各種行為,對媒介管理人員進行嚴格的篩選和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自身媒介素質。媒體對于民眾知識的普及也是非常的重要,幫助民眾提升媒介素養,使他們有能力區別于不良的信息,提升民眾的輿論理性。新媒體時代的新聞隊伍還應該增強新聞專業主義精神,提高對新聞專業主義的認知。
3.2 新聞報道客觀性的堅守與媒介的獨立觀
對于新聞客觀性的堅守是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從業者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作為職業的新聞的生產者,從媒介發出的信息來源必須真實可靠,檢驗一切消息來源的確切性,實現媒體對信息的充分利用,維護媒體的公信力。媒體還應該在報道角度保持客觀性,對于門戶網站中的信息,抵制低俗與虛假,認真負責報道每一篇新聞。每一位傳播者也應該提高自身素質,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傳播氛圍。在媒體時代,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單向性,互動性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前沿,這就開拓了新媒體時代對新聞自由的追求,用戶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和承當相應的責任,讓網絡為人所用,這樣才能建構良好的媒介環境,構建和諧的新媒體社會。
3.3 “他律”與“自律”相結合踐行新聞專業主義
加強“他律”是踐行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強后盾,法律具有強制性的規定,加強新聞法律法規的建設對踐行新聞專業主義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尤其是網絡新媒體的崛起,新聞失范的行為層出不窮,傳播行業面對的壓力不斷增加,努力健全新聞傳播管理體制。加強“自律”就是新聞從業者應該提高行業規范與執行效度,這種軟約束力注重主體的參與度,提高規范的實際操作,這不僅是對于新聞事業單位的一大挑戰,也是一種責任。
參考文獻
[1]鄧紹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困境[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250-251.
[2]張小波.當前我國媒介環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42-45.
[3]唐雨晴.論新媒體語境下新聞專業主義的缺失[J].傳播與版權,2013(9):22-23.